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月11日—1月15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陕西省第十三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在西安举行。陕西省政协委员、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副总编马可为围绕“加强失智症照护者专业化培训”提出了建议。
陕西省政协委员、世界图书出版西安有限公司副总编马可为 受访者供图
马可为表示,目前我国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已达2.67亿,占总人口的18.9%。随着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失智症老年群体将进一步扩大。按5%的平均患病率推算,2040年全国失智症老年人将达到2200万人。
“我国现已初步形成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体系。然而,针对失智症照护者的支持系统非常匮乏,应引起高度重视。”马可为表示,相比照顾一般老年人,照护失智症老年人的专业知识需求更高。调查显示,失智症老年人的照护者年龄以50岁以上为主、受教育程度偏低,养老机构配备的护理员也大多专业素质偏低、服务能力不足。照护内容大多以身体照顾为主,缺少精神慰藉和康复性照料。再者,失智症照护者普遍缺乏相关的沟通技巧与安全照护知识,严重影响了照护水平和患者的生活质量。
马可为建议,政府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险制度,不断探索完善失智症老年人长期照护的相关政策、法律法规,通过法规和政策的制定,明确对失智症老年人长期照护的责任和标准,强化失智症照护者专业化培训;联动民政局、卫健委、老龄委,协同行业协会、专科医生和养老机构等利益相关体,结合患者及家属的实际需求,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涵盖护理技术专业知识、老年人照护基础知识、心理护理知识、急救常识技能、服务礼仪个人防护等知识,提升照护者在实践中解决问题与沟通的能力,形成养老照护系统化的培训结构,为培养更优素质的照护者提供长效的专业化培训规范。
针对社会普遍对失智症的认知度偏低,甚至存在歧视现象以及失智症照护者的工作负荷高、持续时间长、身心压力大等问题,马可为建议,相关部门应更加重视社会工作者的工作重要性,提升照护者的社会地位,加强社会支持力度,加大智慧健康养老服务、健康服务管理等专业的发展,为基层老年服务机构输送专业人才。此外,其还应加强对照护者的身心健康评价,还可考虑发展失智症友好社区,提高失智症社会认知度,为失智症老年人照护营造良好的社会支持环境。
“理论上讲,社区的养老服务可以嵌入家庭、为居家养老提供有力保障,与养老机构紧密联系的社区亦可以实现居家养老到机构养老的无缝转介。”马可为说,“然而,目前政府部门虽然已投入诸多失智症照护资源,相关政策的推行也已取得丰硕成绩,但各资源主体间仍存在‘彼此独立、相对割裂’的情况,导致在政策落实过程中存在职责不清、分工不明的现象。”
马可为建议,要充分发挥社区支持主体作用,注重社会资源的整合,促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中心和养老中心的有效融合;建立一支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培训队伍,建立评优机制和奖励机制,确保失智症老年人照护服务可持续发展;培育专业照护机构和人员,提升照护能力,通过入职补贴等多种形式,完善激励机制,提高长期照护职业吸引力。(文 李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