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渭南面花:物美传情 文化传承

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2019-05-05 14:53:25

  陕西省渭南市因地处黄河最大的支流——渭河之南而得名。渭南土壤肥沃,水源充沛,黄河、渭河、洛河三大水系在此交汇,素有“关中粮仓”之称。渭南富饶的物产、富庶的生活,孕育出灿烂的农耕文明,也滋养了民间艺术面花的产生与发展。如今,面花已成为渭南民间艺术中一颗璀璨光艳的明珠。

  美轮美奂的面花既是美的化身,又是情的使者,更是礼的载体,它贯穿于婚嫁、丧葬、满月、庆寿等各个阶段的人生礼仪之中。人们把美好的夙愿、虔诚的祝福以及对生活的憧憬,一起融进这一朵朵艺术之花中,真挚深情地表达着对生活的向往。

  面花艺术在渭南所辖的11个县(市、区)均有传承,其中以合阳、大荔、澄城、华州、蒲城、富平等地最具特色。目前,合阳面花、渭北面花、澄城面花、华州面花均已入选陕西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蒲城面花和富平面花正在进行市级非遗项目申报。

  有关面花的文字记载可以上溯至汉代,起初多以祭祀为主。随着面花的不断发展,如今根据面花的用途不同,分为婚嫁、寿诞、祭祀三大类别,各地的面花艺术都有其独特的艺术特色。

渭南面花:物美传情 文化传承

色彩鲜明的合阳面花

  合阳面花做工细腻、造型逼真、色彩鲜明、神态生动。在制作技艺上,合阳面花一般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简洁生动的贴花型,类似浮雕,装饰性的面花和作为底座的大馒头连成一体,代表作品有“娃娃馍”“贴花馄饨”;二是夸张性强的变体型,选取花鸟虫鱼、水果蔬菜等,神在似与不似之间,如端午节的“艾馍馍”;三是富丽堂皇的插花型,呈立体状,十分壮观。

渭南面花:物美传情 文化传承

大荔药王庙造型面花

  大荔面花素雅大气,拙朴生动,意态纷呈,建筑特色鲜明。值得一提的大荔县《药王庙》面花,按药王庙建筑形状,逐件生捏熟蒸后组装成一体,包括戏楼、庙门楼、庙门两侧铁旗杆、牌楼、石狮、前后殿、万人伞、两侧龙虎镇守的药王洞(寝室)等十余种,面积约2.5平方米,其中戏楼、前后殿高约50厘米、宽40厘米,气势宏伟,特别是庙门、牌楼外饰雕梁画栋,古建雄风,石狮石虎,火眼金睛,颇具大西北狂风卷沙之势态。渭北面花在省、市大赛中多次夺魁,被称为“中华一绝”。

  华州面花造型质朴、简洁明晰,不以神似而以形似为满足,一般不着色,保持了面粉本身的素白。华州面花的代表作品有“谷卷”和“高馍盘”,都是大型的组合体。“谷卷”的形体是虎头,龙身,凤尾,远观似虎,近看变化无穷。“高馍盘”多用于婚礼喜庆场面,高丈余,重百斤,一般为七层。

  澄城以祭祀面花为主,最有特色的便是丧葬礼馍。民间常说的白事,以白示孝,但蒸的花馍却是花花绿绿,色彩鲜艳,借以表达对逝者灵魂升天的祈祷,面花上的戏剧人物也有陪葬的意思,反映了当地独特的民间信仰。

  为了传承面花这门民间艺术,渭南市始终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指导方针,坚持在建立健全符合渭南实际、具有渭南特点的保护机制上做文章,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形成合力上下功夫,积极推动面花艺术的保护与传承,使古老的面花艺术重新焕发旺盛生命力,在新时代广阔的舞台上“活”起来。(来源:渭南市委宣传部)

阅读
 
编辑:王菲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