十月三十日,西安至里加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资料照片) 记者 袁景智摄
开栏语
10月30日,中欧班列(长安号)宣布今年运行班列数突破1000列,并实现实际开行总量、重载率、货运量三项指标均位列全国第一。这是陕西紧抓“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国家中心城市等重大机遇,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加快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里程碑。为展现中欧班列(长安号)助推陕西融入“一带一路”大格局、打造内陆改革开放新高地的独特使命与作为,彰显陕西在融入全球经贸大循环中的崭新形象与格局,本报特推出“开行中欧班列(长安号)拓宽陕西开放大通道”栏目。
2018年1至10月,中欧班列(长安号)接连创下三个全国第一:实际开行总量居全国第一,重载率居全国第一,货运量居全国第一。
“实际上,今年中欧班列(长安号)应该是拿下四个全国第一。”11月23日,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宣传部副部长牛长玲指着手中的统计报告自豪地说,中欧班列(长安号)单月开行量也创了全国第一。
5年前的11月28日,首趟西安—哈萨克斯坦国际货运班列开行,这让不沿边、不靠海的内陆省份陕西与“一带一路”上的中亚国家紧密相连。5年后的今天,这条“钢铁丝路”已经辐射全球,仅向西方向,中欧班列(长安号)就已开通11条运营干线,成为中亚、中东及中欧陆上贸易的“黄金列车”。
从早期的一周一列“起步”到现在的一天三至四列“快跑”,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数量呈“井喷式”增长,运输货物也日益丰富。这一系列的突破,不仅仅是“量”上的变化,更是“质”上的飞跃。中欧班列(长安号)已成为陕西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不仅促进了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互联互通”,也串联起一条共同繁荣的发展之路。
长安号“加速跑”
拓宽开放大通道
贺清国是西安陆地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的一名集装箱卡车驾驶员,主要负责中欧班列集装箱运输。中欧班列(长安号)的“提速”,也让“贺清国”们忙了起来。
“以前没有中欧班列(长安号)的时候,西安国际港务区没有多少集装箱卡车,业务基本上都是咱当地的内贸业务。现在集装箱卡车多得经常需要排队,拉的绝大多数都是陆港集团多式联运公司发到中亚和欧洲的集装箱。”贺清国告诉记者,长安号刚开行,我们车队只有5辆车,现在堆场这边有30多辆车。而且,以前一天就运输一个集装箱,上午拉一趟,进中心站落箱后,下午基本上就没事干了。现在一天到晚都有集装箱运输,一天能运三四个集装箱。
今年1月至10月,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共计1036列,是去年全年的5.3倍;运送货物105.45万吨,是去年全年的4.5倍;货值14.9亿美元,是去年全年的7.8倍。其中,中亚去程413列,中亚回程68列,中欧去程201列,中欧回程354列。
2013年至2014年开行46列;2015年开行95列,超过上一年的2倍;2016年开行151列,同比增长59%,其中首开回程3列;2017年开行194列,运送货物总重约23.2万吨,年度开行总量排名全国班列第17位……5年,1800多个日夜,中欧班列(长安号)在奔跑中不断提速,完成一次又一次跃升。
有一个明显的变化令贺清国印象深刻,那就是集装箱装的货越来越“洋气”和多样化。“之前我们拖的集装箱柜子里一般装的都是煤炭、果汁、瓷砖之类,现在集装箱里面的货物品类特别多,有电子电器、机械设备、鞋服衣帽、化工品、轻工业制品等。尤其是现在还有很多进口回来的沃尔沃越野车。”贺清国说。
班次加密、货运量攀升、货物的品类和辐射范围也不断扩大。5年间,中欧班列(长安号)逐渐成长为全国开行频次最稳定、线路最密集、重载率最高的班列。
“中欧班列不仅是一条开放通道,全网物流体系把陕西和西安从内陆腹地推到了开放的前沿,更重要的是为陕西和西安带来了贸易的快速发展和产业的快速聚集。”西安国际港务区管委会主任孙艺民说。
