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西咸新区沣西新城紧盯高质量发展,在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精准服务等方面持续发力,以科技创新型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借助秦创原的东风,推动“产学研”深度结合,既解决了企业科创需要的人才培育问题,又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持续为科创企业赋能。
“产业链”和“创新链”良性互动
西咸新区沣西新城
早在2021年,沣西新城便汇集了西安交通大学的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38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能力几何级增长。
2021年3月,陕西省启动建设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聚焦立体联动“孵化器”、成果转化“加速器”和两链融合“促进器”三大目标,构建科技成果产业化平台,为创新驱动加力加速。
陕西高端机床创新研究院
在大会上,西安交通大学赵万华教授团队和秦川集团签约设立陕西高端机床创新研究院,联手以齿轮磨床性能提升为突破口,探索新型机床创新技术路线,大力攻关研制样机,并为孵化新型项目公司储备核心关键技术。
与此同时,由秦川集团牵头,西安交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等单位参与共建的陕西省高档数控机床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也正式运行。
同年六月,赵万华教授团队和秦川集团共同成立的秦川高端齿轮装备有限公司落户沣西新城西部云谷,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便正式运营。
2021年11月8日,秦创原秦川集团高档工业母机创新基地项目签约落户沣西新城,总投资10.53亿元。
秦川集团通过与西安各大高校联合发展,在“产业链”和“创新链”中找到了至关重要的“技术链”,以“技术链”为桥梁,进一步形成了“产业链”和“创新链”的良性互动、深度融合。企业以具体的业务需求为高校研究院的技术研发、能力建设提供方向,充分调动高校、研究院所的主观能动性,而高校的研究院为企业反哺科技创新,再由企业将科技成果产业化,“科学家+工程师”队伍带动了一批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的良性循环。
这样成功的校企合作案例,让沣西新城成为了科创企业聚集区和成果转化高地。2022年,沣西新城新增科技成果转化企业65家、瞪羚企业7家、高新技术企业16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入库548家、其他科技型企业95家。组建“科学家+工程师”队伍11支、科技经纪人10人、“新双创”队伍4支。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34.2亿元。累计完成科创载体主体建设214万平方米。
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快速转化
“栽得梧桐树,凤凰自来栖”,沣西新城通过加速建设秦创原总窗口,实现了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快速转化,而校企联合培养的模式,也为沣西新城的人才培育和留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沣西新城通过校企深度融合打造的“科创特区”有了足够的吸引力,一众科创企业纷纷“落户”,喜报频传。
西安交通大学科研团队研发的超结构吸声单元器件,破解了小尺寸低频大宽带吸声难的世界难题,吸声系数达95%,已经在一些车企上应用;西安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生团队研发的球形机器人,已在渭南一家天然气企业试点应用,执行管廊巡检任务。
与此同时,沣西新城与西安交通大学签订《共建未来技术学院和现代产业学院协议》,积极支持西安交通大学科技成果项目申请春种基金,目前已完成投资项目43个,通过投资决策委员会77个,65项科技成果在沣西新城转化。
精准服务为企业人才保驾护航
除了在“高精尖”领域持续发力,沣西新城还成立了“稳就业”工作专班,组织开展就业政策宣讲会、解读会、招聘会15场,上门为企业宣讲政策400余次;帮助91家企业申报稳岗扩岗补贴、以工代训补贴317万元,为28家企业发放“招用高校毕业生社保补贴”83.06万元,解决10个巿场主体资金周转困难问题,发放创业担保贷款600余万元。
另外,还组建人力资源服务党小组,实施系列“暖心行动”,开展计算机、财会等短期技能培训13次,认定就业见习单位44家,325名高校毕业生入企见习,举办线上“云端”招聘会4场,提供岗位3000余个,2000余人达成就业意向,培育孵化创业项目109个,发放创业补贴54.5万元。
西咸新区沣西新城
这一套“组合拳”下来,沣西新城不仅抓住秦创原总窗口建设历史机遇,深化校企融合,深化校地融合,深化“两链”融合,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和人才队伍建设,通过共同打造“三池一机制”,不断加速创新要素聚集和科技成果转化,共同推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总窗口建设。同时,其多方位、多层面培养吸纳人才,形成人才“引力场”,推动沣西新城高质量发展迈上新台阶。(西咸新区沣西新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