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气蓬勃的渭南。
渭南高新区天臣新能源电池生产车间一角。
陕西北人印机EB胶印技术跻身世界前列。
渭河安澜,百姓富裕。(本版照片均为资料照片)
在关中平原最宽阔的地带,在八百里秦川的最东端,改革开放的时代浪潮,赋予了渭南这片古老而厚重的神奇土地,自内而外、由表及里的深刻改变。
从1978年到2017年,渭南生产总值由10.88亿元增加至1656.62亿元,农民年人均纯收入从121元增加至10260元,城镇化率由9.7%上升至46.32%……一组组数据,记录着渭南人民实干奋进的脚步;一份份对比,印证着一座新兴城市的崛起。
回眸40年波澜壮阔的改革开放历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渭南矢志不渝的执着与坚守。从蒲城、澄城、潼关的破冰之举,到富平、大荔、白水的强基之策;从韩城、合阳、华州领风气之先,到临渭区、高新区、经开区立时代潮头。改革开放40年来,渭南以华山之风骨、渭水之襟怀,务实奋斗,开拓了充满希望和生机的广阔新天地。
沃野田畴展新卷
渭南改革开放的序幕是从蒲城县拉开的。
1978年,在偏僻的渭北农村,已经开始零星出现了一些私下承包给公社社员的沟坡地、边角地。那个时候,这种由群众自发的“包干”,成为丰富农村匮乏物质生活的“菜篮子”“粮袋子”。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后,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遍了三秦大地。作为陕西农业最重要的地区,在渭南展开以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改革,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成为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1979年2月4日至5日,中共渭南地委召开专题会议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并确定了18个试点公社,其中,就有今天的蒲城县龙阳镇东王村。
今年71岁的张六三是东王村党支部书记。从1975年至今,他曾三度出任村党支部书记。谈起40年前的“包产到户”,老人记忆犹新。
“我们村当时属于龙阳公社,在公社书记王玉柱的支持下,顶着压力率先开始推行‘包产到户’。”张六三说。当时的东王村共有5个生产队,“大包干”最先在4队推行。然而,4队的“包产到户”最初失败了。
首尝“败绩”的张六三没有气馁,他找到在3队担任队长的姐夫王民治,决定再搏一把。1979年,张六三找到了时任蒲城县委书记的王双锡,由他协调从临潼徐阳公社尚寨大队引进了“小偃6号”小麦良种。当时,张六三把村里760亩土地和引进的小麦良种分到了生产队里的每家每户。第二年收麦的时候,一个东王村祖祖辈辈都没见过的产量出现了,小麦平均亩产突破了390公斤,产量翻了一番。
就这样,在1980年的夏天,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东王村所有的生产队都落了地。由蒲城县发端,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缕改革开放的春风,很快席卷了秦东大地。与粮食产量翻番几乎同时出现的,还有蒲城县第一个“万元户”。1980年,3队农民卞发田的年收入达到1.6万元,得到了县上奖励的500元。
改革开放40年来,作为陕西重要的农业产区,渭南农村经济得到全面发展,产业化步伐逐步加快。从1978年到2017年,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由6.87亿元增加到430.55亿元;全市粮食产量由116.81万吨增加到211.54万吨;全市油料产量由0.46万吨增加到7.38万吨;全市水果产量由8.14万吨增加到345.36万吨。
改革开放为渭南的农业农村发展注入了强大的生机与活力。从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到国家取消农业税,从种粮直补、畜牧补贴、农机补贴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一系列惠农、强农的补贴和政策调动了渭南广大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加快了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如今,渭南已经成为西北最优越的特色现代农业聚集区和我国优质果品生产基地之一。
重新起步创辉煌
每天早晨散步,79岁的原陕西印刷机器厂(以下简称印机厂)工程师张占雄总喜欢到家属院对面的信达运动公园转转,看看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和朝阳路上的车水马龙。“当年,这里就是我上班的地方。现在已经成了城市核心区,变化真大啊!”张占雄对记者说。
张占雄亲历了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1966年,原国家计委、陕西省决定在渭南建设陕西印刷机器厂。从此,在渭南人的记忆中,多了一个叫作印机厂的新名词。
溯源追流,盘点改革开放40年渭南工业发展的历史脉络,印机厂的兴办不仅是渭南工业从零起步的重要标志,也是渭南工业在艰苦奋斗中创造辉煌的生动见证。
张占雄的儿子张朝晖“子承父业”,是陕西北人印刷机械有限公司安全生产管理部部长,而陕西北人的前身正是印机厂。如今,早已搬出渭南主城区入驻渭南高新区的陕西北人,已经成为中国包装印刷行业高端印刷设备的重要制造商和服务商,其凹版印刷设备的市场占有率位居全国第一。
改革开放40年,张占雄和张朝晖这对父子最大的感受是“快”:市场变化快、产品更新快、收入增长快、产业发展快……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现在一件接着一件发生了。张占雄说,印机厂的产品销售靠指标,销路在国内,还经常积压。张朝晖说,陕西北人的产品销售靠市场,销路不仅遍布国内所有省市,还出口到20多个国家和地区。印机厂的发展变化,正是改革开放40年来渭南工业发展历程的一个缩影。
