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 让群众获得满满幸福感
2020-07-13 16:36:01来源:渭南日报编辑:王菲责编:石丽敏

  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我市各级扶贫干部下沉一线,精准帮扶,让贫困户享受到了脱贫攻坚政策带来的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在脱贫攻坚过程中,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不断被激发,越来越多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摘掉了穷帽子,大踏步走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道路上。

  现代农业产业园为贫困群众铺就致富路

  “我在莲峰产业园承包了一些大棚,去年种的是普罗旺斯西红柿,一棚除去开销大概能收入两万元,一年光分红能有十来万元!”41岁的贫困户王纪华高兴地告诉记者。

  王纪华所说的莲峰产业园位于华州区柳枝镇钟张村,属华州区万亩设施蔬菜省级农业示范重点龙头企业,集科技推广、种苗繁育、设施菜果种植、采摘观光、休闲垂钓、农事体验、精品包装、储藏为一体的现代化农业综合示范园区,该园区通过“公司+农户(含贫困户)+基地”的产业经营模式,带动周边贫困群众共同增收致富。

  莲峰产业园成立于2009年,建成的第二年,王纪华便到园区打工。2017年,园区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按每20个大棚为一个单元承包给像王纪华一样有经营意愿又肯学肯下苦的贫困群众使用,把责任落实到个人,并提供种苗、技术、包装、销售等服务,贫困群众负责日常的管理,待销售完后按效益进行分红。

  “这两年,每年从园区获得的分红就有十几万元,日子越来越好了,现在就想把大棚经管好,把活干好,把两个儿子供得上大学。”谈起未来,王纪华充满了希望。

  技能培训提高贫困群众的脱贫本领

  “人常说‘女人能顶半边天’,自从丈夫出事后,我家的天就由我来顶起,不但要顶起,还要顶好。”这是合阳县路井镇孟庄社区李凤仙做人做事的座右铭。为了供两个孩子完成学业,尽快让家庭摆脱贫困,李凤仙一直都在努力。特别是参加了县上举办的技能培训后,她选准家乡“六碗席”菜品,在家搞起了副业,仅此一项,年收入就达3万余元。

  李凤仙原本是一个幸福的家庭主妇,丈夫经营面包车,家中经济相当宽绰。2002年,丈夫不幸发生车祸,导致双腿残疾,丧失基本劳动能力,车辆只得停运,再加上两个孩子正在上大学,家里的生活一下子陷入了窘境。2016年,李凤仙被认定为建档立卡贫困户。

  绝对不能有等靠要的思想,得靠自己的双手,用智慧和勤劳为自己谋出路。2017年,李凤仙和丈夫商量在孟庄街头开了个小吃店,生意还算可以,后因丈夫的腿伤没有痊愈,经营不到一年的小店只能关了。

  2018年,合阳县路井镇按照扶贫工作要求,开展镇域内贫困人口技能培训,李凤仙积极参加了培训,并顺利拿到技能认定证书。不能出外打工,在家里也能搞副业。2018年冬,她在家里和丈夫选准“六碗席”菜品,再次开起了小店,从进料、加工、包装到推销,她都亲力亲为。小店的菜品从无到有,一套6个碗子卖150元,凭借质量和信誉在网上直销到河南、四川等19个省,年收入3万元。

  利用闲暇时间,李凤仙还为周围村民代加工被罩、床单等。她制作的被罩、床单、背垫,花样款式上乘,直销周边县市,年收入也在两万元以上。

  如今的李凤仙已还清了所欠十多万元债务,家里的日子也过得风生水起。

  “扶贫的好政策和各级领导的亲切关怀让我倍感温暖,致富路上最重要的是靠自己。不等、不靠,看准项目、埋头苦干就能致富。”李凤仙说着,脸上的笑如花般绽放。

  餐饮小推车让搬迁群众日子有了奔头

  为了让易地扶贫搬迁贫困群众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我市各级各部门想了很多办法,开发公益性岗位、社区工厂及产业园区安置就业、鼓励有意愿和能力的贫困群众创业……临渭区向阳街道除了按照相关政策想方设法为贫困群众解决生计问题外,还联合城管等部门购置15辆环保型餐饮小推车,按照自愿申请、严格审核等原则,交给搬迁安置点东城苑小区部分有创业意愿的贫困群众,让他们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

  张伟鹏老家住在阳郭镇大王村,易地扶贫搬迁到东城苑小区。“当初父母不愿意来,担心搬迁后的生活问题。但我感觉现在只要肯干不懒,生活肯定不会有问题,”他说,后来他也申请经营餐饮小推车,卖包子米线。“一个月挣6000元左右,家里还有几亩核桃,都让亲戚朋友管理了,咱这虽然是小生意,但天天都离不开人。”

  除了自己经营小推车外,张伟鹏还是这块经营户自治组织的管理者之一。“平时就提醒大家要保证食材新鲜、注意卫生、规范经营等,这些小推车是大家的饭碗,一点都不能马虎,未来的日子一定会越来越好的。”他坚定地说道。

  身残志不能残让小手工成为增收致富大本领

  7月6日,薛镇逢集,家住明月苑小区的王武林一大早在老母亲的协助下,利用残疾人三轮车将几箱水搬到小区门口的街道上,并将一个折叠小桌子一并拿了出来。只见王武林端坐在桌前,将一幅做了一半的钻石绣铺在桌子上,动作娴熟地忙碌起来,“舍得”二字在他手下渐渐生动起来。“我腿残疾行动不便,但胳膊和手没有问题,政策好,给咱在镇上分了房,咱不能光靠政府,还得靠自己增加收入。”王武林如是说。

  王武林原来住在富平县薛镇沟龙村四组,因双腿残疾致贫。除了享受残疾补贴、最低生活保障金、集体经济收益分红、健康扶贫等相关扶贫政策外,他还享受易地扶贫搬迁政策,在薛镇镇区明月苑小区分到了一套两室的房子,将老母亲接过来一起生活。

  一次偶然的机会,王武林看到邻居在绣十字绣,遂打算学一学,自己试试看。学了一段时间,他就托人买回了绣十字绣需要的材料,想通过十字绣养活自己。

  但试了一段时间后,王武林逐渐意识到自己做十字绣的弊端,手不够灵巧,绣好一幅作品太慢,而且整天低着头颈椎也很不舒服。

  “绣十字绣太慢,要不然做钻石绣试试。”一名亲戚给了他建议。

  于是王武林在继续绣十字绣的同时,开始琢磨钻石绣。看到他这么有干劲,县镇帮扶部门和帮扶干部纷纷给予他帮助,不但经常送些材料过来,还帮他联系销售。

  八骏图、毛主席像、家和万事兴……几年间他做的十字绣钻石绣不计其数,也获得了一定的收入,最大的一幅作品有1.75米高,最贵的作品卖了3000多元的好价钱。

  “现在日子好得很了,在小区生活比以前方便多了,门口就是街道,除了绣十字绣做钻石绣外,每天还可以到街上卖卖小商品,”王武林边忙边说,“以后还是要把钻石绣、十字绣越做越好,越做越快,把日子越过越好。”他眼神坚定,语气铿锵。

  扶贫先扶志,在几年的脱贫攻坚战中,绝大多数贫困群众依靠自己的双手过上了有滋有味的好日子。只要大家肯干,脱贫路上就一个都不会少。(记者 刘雪妮 见习记者 任晓彤)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