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新年的文学礼物

陕西日报2019-01-16 16:49:35

  新年开卷有益,1月到来,多位名家的新作集中亮相《人民文学》《收获》《当代》《十月》等纯文学期刊,为读者带来丰盛的文学大餐。

  冯骥才的长篇小说《单筒望远镜》、王蒙的中篇小说《生死恋》、莫言的短篇小说《一斗阁笔记》、阿来的长篇小说《云中记》等新鲜出炉,2019年的文学界令人期待。

  冯骥才再现老天津风貌

  冯骥才最新长篇小说《单筒望远镜》首发于今年第一期《当代》,并由人民文学出版社推出单行本。这部近15万字的长篇小说是冯骥才继《义和拳》《神灯前传》后的又一部长篇力作,30年的沉淀,使这部作品呈现出穿越历史文化时空的厚重面貌,也书写了冯骥才对历史人性的透彻思考。这部作品通过单筒望远镜的意象勾勒全局,讲述了一段历史河流中的跨国恋情。古朴精致的语言,行云流水般的叙述,使100多年前的天津风貌和中西文化的冲撞跃然纸上。

  无论是《神鞭》还是《三寸金莲》等其他作品,冯骥才的文学风格十分突出,塑造的人物也活灵活现。在采访中,冯骥才谈起《单筒望远镜》这本书的创作心路时说:“这部小说在我心里放很久。一个作家肚子里不会只是一部小说。写小说的时间不一定要太长,但放的时间一定要长。时间长,人物才能活起来。一旦你觉得他们像你认识的人,就可以写了。20年来,文化遗产抢救虽然中止了我的文学创作,反过来对于我却是一种无形的积淀与充实。我虚构的人物一直在我心里成长,再有便是对历史的思考、对文化的认知,还有来自生活岁久年长的累积。因此现在写起来很有底气。”

  阿来讲述对生命的敬畏

  酝酿10年,继2008年写完故乡回忆系列长篇小说《空山》之后,作家阿来的最新长篇小说《云中记》,于《十月》杂志2019年第一期刊发,单行本也将由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推出。《云中记》的内容跟汶川大地震密切相关。云中,是汶川地震中一个消失的村子的名字,也是小说故事的发生地。

  “地震发生后不久,不少人一窝蜂地写地震,我当然也有写的冲动。但是我每次有冲动开始写的时候,我就会反问自己,还有没有更好的写法。还是再放一放。2018年5月12日,汶川地震10周年那天,我突然被一个细节触动,想起在地震中失去的那么多生命,不禁热泪盈眶。我觉得创作的时刻真正到来了。”阿来表示,他对自己的要求是,写出对生命的敬畏,对人性的尊重,而不是停留在表面。

  王蒙、莫言新作不断

  年过八旬的王蒙仍然笔耕不辍,在今年第一期的《上海文学》杂志上发表了短篇小说《地中海幻想曲》和《美丽的帽子》,在今年第一期的《人民文学》杂志上发表了中篇小说《生死恋》。《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评价《生死恋》说:“情感和血脉、空间和时间的温软、冷硬,全都攸关生命本该有的悲喜忧欢。可是道理说出轻巧,真真切切发生在人物和他们之间的过程,在《生死恋》貌似轻快的语调之下,回旋着沉郁顿挫、无法释怀的人生咏叹。”王蒙自己表示,写小说的感觉是无法替代的,写起小说来,每一粒细胞都会跳跃,每一根神经都在抖擞。

  2019年1月号的《上海文学》中也发表了莫言最新短篇《一斗阁笔记》。《一斗阁笔记》含12篇短小说,分别以《真牛》《诗家》《葱管》《锦衣》《仙桃》《茂腔》《褂子》《踩鱼》《虎疤》《槐米》《深巷》《爱马》为小标题,最短的才200多字,长的不过400来字,写的依然是家乡高密的故事,既有古代传说,也有童年记忆,更穿插了形形色色的乡间人物故事。《上海文学》杂志社社长赵丽宏评价道:“这12则故事让人联想起《聊斋》和《阅微草堂笔记》,却又完全不同于古人,这是一个当代作家对家乡、对土地、对生命、对世俗人性的描画和思考。”《一斗阁笔记》也在《上海文学》杂志上拥有了新的栏目名——“短小说特辑”,但“短小说”并非小说新类,仍是短篇小说,只是强调其短。莫言的《一斗阁笔记》,为读者提供了短小说的独特范例。(记者 曹瑞)

阅读
 
编辑:王菲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