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党史 办实事】陕西渭南:聚焦“三四五” 文明城市创建找准民生立足点
2021-06-23 15:38:09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国际在线陕西消息:近日,陕西省渭南市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举办“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新闻发布会,渭南市政府副秘书长、渭南市“三四五”副总指挥李彦龙,渭南市委文明办副主任张红川就渭南市近期“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情况进行信息发布。

【学党史 办实事】陕西渭南:文明城市创建找准民生立足点_fororder_DSCF4517 (2).JPG

渭南市政府副秘书长、渭南市“三四五”副总指挥李彦龙介绍渭南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工作情况

【学党史 办实事】陕西渭南:文明城市创建找准民生立足点_fororder_DSCF4525 (2).JPG

渭南市委文明办副主任张红川介绍渭南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准备情况

  “城市是地方经济社会活动中心,也是落实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重要支点。”李彦龙表示,近年来,渭南市以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三覆盖、四清零、五提升”工作为抓手,补齐城市短板,完善城市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味,渭南城市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增强、市容市貌持续改善、管理水平有效提升。截至目前,渭南市全市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进展顺利,26项重大专题研究、城市规划“一张底图”制作已全面完成,生态保护红线已完成评估调整,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已形成初步成果,并在陕西省范围内率先完成过渡期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

  “同时,渭南市还持以项目建设为突破,补齐城市短板,提升服务水平,促进民生改善,推动高质量发展。”李彦龙说。近年来,渭南市计划实施城市建设项目1592个总投资812.1亿元人民币。截至目前,渭南全市共打通“断头路”32条,城市道路历程较去年增加26.62 公里;积极开展城市内涝治理,全市共梳理内涝点79处,已完成治理21处;全市完成7座污水厂提标改造建设任务,中心城区内涝防治预警监测平台完成建设,正在进行设备调试;大力推进优质饮水工程,为了确保让广大群众喝上“放心水”,渭南市抽黄供水·北湾调蓄池工程、华州区桥涧峪水库引水入城工程、中心城区供水管网平差及扩建工程正抓紧实施,计划2021年内基本完成建设任务;在城区供热方面,中心城区大唐热电联产集中供热项目顺利进行,2020年新增集中供热面积470万平方米,2021年将继续增加850万平方米集中供热覆盖能力;积极实施停车场建设,中心城市新建停车泊位5400余个。

  在打造城市绿色生态屏障、推进人居环境改善方面,近年来,渭南市坚持“见缝插绿、见空增绿”,积极推进空地绿化、道路绿化、塬区绿化,中心城市生态绿廊林带(一期)项目、渭清路西侧绿化林带相继完成建设任务,市区仓程路、朝阳大街等5处“口袋公园”投入使用,6处“口袋公园”正在建设。自2020年以来,中心城市共栽植乔灌木竹类 42213 株、花卉 5011 盆、各类绿植花草 68753 平方米、治理裸土裸露面积约 22 万平方米,城市绿化覆盖率、绿地率、人均公园绿地面积指标显著提升,中心城市建成区绿化面积达到 2357.64公顷,较“十三五”末增加 13.18公顷,为城市绘就了绿色的人居环境底色。

【学党史 办实事】陕西渭南:文明城市创建找准民生立足点_fororder_渭河安澜  百姓富裕 崔正博摄.JPG

俯瞰渭南市渭河沿岸

  在推动城市精细化管理方面,李彦龙介绍,近年来,渭南市智慧城市管理平台建设取得新突破,各县市区城管综合服务平台已基本建成,渭南市临渭区、大荔县、高新区、经开区实现和市级、省级平台联网运行,事项整体办结率高达97%以上,城市管理科学化、精细化、智能化水平明显提升,在中心城市整理弱电光缆4.28公里,取缔占道经营6539处(次),规范店外经营5477处(次),清理乱摆乱放2080处,清理沿街乱堆乱放564处,取缔占道市场345个,市容面貌明显好转。

  2021年也是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开局之年,张红川介绍,为做好本届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渭南市已成立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指挥部,印发了《渭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测评体系指标任务分解》《渭南市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工作规划(2021-2023年)》,明确了责任单位、牵头单位和市级包联领导。

  张红川表示,为了打造渭南特色品牌,助力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渭南市继续沿用上届创建工作经验,组织各级各部门党员志愿者深入包联路段、社区和实地考察点位扎实开展“周五创建日”志愿服务活动。目前,全市累计开展活动22次,4万余人参加了该活动,涉及文明城市创建的34类460个实际考察点位得到有效提升。(文/图 刘嘉宸)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