助推产业聚集
实现大开放大发展
大到机械设备,小到柴米油盐,越来越繁忙的中欧班列(长安号),有力促进了陕西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贸往来。
11月中旬,又一批来自哈萨克斯坦的优质粮油,搭乘中欧班列(长安号)抵达西安国际港务区。两年之前,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爱菊集团)从哈萨克斯坦进口粮食,这促成了长安号首趟回程班列的开行。如今,每月都有来自哈萨克斯坦的粮食运抵西安。“预计今年年底前,将有近10万吨粮油运抵西安。”爱菊集团副总经理刘冬萌说,明年这一数据翻番没有问题。目前西安国际港务区正在积极升级粮食进口口岸的硬件,更好地提升粮食运力。
在刘冬萌看来,爱菊集团既是中欧班列(长安号)的受益者,也是中欧班列(长安号)发展的推动者。“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年来,爱菊集团借助中欧班列(长安号)打通了从哈萨克斯坦到新疆阿拉山口,再到西安国际港务区的粮食供应链。同时,爱菊集团与哈萨克斯坦政府签订了150万亩的原料种植战略合作协议,并在其北哈州建设了农产品加工园。园区已被列入“中哈产能与投资51个合作项目清单”,助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
中欧班列(长安号)的开行,打通了向西开放的通道,带来了贸易的发展和产业的快速聚集。如今,陕西已有不少“新生”产业与中欧班列(长安号)关系紧密,如跨境电商、整车进口等。中欧班列(长安号)已成为众多“新”产业落户陕西的催化剂。与此同时,中欧班列(长安号)也助推陕西进出口口岸功能更加丰富。截至目前,陕西先后建成了我国内陆首个粮食、肉类、整车口岸。
借助中欧班列(长安号),陕西正全方位逐步融入世界经济贸易体系,国际、国内、区域三级海陆空物流大通道体系初步形成,实现了“中国制造”走出去,也使得国外的特色产品走进来,促进了资源的聚集与贸易的发展。
发力“三个经济”
陕西与世界交流更加密切
10月30日,西安至里加中欧班列(长安号)的开行,让陕西中欧班列的“朋友圈”再次扩大。德国汉堡、波兰华沙、匈牙利布达佩斯……这些曾经遥不可及的欧洲城市,正因中欧班列的纵横串联,与陕西,与中国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一带一路”在这条大通道上不断延伸。
中欧班列(长安号)已成为全面开放的“龙头班列”、贸易繁荣的“黄金班列”、美好生活的“幸福班列”。向西,中欧班列(长安号)已开通11条运营干线,实现丝路沿线主要贸易国家和地区的全覆盖;向东,通过海铁联运,实现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家的无缝对接,真正构建起“海陆空网”立体丝路开放通道,释放出更加强劲的牵引力;来自甘肃、宁夏、浙江等15个省(区)的货源在西安港集散分拨,丰富了西部省市资源配置方式,助推西部地区加快融入“一带一路”建设。
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辟了一条安全、高效、便捷的国际进出口贸易黄金大通道,让丝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搭上了发展的“快车”和“便车”,推动着陕西开放经济快速发展。今年前三季度,陕西对中亚地区贸易额达7.6亿元,同比增长71.2%。其中,出口6.4亿元,进口1.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88.1%和15.1%。
中国商品走出去,世界商品走进来。古丝绸之路上,如今又上演着新的“钢铁丝路”。中欧班列(长安号)使欧洲快销品、俄罗斯板材、乌兹别克斯坦绿豆、哈萨克斯坦小麦、中亚蜂蜜和棉纱、格鲁吉亚红酒、沃尔沃汽车等消费品走进了普通百姓家庭,广大市民过上了“买全球、卖全球、享全球”的时尚生活。
伴随着声声嘹亮的鸣笛,中欧班列来回穿梭,陕西枢纽经济、门户经济、流动经济全面发力,拓展出开放型经济发展新格局。越跑越快的中欧班列(长安号)不断拓展着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让陕西在与世界携手中更加出彩。(记者 王向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