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法门寺珍宝:惊世发现串起文明“珠链”

陕西传媒网2018-11-29 09:04:52

法门寺珍宝:惊世发现串起文明“珠链”

  法门寺博物馆(法门寺珍宝馆)拥有众多大唐国宝重器,为世界罕见(11月21日拍摄)。本报记者刘强摄

法门寺珍宝:惊世发现串起文明“珠链”

  唐代八瓣团花纹蓝琉璃盘(11月21日拍摄)。本报记者刘强摄

法门寺珍宝:惊世发现串起文明“珠链”

  11月21日,法门寺博物馆唐代茶文化陈列馆,工作人员权飞正在布置展品。本报记者刘强摄

法门寺珍宝:惊世发现串起文明“珠链”

  11月21日,在法门寺博物馆大唐珍宝陈列厅,来自江苏的游客正在欣赏展品。本报记者刘强摄

法门寺珍宝:惊世发现串起文明“珠链”

  1987年,考古专家正在开启盛装第一枚佛指舍利的宝函。资料照片

  这是历史的偶然。1981年,屹立了数百年的法门寺塔因地震和阴雨而半壁坍塌;1987年,法门寺地宫以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在人们面前。

  这也是历史的必然。承载盛唐时期灿烂文明的数千件稀世文物震惊了世界;多元文化的瑰宝让世人对中华民族的开放基因有了更真切的感受。

  沉睡在地下1113年的法门寺地宫,记录了大唐烟云,以及中国古代文明交流融合的空前盛况。再次现世的法门寺地宫,见证了一个民族对自身历史的深情呵护。亲历了新时代更为频繁的文明交流后,它焕发出了别样的光彩。

  唐代的气息扑面而来

  2009年10月,著名考古学家、法门寺地宫考古队副队长韩伟做客《珠海文化大讲堂》时,回忆起22年前推开尘封地宫门的那一刻,他告诉观众:“当时我的感觉,就是唐代的气息扑面而来。”

  这是震惊世界的“气息”。

  除了佛指舍利,还有众多的佛教法器和供养器,考古队在31.48平方米的地宫中,发现了直至目前大唐宫廷文物的唯一集群性留存。

  1986年,经原文化部批准,陕西省政府决定重建法门寺塔。1987年初,31岁的任周方,这位后来的宝鸡市文物旅游局局长,正忙于为法门寺塔的重修测量数据。他说:“当时根本没有想到这里会有地宫,更不要说想到会有这样的考古发现。一个考古工作者,一生能遇上这样一次重大的考古发掘,可算是极其幸运的。”

  一套制、储、饮金银茶具,是世界范围内发现最早、等级最高的宫廷茶具;13件宫廷专用瓷——秘色瓷,是世界范围内发现的有碑文记载证实的最早、最精美的宫廷瓷器;700多件丝织品,是世界范围内古代丝绸品类和工艺品种最多的一次考古发现……

  据发现于法门寺地宫第二道石门前的物帐碑记载,咸通十五年(公元874年),地宫封闭时,共有各类宝物“计二千四百九十九副、枚、领、张、口、具、两、钱、字等”。一幅鲜活生动的大唐皇室生活画卷展现在世人面前。因为法门寺地宫历史背景复杂,出土文物数量众多、内涵丰富,《法门寺考古发掘报告》编纂历时长达20年。

  法门寺地宫迅速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时任全国政协副主席的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说,千年前的国之重宝今日再现,使我们有了今之视昔的机会。我们要保护好这批国宝,使子孙们后之视今时,对我们的文物保护工作感到满意。

  1987年6月5日,陕西省政府根据国务院的指示,明确提出了“妥善保护稀世珍宝,集中反映它的历史、科学和艺术价值,充分发挥其社会效益,就地保护和利用”的原则,决定“建设法门寺旅游区,重修法门寺、建立法门寺博物馆”。

  1988年11月9日,法门寺博物馆举行了隆重的开馆典礼。

  1996年,国家文物局评定法门寺博物馆国宝级文物27件(组),一级文物139件(组)。“中国宫廷文物主要集中在故宫博物院和法门寺博物馆。在中国大陆近5000座国有博物馆中,法门寺博物馆等级以上藏品及国宝级藏品数量,占全部馆藏文物数量的比例排在第一位。”法门寺博物馆馆长姜捷说。