从技术落后到国内领先再到国际知名,40年来,渭南市工业发展取得了巨大成就。随着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推进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渭南工业化步伐显著加快。2017年,渭南全市工业增加值达632.67亿元,工业产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38.2%,占比比1978年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工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
截至目前,渭南全市的大中型工业企业已有73家;年产值上50亿元的企业有4家,分别是陕西龙门钢铁、陕西龙门煤化工、陕西黄河矿业、蒲城清洁能源化工;产值过10亿元的企业有35家;产值5亿元至10亿元的企业有40家。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敢闯敢拼、极富开拓精神的渭南人,成为陕西乃至全国改革开放的“先锋者”。由渭南走向全国的尧柏特种水泥集团、陕西石羊集团、红星美羚乳业等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今天,渭南已经基本形成了以精细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航空为代表的5大重点产业,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
经过40年的发展,渭南正在由农业大市向新型工业化城市迈进。2017年,渭南市原煤、发电量、钼精矿、化肥、生铁的产量分别达1577.41万吨、304.18亿千瓦时、4.54万吨、83.72万吨和693.21万吨,分别是1978年的3.8倍、17.03倍、15.1倍、21.3倍和456倍;黄金产量达到13352千克,是1980年的215.4倍。渭南已成为全国最大的钼精粉生产和出口基地,黄金产量位居全国第三,发电量、钢产量和化肥产量均居全省前列。
秦东大地俱欢颜
1984年7月1日,澄城县发生了一件在渭南乃至陕西改革开放历程中具有标志性意义的大事。交道乡农民葛振兴,个人创办了一家运输公司,经营起了由澄城往返西安的公路客运班线,打破了公路客运长期由国有公司一家垄断经营的局面。
1985年9月6日,葛振兴又在省城西安开通了西安直发北京的客运班线。《人民日报》称此事为“中国农民的创举”,葛振兴也成为改革开放初期陕西的风云人物。
澄城县农民“汽车运输大王”葛振兴的经历所折射出的,是渭南人在改革开放大潮中的精气神儿,也是改革开放后渭南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生动印记。
改革开放40年来,渭南市场经济的繁荣发展,首先体现在渭南居民的衣食住行上。2017年,渭南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647.71亿元,是1978年的268倍。消费品零售总额实现651.85亿元,是1978年的147倍。全市供应出口总额增加至10.21亿元,是1978年的52倍。
40年来,渭南的旅游业也取得了长足发展。1978年以来,依托山、水、陵等自然景观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渭南旅游景区建设取得新进展,形成了以华山、少华山和洽川为主的自然景观旅游区;以韩城历史文化名城、蒲城唐桥陵、史圣司马迁祠、字圣仓颉庙等为主的历史文化旅游区;以渭华起义纪念馆为主的红色旅游和遍布各地的休闲、观光农家乐旅游区。
改革开放40年来,渭南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1978年至2017年,渭南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由3.52亿元跃升至2731.22亿元。现在,已有郑西、大西2条高铁在渭南穿境而过,陇海、西南等6条铁路与连霍、京昆、沪陕3条高速公路和9条国道省道纵横贯穿。渭南公路密度、高速公路总里程居全省各市之首。
40年来,渭南市中心城区、各县域中心城区发展迅速。特别是近年来,渭南的城市建设实现了旧貌换新颜的历史性跨越。中心城市“四纵四横”道路提升改造,西海、东湖、湭河等水系建设进展顺利。城市总体“北跨、东扩、西融、南优”“一群一区三轴一带”的市域空间结构和“一城三区三走廊”的城市空间结构已现雏形。2017年底,渭南中心城区建成区面积达到70平方公里。
改革开放所释放的巨大红利,让渭南的社会事业也得以全面发展。随着“西安研发,渭南制造”的新模式不断完善,渭南科技创新实力显著增强。2017年,全市专利申请量达1378件。在渭南,基础教育条件大为改观,九年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适龄儿童实现100%免试就近入学。截至2017年,渭南已建成5所省级标准化高中、建成普通中学252所、小学450所。40年来,渭南市健全了各级各类卫生机构,形成了遍布城乡的医疗卫生网。2017年,全市拥有卫生机构4356个、床位29345张、卫生技术人员34784人,分别是1978年的7.8倍、5.4倍和4.9倍。
改革开放40年来,渭南城乡居民的精神文化生活也日益丰富多彩。截至2017年年底,渭南一元剧场文化惠民演出2479场,电视综合覆盖率97.59%,广播综合覆盖率96.11%,农村数字电影放映覆盖率100%。全市建成各类体育惠民工程2397个,城乡居民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超过252万人,组织举办省市级赛事22项2900余场次。
风劲帆满海天阔,俯指波涛更从容。今天,古老而又年轻的渭南正站在改革开放40年的新起点上,奋力书写新时代追赶超越的崭新篇章。(记者 郑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