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朗气清,抬头,是醉人的“天空蓝”;碧水泛波,四顾,是怡人的“生态绿”。放眼秦东大地,一幅山清水秀的美丽画卷正在徐徐展开。
党的十八大以来,渭南市始终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生态环境质量实现全局性、历史性、突破性好转。2019年,渭南市因“环境治理工程项目推进快,大气环境、流域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被国务院通报表彰。2020年,渭南全市黄河水生态环境保护“十四五”规划编制试点工作推进快,被生态环境部通报表扬。2021年,渭南全市9个地表水国考断面均达到或优于“十四五”考核目标要求,优良比例达77.8%。
渭河湿地已成为鸟类的乐园 摄影 党骁
改善生态环境 增进人民福祉
不负绿水青山,方得金山银山,良好生态环境既是自然财富,也是经济财富。十年来,渭南市在推动生态环境质量改善方面持续下功夫,积极应对生态环境挑战,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改善。
十年来,为了让天更蓝,渭南市秉承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的信念,不断提升群众的蓝天幸福感。2014年,渭南市开启了重典治霾元年,推进自上而下全民治霾,不断优化调整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交通运输结构,严格落实“减煤、控车、抑尘、治源、禁燃、增绿”六项措施,实施十大专项行动,强化颗粒物和臭氧协同治理。2021年,渭南市优良天数比2016年增加69天,空气质量改善显著。
十年来,为了让水更清,渭南市全力打响碧水保卫战,描绘一幅幅“河畅、水清、岸绿、景美”的美好画卷,全市流域水环境质量不断提升,4个市级水源地水质每年均达标。2022年上半年,渭南市水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在全国339个城市考核中排名第四。十年间,渭河从黑臭不堪的关中“下水道”,变身为水清岸绿的“最美家乡河”。
十年来,为让土地更洁净,渭南市持续打好净土保卫战,全域提升生态环境质量,土壤环境状况总体稳定。截至2021年底,渭南市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5.42%,污染地块安全利用率实现100%,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创新监管方式 护航生态环境
有效利用环境监管手段来解决环境问题,能够保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也能实现人与自然的生态系统平衡。十年来,渭南市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切实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生态环境问题。
十年来,渭南市生态环境监测网络更加完善,现建成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站73个,实现市、县、镇全覆盖;建成地表水自动监测站5个,布设常规地表水监测断面34个,秦岭出峪口水质监测点位25个,覆盖黄、渭、洛干流及其主要支流。
渭南市利用“智慧环保”的方式助力精准管控,走航车、无人机、无人船等先进设备仪器成为新常态,高空视频瞭望、尾气遥感监测、企业用电监控等系统投入日常执法监管使用,建成市生态环境监管平台,环境监管实现“一图统揽”。
生态环境十分脆弱,一旦破坏则不可逆转。渭南市坚持严格执法,实施监督执法正面清单制度,对守法企业“无事不扰”,对恶意违法企业精准打击、严惩重罚。同时,渭南市也重视精准帮扶,对受疫情影响较大的企业,首次轻微环境违法及时纠正且未造成环境危害的,不予处罚,让监管不失力度,也不失温度。
无人机航拍下的渭南市临渭区湭河川道 摄影 彭一鹏
巩固保卫成果 促进和谐共生
生态环境治理是一场考验意志和耐心的攻坚战、持久战,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十年来,渭南市坚持以改善生态环境为核心,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加大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力度,推动区域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治山治水换来青山绿水,渭南市坚决扛起秦岭生态卫士政治责任,建立健全“1+8+4”规划体系,目前秦岭桥山生态恢复治理约2.15万亩。十年来,渭南市先后实施“渭河变清三年行动”“渭河巩固提高三年行动”两轮专项行动,国考断面“一断一策”精准治理,持续巩固提升生态环境综合整治成效,实施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提标改造扩容工程。目前,渭南市城镇生活污水设计处理能力达48万吨/日,基本实现城镇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
在治土方面,自2012年以来,渭南市先后争取中、省环保资金2亿余元,实施潼关历史遗留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等项目16个,修复土地面积1万余亩。
通过扎实推进生态环境整治,渭南市在生态环境治理上交出优异“成绩单”。目前,渭南市通过市、县联创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创建,市级创建规划草案编制完成,合阳县创建规划颁布实施,澄城、华阴等6县市已通过市级预审报省厅评审。
推进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渭南
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必须把保护城市生态环境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十年来,渭南市持续推进建设美丽渭南的工作,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绿色城市发展,绝不是仅仅是建几个公园、修几条路的工程。2021年,渭南市把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渭南列为全市“十项重点工作”之一,先后制定印发推进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渭南实施意见、三年工作方案和考核办法,建立“周小结、月调度、季考核、年终比”工作督导推进机制。2022年,渭南市68个美丽渭南项目完成22个、在建43个、办理前期手续3个。
十年来,渭南市服务绿色发展也更加高效。目前,渭南市排污许可系统化、精细化、科学化、法治化、信息化的“一证式”管理已初步形成。全市主要污染物排放持续下降,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削减超额完成省上目标任务,进一步推进了绿色城市建设。
候鸟迁徙 摄影 党骁
守护绿水青山 共绘生态画卷
在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上,渭南市始终树立大局观、长远观、整体观,将生态环保视为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十年来,渭南市努力营造浓厚氛围,为生态文明建设保驾护航。渭南市依托“三秦环保世纪行”等活动为载体,坚持正确舆论导向,讲好生态环境保护故事,传播生态环境好声音。
为了让环保理念更加深入人心,十年来,渭南市强化“六五环境日”宣传品牌创建和“环保开放日”等活动的开展,并常态化开展生态环境进学校、进社区、进企业、进机关、进农村、进家庭“六进”活动,广泛拓展生态环境保护阵线,助推形成生态环境治理全民参与的行动体系。
十年砥砺前行,十年春华秋实。回望十年,渭南市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到各个方面,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用实际行动守护秦东大地的绿水青山,环境改善效果之好前所未有,生态文明理念日益深入人心,人民生活的“幸福指数”和绿水青山的“生态颜值”得到同步提升。
展望未来,渭南市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将聚焦“生态环境品质更高”目标,持之以恒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继续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描绘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环境更优美的美丽渭南生态画卷,为秦东百姓创造更多更好的生态福祉。(文 吴明玲 巴音查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