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报道(柳洪华):7月25日,由国务院参事室、西安市政府主办的自贸试验区建设研讨会在西安浐灞生态区举行。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彦通,西安市副市长徐明非,西安浐灞生态区管委会主任门轩出席会议并致辞。研讨会由国务院参事室参事业务二司司长孙维佳主持。
国务院参事室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彦通致辞 摄影 柳洪华
张彦通在致辞中指出,自2013年以来,中国分四批设立了12个自由贸易试验区(以下简称“自贸试验区”)。6年来,各自贸试验区形成了一大批成果并得到推广,包括负面清单制度、国际贸易单一窗口制度、证照分离、多证合一制度、双随机、一公开监管制度,自贸试验区先行先试的成果起到了带动推动作用。他表示,自贸试验区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也存在着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破解,围绕新情况、新问题,准确把脉、建言献策,正是此次研讨会的意义所在。
西安市副市长徐明非致辞 摄影 柳洪华
徐明非在致辞中从发展优、投资热、人气旺三个维度介绍了西安的发展情况。他指出,自2017年4月1日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挂牌成立以来,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安片区紧贴企业需求,完成了127项改革试点任务,其中“通丝路”跨境电子商务人民币业务服务平台等4项案例在全国复制推广,初步形成自贸试验区“西安样本”。
西安浐灞生态区管委会主任门轩致辞 摄影 柳洪华
门轩在致辞中对浐灞生态区进行了推介。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浐灞功能区依托生态优势,紧抓“一带一路”历史机遇,在金融创新、人文交流、会议会展、对外贸易四大领域不断发力,在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经济合作、人文交流、绿色金融创新和深化改革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本次研讨会是一个聚焦自贸试验区建设的沟通平台,与会专家分享交流、思考探索,为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把脉。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作主旨演讲 摄影 柳洪华
霍建国在接受国际在线陕西频道采访时说:“陕西自贸试验区在优化营商环境中,不仅仅是‘放管服’改革,还要做到信息公开透明、制度性安排要公平公正。在自贸试验区内,要体现制度标准的统一,不要再将国企、民企、外企进行区分。”
霍建国还表示,在国际贸易方面,陕西自贸试验区可参照国际上的基本规则,更多的外资企业就会过来。现在服务业的开放越来越大,目前外资投入的70%都是投向服务业,因此陕西既要加强制造业特别是高端制造业招商引资,也要加强服务业的招商引资。
在主旨演讲环节,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管理委员会副主任姬兆亮、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原院长霍建国、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原秘书长张燕生、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对外经济研究部原部长赵晋平、海关总署自贸司副司长何晓睿、商务部外资司自贸区域建设一处处长孙笑宇分别作了主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