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多来,“一带一路”建设从无到有,由点及面,进度和成果超过预期,目前已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积极响应,50多个国家已与中国签署了相关的合作协议。近年来,陕西律师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中的法律服务,让法律“共同语言”为“一带一路”建设保驾护航。
至正律师事务所“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中心主任韩江律师告诉记者,从2008年入行开始,他一直在从事商事法律业务。在国家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后,他发现律师在这一领域可大有作为,于是在律师事务所牵头成立了“一带一路”法律服务中心,着手与相关外向型企业、服务平台、商学院搭建“一带一路”法律服务平台,他的法律服务领域也逐渐从国内走向国际。目前该中心做涉外业务的律师一共有5人,全都是“80后”。
韩江介绍,陕西企业“走出去”有的是投资项目,有的是海外股权收购。这些都需要律师进行调查,包括企业状况、当地法律、当地对企业资本进入的要求等等。调查结束后,律师会出具调查报告和法律意见书,为企业投资提供依据。
韩江深有感触地说:“对任何的国家都一样,企业‘走出去’,律师要‘请进来’。谈判、调查、方案设计、签约,在整个流程中,律师的参与是全方位、有深度的。”
谈及现状,韩江认为,服务“一带一路”现在最急需的就是人才。不仅需要懂法律,还要懂商务,当然,语言也是最重要的。“他们说俄语,我们说中文,着急了就开始飙英文。虽然我们会配翻译,但这些翻译不是法律专业出身,因此,在个别语言表述上可能会不准确。而法律又要求必须严谨。”
去年,中国律协发布数据,全国涉外律师人数在3000名左右。目前,司法部和全国律协已经启动了“一带一路”律师培养计划。 (记者 石喻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