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消息:8月27日,数据要素流通及隐私保护技术学术研讨会在西安航天基地举办。本次研讨会由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管委会创新促进局与西北大学现代统计研究中心联合主办。
本次研讨会邀请了来美国纽约州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现代统计研究中心等科研院所的国际、国内优秀中青年数据科学家、法学家参会。西安星空数据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陕西航天信息有限公司、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等应用生态领域的企业代表一并参会。
学术研讨会现场
西安航天基地创新促进局局长曹哲在致辞中表示,在数字经济时代,数据成为国家基础战略性资源和关键生产要素,大数据赋能产业发展的同时却日益受到隐私安全问题掣肘,数据孤岛、严格的数据合规监管、隐私泄露导致的信任鸿沟,都限制了数据在流通中发挥更大的价值,引起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数据安全法》和《个人信息保护法》两部法律即将实施,如何协调数据要素市场发展与数据隐私安全矛盾成为产业发展的一大挑战,迫切需要在数据新理论、新技术、新模式等方面出现重大突破。
西北大学张海教授作了《大数据隐私保护技术及其应用》报告,对隐私计算技术,特别是差分隐私技术、分布式机器学习与差分隐私结合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
美国纽约州立大学应益明教授在线上会议中作了《Learning with stochastic convex optimization: stability, generalization, and differential privacy》报告。报告关注于机器学习基本问题的研究,针对非光滑模型,提出了具有隐私保护的随机梯度下降法,并从理论上分析了算法隐私效用。
西安交通大学常象宇副教授作了《A Personalized Federated Learning Framework for Heterogeneous Population》报告。报告针对各种数据异构问题,提出了个性化的联邦学习方法,在不影响计算和通信效率的情况下,显著提高模型的有效性。所提方法适用凸和非凸的机器学习算法。
中国人民大学周春来教授作了《不确定性随机相应机制的统计分析》报告。报告基于随机响应机制开展差分隐私的研究,在统计框架下分析隐私额度的度量。
西安交通大学王玥副教授作了《数据隐私保护的法律观察》报告。报告介绍了大国博弈下的数据安全及隐私保护现状,并讲述了中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律框架、中国网络和数据安全法律框架。
在讨论环节,来自西北大学、星空数据、航天信息、西安银行、中科曙光和数盾慧安公司的参会人员同与会学者分别就数据隐私保护技术在数字政府、科技金融、城市应急管理、数据要素交易等领域的应用进行了深入研讨。
数据安全与产业发展的矛盾是一个永恒的话题,参会代表建议此类研讨会能够定期举办,使之成为一个以数据要素流通及隐私保护技术为特色的产学研协作平台、科技成果创新转化平台,也希望政府、高校、科研院所、企业建立更加紧密的合作关系,实现政、产、学、研有机联动、高效协同的发展机制,共同打造数据资源流通新业态,推进数据要素产业新发展。(文/图 陈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