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凡十年|渭南:民生跟着“民声”走 牢守民生保障底线
2022-10-22 16:43:5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赵浚喆责编:高岗

  悠悠万事,民生为大。民生连着发展,抓民生也是抓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渭南市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始终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工作理念,聚焦群众关切,增进民生福祉,扎实实施暖心民政“2+2+22”行动,让民政服务对象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关注困难群体 牢守保障底线

  特殊困难群体是民生保障的“短板”和“底线”,而幸福的温度取决于“底线”的刻度。十年来,渭南市始终从老百姓角度出发,紧盯困难的地方,聚焦困难的群体,扭住急需解决的问题,兜牢兜住基本民生保障底线,让更多困难群众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十年来,渭南市着力完善救助体系,构建起以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救助、急难救助为主体,社会力量为补充,覆盖全面、分层分类、综合高效的大救助格局;圆满完成“兜底一批”任务,全市65万已脱贫人口中,累计享受兜底保障政策人数占到57.9%,全市发放低保、特困供养和临时救助资金55.6亿元。目前,渭南全市认定城乡低保边缘家庭5581户17969人,城乡低保58579户149269人,特困供养人员8894户9074人,实施临时救助22752人次。

  此外,渭南市将社会救助审核确认权全面下放至乡镇(街道),大幅压缩办理时限,全面加强监管。渭南市还开通“12345”政府热线社会救助服务业务,并成立市县信息核对中心,对新申请和在册保障对象进行100%核对,不断提高救助精准度,切实做到“我为群众办实事”。

  加大民生投入 办好民生实事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会和谐之本。十年来,渭南市以百姓诉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根本,不断加大民生投入,聚焦老有所养、弱有所扶、逝有所安目标持续发力,推动基本社会服务达到新水平,努力办好民生实事。

  老年人拥有幸福的晚年,后来人就有可期的未来。十年来,渭南市秉持“慈孝无亲疏、高龄皆父母”的敬老爱老情怀,持续提升养老服务质量,强化养老机构综合监管。目前,渭南市共有各类养老机构114家,养老床位37600张,每千名老年人拥有床位数35张,超过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同时,渭南市围绕打造“15分钟养老服务圈”,大力发展城市居家社区养老服务,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基本养老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渭南市秉持“虽非亲骨肉,依然父母心”的大爱情怀,不断健全儿童福利与未成年人保护政策体系;将事实无人抚养儿童纳入制度保障体系,持续开展“合力监护、相伴成长”专项关爱保护工作。渭南市各级民政服务机构坚决扛起未成年人保护牵头职责,强化部门协同,突出“六大保护”,在全市开展未成年人保护“十大专项行动”,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筑牢安全屏障。

  夯实基层基础 提升治理效能

  十年来,渭南市锚定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发展方向,全面助力构建党建引领基层自治共治新格局,持续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基层治理体系,推动基层社会治理实现新跨越。

  十年来,渭南市城市社区服务站实现全覆盖,农村社区服务中心覆盖率99%,80%城市小区实施“微自治”,90%“三无小区”转化提升成“五有”小区。目前,全市社区公共服务项目实施清单管理,村级“小微权力”清单和“三提醒”谈话制度全面推行,议事协商、村规民约和居民公约实现全覆盖;社区工作者职业体系基本建立,全面落实了社区工作者“三岗十八级”岗位薪酬体系。

  同时,渭南市不断强化社会组织服务和监管,党的组织覆盖率为97.5%,党的工作覆盖率为100%;建成11个县级社会组织服务中心、60个镇(街)社会组织服务站、113个社区社会组织服务室,在陕西省率先实现县级社会组织服务平台全覆盖,全市136个镇(街)全部完成社工站挂牌,初步形成市级示范、县级链接、社区支撑的横向延展、纵向支持的全方位社会组织服务体系。

  十载春华秋实,镌刻非凡印记。这十年,一个个真实的数据,一件件落到实处的工作,一声声满意的回应,释放的是直抵人心的民生温度,标注的是渭南民生工作坚持人民至上的感情刻度。下一步,渭南市将始终深怀爱民之心、恪守为民之责,与广大基层民政干部、城乡社区(村)工作者和社会爱心人士一起,办好顺民意、解民忧、惠民生的实事,把温暖、情感和力量倾注到每一名民政服务对象身上,努力交出不负历史、不负时代、不负人民的答卷。(文 吴明玲 巴音查汗)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