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所学校将于2020年9月建成投用 西安曲江新区努力打造“教育示范强区”
2020-03-31 14:19:12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石丽敏

  国际在线陕西报道(冯妍):3月30日,西安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办西安市公办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作系列发布会第一场,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小育介绍曲江新区落实西安市基础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情况时表示:“2019年9月22日,王浩书记调研曲江教育工作时,作出明确指示,要求我们要‘打造样板示范,争当全市教育优先、教育领先的排头兵’。去年以来,曲江新区党工委和管委会坚决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建设教育强市’的工作要求,坚决落实教育优先原则,举全区之力推动教育改革发展,切实抓好《实施意见》和《三年行动计划》各项任务落实,积极回应市民群众呼声诉求,义务教育质量提升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

  4所学校将于2020年9月建成投用   西安曲江新区努力打造“教育示范强区”

  西安曲江新区管委会副主任王小育介绍相关情况 摄影 屈宏伟

  不断加快学校建设   新增公办初中和小学共11所   

  王小育介绍,2019年,随着教育行政管理权限正式被赋予曲江新区,曲江新区加快学校建设,增强优质学位供给,新增公办初中1所、公办小学10所,教育资源总量得到较大提升,辖区义务阶段学位保有量达到31487个。

  据了解,按照《学校建设三年工作方案(2019-2022)》部署,曲江新区统筹各方力量,整合资源,不断推动“人、财、物”各要素向教育工作倾斜,保障学校建设。未来三年,曲江新区将高标准建成14所中小学,义务阶段学位新增22000个,总学位供给量将达到53487个。

  其中,2019年已开工建设4所学校,分别是曲江第一小学新校区、曲江第五小学、曲江第六小学和曲江第七小学,共计提供学位8400个,将于2020年9月建成投用。2021年,曲江新区还将建成投用曲江第八小学、曲江第一中学(扩容)、曲江学校、德闳中学等4所学校,目前均已开工。此外,曲江第一中学、曲江南湖小学、曲江第二小学、曲江第三小学、曲江第四小学扩容改造工程已全面完成,新增学位2300个,曲江新区基础教育资源总量进一步扩大,优质学位供给有效增加。

  王小育说:“在年初新冠肺炎疫情严峻的形势下,我们克服种种困难,按照‘任务不减、目标不变、标准不降’的要求,全力保障学校建设,各项建设工作有序推进,将疫情影响降到最低,保证学校如期建成投用,兑现我们向广大市民的郑重承诺。”

  注重质量提升  努力将曲江新区打造成为西安市“教育示范强区”

  曲江新区以接收原雁塔区管理的11所中小学为契机,深入开展质量提升工作,推动区内所有公办学校统一办学模式、统一管理标准、统一教育品牌;按照“一校一策、一校一案”原则,将争取用一年时间,在接收学校中打造出1至2所“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学校,努力将移交的学校办成西安市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的典范。

  同时,曲江新区创新实施“一长多校、委托管理、兼并融合、结对提升”的“名校+”工程,依托曲江第一中学、曲江第一小学、曲江南湖小学、曲江第二小学、曲江第三小学逐步实施覆盖全区的“名校+”联合体构建工作,推动实现信息资源共享和优质课程互通,全方位推动“三支队伍”(校长、管理、教师)充分交流,努力将曲江新区打造成为西安市教育配套最齐全、办学特色最鲜明、教学成果最显著、教育公平性最强的“教育示范强区”。

  创新模式管理  擦亮曲江教育品牌

  王小育说:“曲江新区依托开发区灵活的体制机制优势,不断深化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全面实施校长负责制,给校长放权赋能,真正把办学自主权交给校长,由校长说了算,打造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校长队伍;实行教师全员聘任制,完善教师考核激励机制,坚持向一线倾斜、提升教师归属感、荣誉感和在曲江的幸福感。”

  据了解,2019年9月,曲江新区启动校长、管理、教师等三支教育队伍选拔及招聘工作,480名优秀教师和管理者已全面落实,将分批次到岗,确保8月1日前开始全面培训;同时,创新教育投入模式,引进多元化办学力量,持续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不断构建系统完整的曲江教育规划管理体系。

  王小育表示,下一步,曲江新区将继续把建设教育强区作为提升曲江城市品质、满足市民群众优质教育资源需求的重要抓手,坚持把教育事业摆在优先发展的位置,以“一流的办学理念、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教育质量、一流的教育设施”,进一步发挥对西安市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示范引领作用,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