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展现陕西追赶超越新气象新作为 ——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陕西省代表团媒体开放日侧记

陕西日报2019-03-08 10:19:39

图片默认标题_fororder_微信图片_20190308100349

3月7日,出席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的陕西代表团举行媒体开放日。67家中外媒体的107名记者对我省代表团8位代表进行了集中采访。 本报记者 宋红梅摄

  进入新时代,奋斗的三秦人民,正在以奔跑的姿态,吸引着全国乃至全世界关注的目光;开放的陕西,“朋友圈”亦在不断扩大。

  3月7日是陕西代表团媒体开放日。陕西代表团向中外媒体发出诚挚邀请。当天,《人民日报》、《科技日报》、《工人日报》、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日本《朝日新闻》、华人头条等67家中外媒体的100多名记者旁听了我省代表团审查计划报告和预算报告的情况。

  11时许,全体会议结束后,省长、代表团副团长刘国中,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代表团副团长梁桂,西安市市长李明远,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延安市市长薛占海,中国音乐家协会名誉主席赵季平,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生荣,咸阳纺织集团一分厂纺部车间赵梦桃小组生产组长何菲等8位代表接受集中采访。一问一答间,一幅追赶超越的全景画卷逐渐显现。

  让三秦百姓分享到更多发展成果

  “今年陕西省经济社会主要预期目标是:生产总值增长7.5%—8%,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和9%,但地方财政收入增长仅为6%。可以看出,陕西GDP增速与财政收入增速并不同步,其中的原因是什么?在陕西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政府减少财政收入是出于什么考虑?”《人民日报》记者首先向刘国中提问。

  刘国中回答说,陕西作为西部省份,经济总量和人均水平偏低,发展始终是最紧迫的任务,当然,这个发展一定是符合新理念的发展。省委、省政府确定今年7.5%—8%的生产总值增速目标,有利于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也有利于推动我省在高质量发展中实现追赶超越。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是陕西发展的一个突出短板。我们在安排全年主要指标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将城乡居民收入增长目标设定为高于生产总值增速的8%和9%,并将通过落实就业优先政策、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大力实施农民工就业促进行动、积极发展农业特色产业等一系列举措,确保圆满完成这一任务,努力让三秦百姓分享到更多发展成果。

  刘国中继续回答说,今年我省把地方财政收入增长目标确定为6%,低于生产总值的增速,主要考虑是要严格落实中央要求,通过大规模减税降费为企业减轻负担,进一步激发微观市场主体活力,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拓展空间。全省各级政府都将牢固树立过紧日子思想,一方面严格控制“三公”经费、压减一般性支出,另一方面通过主动挖潜、优化支出结构等措施盘活各类资金和资产,坚决把党中央、国务院降低企业成本的政策落地落实。

  弘扬西迁精神 培育时代新人

  《科技日报》记者向王树国提问:“西安交通大学作为知名高校,如何发扬西迁精神,围绕‘双一流’和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建设,为西部地区乃至国家的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王树国表示,交通大学响应党和国家号召从上海迁至西安,60多年来,交大人扎根西部、砥砺前行,始终和国家发展同呼吸共命运,为西部高等教育事业和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当前,伴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迅猛发展,大学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大学自身要深入变革、创新实践,我们创建了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把大学和社会发展融为一体,主动站在了高等教育改革前沿。创新港的建设引起国内外大学、研究机构和企业的高度关注,很多国际顶级学术机构和国内外大企业都纷纷来到陕西,寻求和创新港的合作。我们期待着它能引领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并在全球高等教育发展中发挥引领和示范作用。

  “陕西是古丝绸之路的起点,21世纪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新世界,我们希望仍能依托丝绸之路这个纽带,把中国和世界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王树国说。

  优化营商环境 助推追赶超越

  《经济日报》记者向梁桂提问:“去年,陕西省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民营经济的活力显著增强。今年陕西在优化营商环境方面还将采取哪些新举措?”

