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西安10月9日电(李志强)近日,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发布考古成果,考古工作人员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发现一处北朝家族墓园,在发掘过程中,编号M3的墓道出土一块残缺的神道碑首,依据碑首提供的文字线索,考古专家认定该墓葬应系北周时期著名的历史人物豆卢恩之墓。
豆卢恩家族墓园。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豆卢恩,也称豆卢永恩,本姓慕容,为前燕文明帝慕容皝之后。豆卢恩家族墓园由兆沟和墓葬本体两部分组成,兆沟围合部分整体平面略呈南北向长方形,南北约长152.0米,东西宽135米,墓园面积约 2万平米,南围沟中部呈凸字形且与豆卢恩墓道相对应。
据考古专家介绍,豆卢恩家族墓园是首次发现具有众多聚族而葬家族成员,且按照长幼有序排列、时间明确的北周墓园。从最早的北周天和元年豆卢恩墓下延至隋代开皇六年豆卢整墓,其余大致在北周建德六年(577)居多。整个墓园规划有序,其中最年长的豆卢恩墓位于整个墓园最南端,随着辈分降低墓葬位置越偏北。
豆卢恩墓出土的铜镜(M3:1)。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本次出土的随葬品也颇为丰富,器形多样,以粉彩灰陶为大宗,有鼓吹骑马俑、侍俑、陶塑动物、牛车、铜镜、玉组佩及生活明器等约395件(组)。其中,豆卢恩碑首碑座已失传近百年,弥足珍贵,碑首篆书“周少保幽州刺史豆卢公之碑”,下方连带有原碑遗失的30余字,但仅有不足20字可以明确辨识,其碑身现藏于咸阳文庙。
豆卢恩碑首出土现场。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供图
考古专家表示,近年来在咸阳原区域发现带有兆沟的北周墓葬并不少见,但是豆卢恩家族墓园的出土对于填补北周高级贵族墓葬制度的研究资料具有重要意义。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