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消息:“咱社区有了产业园区,大家不用再外出务工,在家门口就能挣到钱。”近日,陕西省渭南市合阳县甘井镇麻阳社区的脱贫户乔艳芬提起如今的生活,满是喜悦。
冬日里,最暖人心的,不只阳光,还有群众脱贫致富后的笑容。站在即将迈入“十四五”时期新的历史节点,如何让刚刚摆脱绝对贫困境地的人们继续过上更好的日子?2021年开年以来,合阳县以创建“乡村振兴示范县”为目标,抓痛点、疏堵点、强弱项、补短板,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奋力擘画合阳乡村振兴新蓝图。
聚力产业发展 打造乡村振兴新引擎
冬日里,合阳县甘井镇麻阳宏昇菌业扶贫园区里,麻阳社区主任梁登昌正在统计麻阳社区合作社年终分红情况。在该合作社里,很多农民既是员工也是股东。按照“新型经营主体+村级集体经济组织+贫困户”模式,该合作社麻阳宏昇菌业扶贫园区承包香菇大棚19个,温室大棚樱桃12棚,年生产袋菇约40万袋,年产鲜香菇60万斤,年实现生产总值330万元人民币,净利润40余万元人民币,2020年集体经济收益预计8万元人民币,直接带动126户439人农户有效增收。
“产业稳固,产业链条延伸,我们的集体经济也不断壮大,不仅是带动贫困群众,而是全村带动,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奔小康。”梁登昌自豪地说。他介绍,在产业扶贫政策的带动下,麻阳社区合作社有了自己的产业,群众在家门口实现了自产自销,致富分红。
如今,这样的致富场景在合阳县比比皆是。近年来,按照“北部苹果、东北部花椒、东部渔莲、中部葡萄、西南部药材、东南部水果”的布局规划,合阳县因地制宜、发挥优势,不断巩固拓展产业基础。目前,恒源林牧万头奶牛、石羊“云养殖”50万头生猪、新希望30万头商品肉猪等项目建成投产;全县果业面积53万亩,花椒24万亩,奶牛存栏3.2万头,生猪存栏12万头,省市级园区17个,认证“双品一标”农产品29个,“合阳红薯”“合阳九眼莲”“洽川黑乌鳢”先后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定,合阳红提、富硒小米等优势特色产业品牌影响力不断提升,为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支撑。
坚持生态优先 打造乡村振兴新靓点
初冬时节,暖阳融融。俯瞰古莘大地上,干净整洁的乡村道路,犹如蜿蜒伸展开的一条条玉带。摆放整齐的垃圾桶,成为乡村一道别致的点缀。三五成群的村民,随手拾起零星垃圾的举动,让人无不感受到新时代新农村别样的“风景”。
位于合阳县城以东4公里处的白灵村,为这份整治农村人居环境“考题”,交出了一份满意答卷。
近年来,白灵村先后投资1000余万元人民币,拓宽硬化1.2公里进村主干道和10条主巷道,铺设全村上下水管网,建成污水处理厂,栽植各类绿化苗木20余万株。整改卫生厕所258户,实现村里85%的无害化厕所。
在满足村民居住环境的同时,白灵村还将村民休闲、娱乐的学习园地、精神家园和文化活动场所“搬”进了村内。村里相继高标准建成了便民服务室、党员活动室、农民讲习所、中心文化广场、村级公园和“文化大礼堂,组建乡贤文化队伍,不断开展好媳妇、好公婆、五好脱贫户、脱贫创业之星、十星级文明户、最美庭院评选活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向善向上的乡风民风已然成为乡村最美的风景。
近年来,合阳县以创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为总揽,扎实推进“垃圾治理、污水处理、农户改厕”三大革命,全县完成改厕8.1万户,实施污水治理项目72个村,通过不断完善县镇村三级便民服务体系标准化建设,建成省市级美丽宜居示范村18个、县级示范样板村、重点达标村189个,将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与产业发展、脱贫攻坚、乡村治理等多元结合,实现了农村“一盘棋”发展。
“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人民群众永恒的追求,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接下来,我们要不断巩固拓展脱贫成果,统筹推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让乡亲们生活越来越好。”合阳县委副书记、县长邓宽社说,“在未来,合阳县将准确理解有效衔接的丰富内涵,把握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正确方向,真正让农业成为有奔头的产业,让农民成为有吸引力的职业,让农村成为安居乐业的美丽家园。”(供稿 合阳县融媒体中心 编辑 冯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