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户的新年愿望】陕西合阳职业“新农民”张俊玲:期待全家住新房 奔小康
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  |  2020-12-24 17:29:08

  国际在线陕西消息:近日,时近年终,正是黄土高原上最冷的时候。一大早,张俊玲就在家门口的七里村食用菌扶贫产业园内忙个不停。曾经大半辈子“土里刨食”的她,如今却身着“白大褂”,在产业园内的无菌化育种车间工作。

【脱贫户的新年愿望】陕西合阳职业“新农民”张俊玲:期待全家住新房 奔小康

  张俊玲在育种车间内调试试剂

  制菌棒、点菌种、采香菇,作为园区不可或缺的技术型“新农民”,她忙里又忙外,小日子过得满满当当。

  46岁的张俊玲家住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七里村,在这片黄土塬地上,一年不断的大风刮走了大量的水气。在过去,十年九旱的土地上微薄的粮食收成仅供张俊玲家里度日,日子一直紧巴巴的。

  七里村村支书黄永强介绍,2014年,张俊玲的丈夫身患重病,先是无法下地干活,再后来连生活都难以自理。为了求医问诊,张俊玲东奔西走,四处借债。债台高筑之时,家里的“顶梁柱”却最终撒手而去,留下了她和家中刚上大学的儿子,日子一下子坠入了谷底。2016年,张俊玲一家被迫戴上了“贫困帽”。

  “还好都过去了!”回顾这些年,张俊玲感慨地说,如果不是县里产业扶贫项目,她还不知道今后日子要怎么过。

  为张俊玲的生活吹去阴霾的是“苏陕协作”的春风。2018年6月,在争取苏陕项目对口协作资金扶持后,一座累计投资近900万元人民币的食用菌扶贫产业园在七里村的黄土地上拔地而起。在苏陕两地政府的努力下,该扶贫产业园实现了当年立项,当年建设,当年投产,为七里村及其周边的群众带去了117个近在“家门口”的就业岗位和每年超过15万元人民币的分红。

  “别人给指了一条致富路,那就干出个样子看。”经过包联干部牵线,2018年,张俊玲和其他70多名群众成为了食用菌扶贫产业园的首批入园务工的贫困户。

【脱贫户的新年愿望】陕西合阳职业“新农民”张俊玲:期待全家住新房 奔小康

  张俊玲展示大棚里的蘑菇

  随后的日子里,张俊玲心里一直憋着一股劲,从书本理论到制菌手艺、从试验室到田间大棚……她一直努力学习相关知识。产业园里的技术专家崔晓锋见证了她一步步从普通的一名采菌工人成为了村民眼里的香菇种植“土专家”的过程。“2020年4月,在我们组织的贫困户技术培训中,张俊玲通过了考核,并正式转岗为园区内首批具备无菌化育种操作能力的技术工人。可以说她已经成为了产业园内香菇种植产业里的职业化‘新农民’。” 崔晓锋说。

  “现在,我每月在产业园工资能拿3000元人民币,加上每年产业和技术分红近2000元,现在年收入3万元人民币左右,家里欠的债早都还清了。”张俊玲高兴地说:“就这好事还没完哩!” 2018年,七里村被评为“渭南市乡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村”,她家里的房屋也经过政府的改造工程得以粉刷修缮,屋里屋外焕然一新。

  2019年5月,合阳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张俊玲也和七里村一同告别了绝对贫困历史。虽已渡过难关,但张俊玲远不满足,在2021年,她还想借着产业扶贫政策的春风一鼓作气实现致富。“现在,县里还在发展油用牡丹产业,趁着还能干,2021年我也想把家里的两亩地用来种植油用牡丹,预计每年能增收1万元人民币。”她笑着说。

  被问及在2021年最大的愿景,正在检查蘑菇菌芽的张俊玲说:“现在日子好了,气也顺了,反而干劲更足。到来年,我想给孩子在县里买个新婚房。全家住新房,奔小康!”(文/图 刘嘉宸)

编辑:王菲
最新推荐
新闻
文娱
体育
环创
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