  2003年,法门寺博物馆《宁静的辉煌——法门寺文化文物陈列》荣获第五届“全国十大陈列展览精品”奖项,填补了陕西省文物精品陈列的空白。

  补齐灿烂文化的缺憾

  11月21日,并不是一个旅游旺季的日子。10时左右,法门寺博物馆已经人头攒动。

  金银器、秘色瓷、丝织品……来自天南海北的游客纷纷为地宫出土文物的典雅华贵所震撼。但可能不为大众所知的是,展厅展示只是这些珍宝很细微的一项“工作”。

  季羡林说:“法门寺的每一种文物都给我们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需要各方面的专家研究十年、二十年或几十年,才能取得比较圆满的成绩。我相信,同敦煌学一样,研究法门寺文物,也将成为一门国际学科——法门学。”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文物代表了大唐时期工艺制造的至高水准,可以帮助我们解开很多历史谜团,补齐我们对唐文化,甚至于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缺憾。”姜捷说。

  围绕地宫珍宝进行的多学科研究已经持续了30年。

  1987年4月9日地宫开启时,丝织品几乎遍布各处,有绫、罗、绸、缎、绘、绣、纱等30多种品类。唐代高级织物缭绫和织金锦首次出现,填补了中国丝绸史的空白。同时发现的还有武则天绣裙等。

  著名考古学家石兴邦认为,这一批涉及了唐代丝织物品精华的发现,不但为研究中国古代服饰史、纺织史和织造技术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证据,而且从中可以探究我国古代丝织品在当时世界上产生巨大影响的原因。

  这批丝织品让很多人牵肠挂肚。

  曾在马王堆考古发掘中起决定性作用的纺织品文物保护专家王是法门寺地宫丝织品发掘保护的关键人物。法门寺博物馆原馆长韩金科回忆说:“法门寺地宫发掘完成两年后,我去看望病重的王。他仍念念不忘那些无法揭开的丝绸。王去世后,他的妻子专门把一个箱子交给前去吊唁的我,里面是王写的关于怎样保护法门寺出土丝绸的卡片。”

  王(予予)未了的心愿在一点一滴地完成。

  2002年,中德联手在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建立了丝绸保护实验室。专家们逐渐总结出了卷取、揭取出土丝绸的方法。“地宫中的丝织品层层粘连结合,分、离、揭、展的难度很大。一名专家一天最多只能揭取不到1平方厘米的面积。”姜捷说。

  2011年7月,《中国文化报》刊登文章称,经过多年研究,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文物保护专家近日以创新的保护技术重新揭开了法门寺地宫丝织品的神秘面纱:过去称为“捻金线”的实际上应称为“缠金线”。

  “含15%左右银成分的金箔被打制得很薄,再被裁成金箔条,然后缠绕在芯线上。金箔只有2.4微米至5.8微米厚;大多金箔条的宽度在240微米至800微米之间,极少超过800微米;缠金(银)线的直径在0.3毫米至0.6毫米之间。喘口气就能把金箔、金箔条吹飞了。这是唐代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实证。”姜捷说,“我们还在继续研究唐代的这种工艺技巧对周边乃至中亚、东欧地区的影响。”

  “通过对法门寺地宫出土香具和茶具的研究,我们对唐代的香料贸易、香料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更加清晰地确认唐长安在唐代茶文化发展史上所具有的源头地位、中心地位和关键作用。”姜捷说。

  文明交流互鉴的使者

  2014年3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法国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发表演讲,特别提到了陕西法门寺唐代地宫出土的琉璃器皿。法门寺地宫再次成为世人瞩目的焦点。

  法门寺地宫出土的20件琉璃器皿是晚唐僖宗的宫廷用品,除中土样式的茶盏和茶托外,有11件是典型的伊斯兰琉璃器皿;其余7件,有的具有东罗马元素,有的具有波斯风格。“地宫中的文物是开放的唐王朝多元文化和谐共存、合作交流、互鉴发展精神的重要体现,见证了那个时期文明交流的辉煌。”姜捷说。

  1987年地宫开启至今,法门寺的诸多文物又见证了中华民族拥抱世界的热情和力度,也成了陕西走向全国、走向世界的窗口。

  30年来,法门寺诸多文物30余次跨出境外,在瑞士、日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以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展出。

  1993年6月至9月,法门寺文物第一次走出国门,参加我国为申办2000年奥运会,而在瑞士洛桑举办的“中国古代珍贵文物展览”。鎏金鸳鸯团花纹双耳圈足大银盆作为参展的9件国宝级文物之一,在欧洲引起轰动。

