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奘西行》:用民族器乐讲故事

中国文化报2017-07-14 13:35:09

文化_fororder_res01_attpic_brief (1)

  《玄奘西行》演出片段     新华社记者 王婧嫱 摄

  继大型民族乐剧《印象国乐》《又见国乐》在海内外广受赞誉之后,中央民族乐团加大了创新的步伐,开拓性地颠覆传统民族音乐的表演形式,推出世界首部民族器乐剧《玄奘西行》。7月7日,该剧在北京天桥艺术中心首演。独具匠心的表现形式、美轮美奂的舞台、精心打造的服装、画龙点睛的台词、动人心弦的音乐,让观众体验了民族音乐的别样之美。

  《玄奘西行》由文化部、财政部立项,中央民族乐团制作,中南集团总冠名。该剧以中西文化交流使者玄奘西行取经路上的历史故事为题材,以民族器乐为表演主体进行演绎。剧目突出音乐的抽象叙事功能,以“大乘天”“佛门”“一念”“潜关”“问路”“遇险”“极乐”等17个章节,运用多媒体和舞美技术建构虚实空间,淋漓尽致地展现出一代宗师舍身求法、执着信念、坚忍不拔的伟大精神。

  不拘泥于常规音乐表演形式,将舞台表演和乐器演奏有机融合在一起,以故事性的叙事手法生动讲述玄奘西行的故事,是该剧最大的亮点。舞台上,通过演奏家以音乐和语言的双重表述,将演奏、吟诵、台词对白、形体动作与剧情结合,并通过服装、灯光、动作、造型及现代化多媒体舞美技术,用完美的视觉呈现充分拓展艺术空间,推动剧情发展,展现乐曲的精神内涵。

  “器乐的语言非常抽象,因此用乐器展现一个故事,难度确实很大。况且玄奘本身就是个史诗一般的人物,其蕴含的历史、文化、宗教和民族背景都很庞大。”为此,该剧总导演、作曲、编剧姜莹用了两年时间阅读大量文献资料,进行剧本和音乐创作。

  “我是以三重身份在做这部剧,所以在创作时有着立体思维,会根据音乐思考如何将玄奘的精神、人物的个性、乐器的特点展现出来。同时,还要考虑服装、舞美、多媒体等各方面所呈现出来的效果。虽然工作量庞大,过程也很艰辛,但好处是,剧目各个细节一环扣一环,从音乐、文字、乐器等方面完美融合。”姜莹说。

  借助中国民族音乐的深厚文化积淀,做一部真正属于中国的民族器乐剧,是姜莹一直以来的愿望。“歌剧、舞剧、音乐剧都来自于西方,我们应该做真正产自中国的剧种。要让传统的古老艺术在国人的心中树立起真正的民族文化自信,需要凤凰涅槃的精神,才会有浴火重生的新生命力。”姜莹说。

  《玄奘西行》的舞台上,中央民族乐团的艺术家既是音乐的演绎者也是故事的讲述者,他们用精湛的技艺演奏着南箫、古琴、胡琴、箜篌、艾捷克、热瓦普、冬不拉、鹰笛、西塔尔琴、塔布拉鼓等丝绸之路沿线各民族的百余种乐器;笛子演奏家王次恒、丁晓逵,琵琶演奏家赵聪,中阮演奏家冯满天等艺术家还在剧中塑造了玄奘、高昌公主等鲜明丰满的艺术形象。

  青年玄奘扮演者丁晓逵说:“从《大唐西域记》和一些纪录片中重温了玄奘法师取经的故事,他17年的坎坷取经之路和我17年的学艺之路不谋而合,通过这一剧目,我由一个单纯的专业民乐演奏者,成长为一名更为全面的表演者。”

  精彩的演出收获了观众如潮的掌声。关注国乐超过20年的张先生激动地说:“没想到这部民族器乐剧这么好听、这么好看、这么震撼!”

  中国文化传媒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刘承萱认为,从《印象国乐》到《玄奘西行》,是中央民族乐团的创作从高原向高峰攀登的过程。“鲁迅先生曾高度评价玄奘,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世界和平的使者’。玄奘西行,历时17年,经历了艰难险阻、九死一生,他不但取回了真经,也为我们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对西域各国政治、经济、文化、地理的记载。在玄奘身上我们看到了先人的精神和力量。在习近平总书记‘一带一路’倡仪下,中央民族乐团选择这一题材是非常有意义的。希望《玄奘西行》成为中央民族乐团一个崭新的起点,引领中国民族音乐的创新和发展。”刘承萱说。

  《玄奘西行》总策划、中央民族乐团团长席强表示,如何让传统乐器成为今天这个时代有温度、有感情的民族音乐文化,用今天的时代语言、舞台艺术形式重新包装、加工,创作这个时代具有代表性的作品尤为重要。“高度凝练的‘玄奘精神’不仅具有强烈的社会现实意义,更成为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有力注脚,激励走在‘一带一路’上的国人,不畏艰险,奋发向前。这是一种文化自信、文化创新与文化自觉的表达。它一定是中国当代极有文化代表性、创新能力的文艺舞台表演形式。”席强说。(记者  刘  淼)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