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消息:4月25日上午,西安交通大学(以下简称“西安交大”)举办学生科技成果新闻发布会,现场发布了三项科技成果。
学生科技成果新闻发布会现场 摄影 郭小龙
此次科技成果发布会上的作品均是在第十八届“腾飞杯” 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上脱颖而出的。据了解,西安交大“腾飞杯”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旨在激发学生学术志趣,服务学生专业学习。“腾飞杯”竞赛与学科评估息息相关,其成果是交大学科水平在学生个人发展中的显性表达,是优秀教师悉心引导下学生科研成果的集中体现。竞赛自1988年首届举办以来,已走过三十多年历程。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张若彤在发布会上报告研究成果 摄影 郭小龙
目前,癌症已成为威胁现代社会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其诊治是一个紧迫而又重要的任务,而癌症的早期筛查与检测则能够显著提高病人的生存机会。发布会上,西安交大少年班大三学生张若彤及团队成员在西安交通大学副教授易文辉的指导下,完成一种可长期保存的肿瘤标志物廉价快速检测传感器的设计、制作和检验工作,其成果具有良好的产品化和市场化前景,将促进肿瘤早筛技术水平的提高,对癌症检测与治疗产生深远的影响。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刘力在发布会上作研究成果汇报 摄影 郭小龙
目前加油站均采取人工加油方式,排起长队的情况时有发生。为解决人工加油调度效率低、设备配置不当、人力需求大等问题,在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徐海波的指导下,学生刘力及其团队成员设计了一种智能加油机器人系统,他们就智能加油机器人伺服运动控制中所涉及的图像处理、油箱盖目标识别与定位、相机标定、基于图像的视觉伺服等关键技术展开了研究。该智能加油机器人能够在较为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实现对汽车油箱的准确识别与定位。据了解,刘力及其团队的研究成果一旦应用于实践,将极大提高加油站工作效率,还将有助于实现偏远地区和极端条件下无人加油站的设立。
西安交通大学学生罗志镪在发布会上作研究成果汇报 摄影 郭小龙
随着量子光学领域的飞速发展及携带信息的增加,多维度纠缠(超纠缠)成为了如今研究的一大热点。在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张彦鹏的指导下,学生罗志镪及项目成员通过改变偏振缀饰改变非线性磁化系数,得到了可控的量子纠缠光源,该团队的理论研究成果已处于国际领先地位,对量子通信、量子成像和量子计算领域意义重大。
会上,与会媒体就三项科技成果的原理及实际应用展开了提问,报告人的回答也进一步阐释了其科研成果的研究意义及应用价值。此次发布会充分展现了学生科研活动的风采,通过交流深挖了各方合作空间,将有助于探索建立促进科学传播、推进学生创新科研工作的机制。(文 赵阳 编辑 张婷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