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西安召开 摄影 乔永祯
国际在线陕西报道(记者 柳洪华):1月26日,陕西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在西安召开。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4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实现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
当前,陕西正处于结构调整、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实现这一预期目标,还需要在打造四个万亿级产业上实现突破,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位于西安高新区的比亚迪汽车工厂 图片来源西安高新区
2023,产业链群新优势加速形成
近年来,陕西省以发展县域经济、民营经济、开放型经济、数字经济为主攻方向,加快打造先进制造、现代能源、文化旅游、战略性新兴产业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2023年,陕西全年生产总值达到33786亿元、增长4.3%。在工业生产方面,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5.0%,工业投资增长4.8%,其中不乏亮眼成绩。比如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2.5%,高技术制造业增长11.9%;太阳能电池产量增长1.55倍,汽车产量增长33.4%……从数据上来看,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很好地支撑全省经济的高质量发展。
在万亿级产业集群打造中,陕西聚焦34个工业领域相关重点产业,打造链主与链上企业利益共同体,推动形成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融通发展的良好产业生态;同时围绕优势重点产业链,引导企业积极融入万亿级产业集群建设,推动链群结合集聚发展。
以太阳能光伏为例,2023年陕西新增电力装机1520万千瓦、其中光伏 809万千瓦,太阳能光伏等9条产业链产值增速超过两位数。新能源汽车、太阳能光伏、输变电装备、航空产业链正向着世界知名先进制造业集群迈进。
此外,2023年陕西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同样持续壮大,增加值同比增长3.3%,其中新能源汽车、数字创意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5.4%和6.7%;未来产业快速发展,增材制造产业链总产值同比增长19.6%,无人机产业链增长11.7%,光子产业链增长9.1%。以技术交叉创新、产业跨界融合为特色的产业链“潜力股”,成为陕西的产业竞争新优势、经济增长新引擎。
以光子产业为例,从2021年提出“追光计划”到2023年发布该计划2.0阶段即“跃迁行动”,陕西通过全链条布局,培育出一批龙头企业,目前光子技术企业已达300余家,初步形成光子产业生态体系。
位于泾河新城的隆基年产100GW单晶硅片及50GW单晶电池项目效果图 图片来源泾河新城
2024,以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链群新突破
政府工作报告中2024年重点工作,第一项就是“强化创新引领,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可见陕西将产业集群发展摆在“更加注重”和“突出加强”的位置。
具体来看,2024年陕西要坚持稳煤、扩油、增气并举,夯实能源基本盘,能源工业增加值增长5%;把发展制造业作为重中之重,乘用车(新能源)、太阳能光伏、输变电装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产业链产值分别突破2500亿元、1800亿元、1000亿元和1000亿元;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氢能、光子、低空经济、机器人等新增长点,前瞻布局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生命科学等未来产业,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增长8%;擦亮“三秦四季”文旅品牌,文旅重点产业链年综合收入达到8500亿元。
对此,陕西提出推动重点产业链群做优做强做大,深化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创新,深化“稳控转”厚植能源优势,深化融合赋能促进大文旅繁荣,以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发展新质生产力。
在实施路径上,优质项目作为科技创新与转化、产业布局与升级的集成,是新质生产力形成的支撑。因此,政府工作报告也明确了陕西要聚焦产业项目特别是工业项目抓投资,比如在现代能源板块,要坚持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方向促进煤化工产业发展,推动陕煤1500万吨煤炭分质利用、国能循环经济煤炭综合利用两个千亿级项目开工。
各省竞争,不进则退。当前,陕西正在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的新篇章,加快打造4个万亿级产业集群,或将成为经济总量进入4万亿俱乐部的入场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