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冬天到春天 这里始终火热
2020-03-24 12:36:47来源:陕西日报编辑:王菲责编:石丽敏

从冬天到春天 这里始终火热

  3月19日,本报十四运会新闻宣传中心记者采访西安奥体中心的建设者。本报记者 张江舟摄

  作为西安奥体中心建设现场的总工程师,陈发从2017年西安奥体中心启动建设至今,每年春节都是在工地上度过的,而今年的春节尤其让他难忘。

  “面对疫情,我们克服重重困难,以确保按时高质量完工。这份经历值得我用一生时间去回味。”

  今年30岁的陈发,毕业于武汉理工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在疫情肆虐那段时间,他既要面对进场工人大幅减少的困难,又要经受工地疫情严格防控带来的精力透支。白天,他和工友们在工地上指导各工序作业、监督工人自身防护;晚上,他们讨论施工进度、调整施工方案。他们制定了“三班倒”的详细施工方案,努力克服疫情对工程进度带来的影响。虽然家在西安,但整个春节和之后很长时间,陈发都没能回家。

  作为2021年十四运会开、闭幕式和大量重要赛事的举办地,西安奥体中心是十四运会最重要、关注度最高的场馆,也是为数不多没有因为春节和疫情停工的十四运会场馆之一。目前,该场馆的建设已进入收尾阶段。

  “全国运动会是我国水平最高、规模最大的综合性体育盛会。能参与其中,为十四运会贡献一份力量,我深感光荣。”陈发说。

  在西安奥体中心建设现场,和陈发一起直面疫情、坚守岗位、无私奉献的一线建筑者还有500多人。他们放弃了春节和家人团圆的机会,怀揣着对远方亲人安危的挂念和对十四运会场馆建设的使命感,把汗水挥洒在这片火热的建设工地上。

  建筑工人张文国的家人都在安康市。刚刚过去的一个多月时间,对他来说特别难熬。“这次的疫情这么厉害,我们没回家的工人每天忙完工作最关心的就是疫情的发展,最担心的就是家人的健康和安全。”

  在工地封闭施工的那些日子,张文国每天都要给家里打几次电话问平安。对他和工友来说,这个没停工的工地就像一座被隔绝的岛,外界的疫情消息时刻牵动着他们的心。“任何一个疫情防控中的好消息,都会让我们欢欣雀跃、奔走相告。现在情况好起来了,我们悬着的心也都放下了。接下来,保质保量完成工作是最紧要的事。”

  杨巧丽今年43岁,在工地的疫情防控工作部署后,她主动申请参加消杀工作。西安奥体中心建设现场的消杀工作可不是个轻松活儿。从室内到室外,杨巧丽每天要穿着不透气的防护服,背着25公斤的消毒药水,步行近10万步,工作超过10个小时。含氯消毒剂的刺鼻味道也让她吃足了苦头。像杨巧丽这样的消杀人员,在西安奥体中心建设现场还有20多位。

  工人杨林,春节前本已安排休假,看到疫情严重了,主动放弃休假,投入大摸排、消杀防疫工作中,起早贪黑抢着干活儿。工友们都对他的敬业精神很佩服。

  工人王师傅,干活时手指头被石头夹破了,血流如注。他在医务室简单包扎后又立刻回到工地,坚守岗位不休息。他说:“轻伤不下火线。想想那些在一线抗击疫情的医生护士们,我这算啥!”

  ……

  在已经过去了的那个寂静的冬天,西安奥体中心建设现场的机器轰鸣声没有停止过,是建设者们不断用行动向外界传递着坚强、温暖的音符。

  在对希望的坚持中,春天来了。( 本报记者 张江舟 见习记者 侯倩 卢江)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