  梁桂说,优化提升营商环境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和前提。我省对优化营商环境有着强烈共识和坚定信心,把2018年确定为“营商环境提升年”,对标党中央、国务院要求和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报告》标准,制定营商环境条例、三年行动计划,扎实开展“十大行动”;每月召开营商环境推进会,压茬推进重点任务;坚持以结果为导向,定期考核省市县营商环境,层层传导压力。经过一年来的努力,我省营商环境得到显著改善。

  梁桂表示,2019年,我省将按照政府工作报告部署,在巩固“十大行动”基础上,进一步聚焦企业关切,加快建设“一个网”“一扇门”“一朵云”,集中开展五大专项行动,在规范涉企收费、诚信体系建设、规范中介服务、规范招投标、打通政策落实“最后一公里”等方面实现新突破,努力打造“服务有温度、市场有活力、发展有特色,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以实际行动助推陕西追赶超越。

  加快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

  2018年10月30日,中欧班列(长安号)宣布当年运行班列数突破1000列,并实现实际开行总量、重载率、货运量三项指标均位列全国第一。这是陕西紧抓“一带一路”、自贸试验区、国家中心城市等重大机遇,大力发展“三个经济”,加快构建全面开放新格局的里程碑。

  这也引起了日本《朝日新闻》记者的关注,她向刘生荣提问:“作为在‘一带一路’沿线上运行的货运专列,会给地域经济带来怎样的影响?陕西对这条连接欧洲的货运线路有哪些期待?”

  刘生荣说:“中欧班列现在通达的国家也是非常多,达到了48个,运送的品种达到了206个。现在每天从西安最少要开3列以上的中欧班列(长安号),由于运行品质好、开行密度大、频率高,已经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

  刘生荣表示,中欧班列的开行,对地域经济的搞活、增强起到了促进作用。“我们期待着中欧班列(长安号)开枝散叶,通达到更多的国家,再运更多的货,让更多的企业参与进来,使西安真正成为我国的一个内陆港、一个门户、一个改革开放的高地。”他说。

  坚定文化自信 讲好中国故事

  华人头条记者向赵季平提问:“陕西作为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先行者,近年来全面展示了陕西文化的厚重及丰富多彩,请问什么样的文艺作品才能在世界范围内走得更远?”

  赵季平结合自己50多年的音乐创作经验,与记者分享了自己对于文艺作品如何才能更好地走向世界的看法。他说,音乐人创作一首好的音乐作品,一定要遵循两个原则,一方面要以丰富而强大的民族音乐作为支撑,要深入到基层,走到群众生活中去,用心用情向民族音乐学习;另一方面,也要以开放的胸怀学习借鉴国外的好作品,并将其精髓融入自己的音乐创作过程中,与中国民族音乐有机结合,形成富有中国特色的音乐作品,以更加坚定的文化自信走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讲述期间,赵季平还现场向记者分享了自己会前刚刚得到的一条消息:当天,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纽约,中国新生代作曲家赵麟创作的大提琴和琵琶双协奏曲《逍遥游》的演出大获成功,该作品由大提琴家马友友、琵琶演奏家吴蛮与纽约爱乐交响乐团一同演奏。“此次成功出演,谢幕达四次之久,掌声雷动,这就说明我们中国的音乐人在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文艺工作座谈会后,形成了一股力量,这股力量也在不断地影响世界。我们要通过几代人的努力,让中国的音乐文化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赵季平说。

  以生态高质量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

  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记者向薛占海提问:“这些年陕北在退耕还林方面有哪些举措?当地政府在生态环境保护与生态扶贫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薛占海表示,退耕还林政策让延安市80%以上的农民直接受益。延安累计退耕还林1077.5万亩,森林覆盖率达46.3%,植被覆盖度提高到81.3%。延安还颁布实施了《延安市退耕还林成果保护条例》,从立法高度保护退耕还林成果。陕北地区绿色整体向北推移了约400公里,野生动物种群和生物多样性呈现明显恢复趋势。

  “退耕还林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环境,还使农村经济结构得到快速调整,加快了新型城镇化步伐。”薛占海说,林果、棚栽、养殖等特色产业成为农业生产的主攻方向,实现贫困户产业全覆盖,特别是苹果种植面积达到377万亩,苹果收入占到农民收入一半以上,成为农民脱贫致富的第一产业。延安还把生态扶贫作为脱贫攻坚八大工程之一重点推进,建立惠及11.2万人的生态护林员和林业劳务雇佣机制,带动贫困群众人均增收1917元。

  薛占海现场表态:“延安将持续巩固提升退耕还林成果,改善生态环境质量,探索走出一条以生态高质量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一个多小时转瞬即逝,在主持人宣布开放日活动结束后,没有得到提问机会的记者,还在向代表们举手示意,询问自己感兴趣的话题……(记者 赵波 周明 耿薇 )

阅读
 
编辑:王菲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