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消息:近日,由中共渭南市委宣传部主办的“奋斗百年路 启航新征程”主题采访活动走进韩城市。由中省市18家主流媒体组成的采访团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围绕庆祝建党100周年主题,深入红色革命基地,采访老党员、讲述高质量发展新故事。
探访韩城市首个党支部 传承红色基因
在韩城市芝川镇范家庄村,一间不起眼的小院里鲜红的党旗引人注目。1927年10月,在这间小院中国共产党在韩城建立了第一个党组织——中共范家庄支部委员会,它的建立,犹如一盏明灯,为韩城人民指明了方向。
讲解员张敏乾介绍中共范家庄支部委员会创建历程
讲解员张敏乾介绍,中共范家庄支部委员会建立后,韩城地方党组织不断沿革发展,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发挥拥军支前的重要作用,涌现出了张智法、薛云亭等一批革命战士。中共范家庄支部委员会党员人数由1927年的4名发展到1949年的841名,再发展到现在的2万多名,革命的火种在今天仍然激励着中共韩城市委不断奋力前行。
“讲好中共范家庄支部委员会的党史,就是要从革命先烈们浴血奋斗的历史中,汲取党性营养,弘扬优良传统,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不负时代,不负这片先辈们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红色热土。”74岁的老党员张敏乾深情地说。
传承榜样力量 做好民生实事
“清风催快富,明德昭后人。”在韩城市芝阳镇东英村,竖立在村口的“清风碑”是村民对该村好支书郭孝义的一生评价。在东英村郭孝义纪念馆,曾经和郭孝义一起“搭班子”的东英村村支书郭建增向采访团追忆着郭孝义的事迹。
“当‘村官’,就是要为乡亲们解决最难的事。”郭建增说。
东英村地处黄河西岸黄土台塬区,那时东英村的三面环沟,道路崎岖难行,耕地干旱缺水,土地贫瘠,多少代人都在盼望着能有一条畅通的公路,盼望着把泉水引上台塬。为了解决乡亲的困难,郭孝义组织干部群众自发为村修路,将通村的1.9公里山路铺设为柏油公路;为使东英村800多口人喝上自来水、几百亩耕地变成水浇地,郭孝义十几次上下协调,积极跑项目,争取上级补助、组织村民筹资,修复和扩建了东英村大小两个水站;为解决群众收入难题,在他的组织和带动下,村民大力发展“椒果产业”,通过栽植花椒、苹果,使群众收入稳步增长。2006年11月,郭孝义在东英村抽水站建设工地因过度劳累,不幸以身殉职。2007年中共陕西省委追授郭孝义“优秀农村党支部书记”称号,并在全省党员干部中开展向郭孝义同志学习活动。
“不管啥事,都要贴近群众的心,把准群众的脉,时刻把群众的冷暖放在心上。”郭孝义的这句话一直激励着东英村党支部的所有人。郭建增介绍,自脱贫攻坚以来,在东英村党支部的组织下,村集体通过发展养殖产业已累计为60余户贫困户摆脱贫穷,为老百姓增收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水。
“当前,韩城市上下正在如火如荼地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我们将利用韩城市丰富的红色资源,传承好红色基因,深入挖掘红色历史、弘扬东渡精神,引导广大党员干部传承红色基因,坚定理想信念。同时,韩城市还要将为民办实事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落脚点,切实发挥基层党组织服务基层的作用,切实提高基层党员干部群众工作的能力和水平,积极深入基层一线倾听群众意见呼声,不断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中共韩城市委书记褚锦锋说。(文/图 刘嘉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