  1999年9月至2000年7月,“法门寺及唐代文物精华展”在日本举行。参展文物共计120件(组),其中法门寺文物80件(组)。这是法门寺文物首次大规模、比较全面和自成体系的海外展出。展览共接待游客近百万人次。

  30年来,法门寺诸多文物20余次参加境内展出,为陕西的开放和发展创造了更多机会。

  1988年3月,“法门寺珍宝展”首次在北京展出。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报道了展出盛况。

  1988年5月,“法门寺地宫珍宝展”在西安碑林展出。展览历时3个月,接待中外游客40多万人次。

  法门寺文物每到一个国家和地区,当地报纸、电视台等媒体都会重点报道,成千上万的观众前来参观。法门寺文物因此成了陕西对外交流的友好使者。

  法门寺地宫的开启,让这里还承担了一项重要任务。韩金科主编的《长安学丛书·法门寺文化卷》记录了1987年,时任陕西省副省长的孙达人给省政府常务会议的一份报告。孙达人在报告中分析:我省有可能在东线兵马俑之外,形成以法门寺为龙头的具有极大吸引力的西线旅游区。

  时至今日,法门寺在西线旅游的龙头作用已经显现。姜捷说:“博物馆最大的游客承载量为每天4800人次,现在几乎每天都达到饱和。”《法门往事》自2017年1月首演至今,接待观众超过12万人次,节假日期间往往一票难求。陕西法门寺文化景区旅游发展有限公司执行董事代昕说:“景区2009年开放后,接待量显著增长,2017年接待游客达到173万人次。”由该公司发起,包括陕西西线30余家景区的“陕西大西线旅游联盟”也于2017年成立,并计划拓展至甘肃省的景区。

  法门寺博物馆于2010年、2016年两次进行产品专利和商标的申请工作。现在,法门寺博物馆共拥有76项注册商标,24项注册专利。法门寺博物馆将文物形象、文创衍生品进行商标和专利注册,尤其是立体商标的注册在全国文博界属于首创,也为以后文博产业的开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观察

  地宫秘色瓷找到“娘家”

  文物和文物,不是一个个孤立的个体,它们各自蕴藏的信息能够在连接、交流、融合中,最终显现出人类的劳动和智慧,从而帮助我们解开一个个历史的谜题。

  “九秋风露越窑开,夺得千峰翠色来。好向中宵盛沆瀣,共嵇中散斗遗杯。”长期以来,陆龟蒙的这首《秘色越器》让人们对越窑秘色瓷心驰神往。但宋代以后,秘色瓷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长期只存在于文献之中,无人得见。

  由此很多人心存疑问,秘色瓷是否真的存在过?

  1987年,法门寺地宫出土一批完好无损的青瓷。物帐碑详细记载了这些瓷器为“瓷秘色”。沉睡千年的珍品重见天日。

  “1995年,在法门寺博物馆与上海博物馆联合召开的越窑·法门寺秘色瓷国际学术讨论会上,有老专家只是用手触碰一下秘色瓷,就激动地说此生足矣。”法门寺博物馆原馆长韩金科说。

  专家们分析这批瓷器的风格、造型、胎釉,最终确定是浙江省慈溪市上林湖一带的越窑产品。2012年8月,慈溪市的闻长庆、闻果立父子烧制出了较为理想的秘色瓷,恢复了失传千年的越窑秘色工艺方法,获得了国家专利。2013年,法门寺博物馆特聘闻长庆、闻果立父子为研究员,帮助他们开展秘色瓷研究,同时建立了长期的研究合作伙伴关系。

  新的疑问产生了,上林湖一带窑址众多,法门寺地宫的秘色瓷是在哪里烧制的?

  2015年至2017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对上林湖中部的后司岙窑址进行考古发掘的过程中,发现了大量不仅与法门寺地宫的秘色瓷在器型、胎釉特征上十分接近,而且装烧方法几乎完全相同的秘色瓷产品。由此证明,后司岙窑址正是秘色瓷的产地之一。也可以说,法门寺地宫沉睡千年的秘色瓷终于找到了“娘家”。

  “考古意义上的研究不是终极目的。以秘色瓷为例,我们一直在集多方力量,力图真正复原其制作工艺。”法门寺博物馆馆长姜捷说。(记者谭磊)

阅读
 
编辑:王菲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