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频道消息:“以前,社区要一份单位党员的基本信息,还得有县上的文件,不然,人家懒得理你。现在好了,我们和驻区单位签订有共驻共建协议,说话有人听,难事共同办,办事效率也明显提高了。”9月11日,说起城市基层党建带来的便利和好处,陕西省商洛市商南县东岗社区党委书记李根武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以前可不是这样。一段时间以来,体制不畅、机制不活,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统筹不力、资源浪费,服务单一、质量不高等问题,成为制约商南县社区党组织工作的主要“瓶颈”。
如何抓好城市基层党建、以党的建设引领社会治理创新,促进经济社会健康协调发展?
对于这一新命题,商南县委书记许水兆给出了答案:“要重点谋划和推进城市基层党建工作,构建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要把城市基层党建作为商南县党建的重要抓手,以城市基层党建推进‘4+3’各领域党建,努力打造具有商南特色的基层党建品牌。”
沿着这样的指引方向,近年来,商南县把城市基层党建作为党建的“一号工程”,坚持理念创新、思路创新、实践创新,按照“系统规划、重点突破,抓点示范、梯次推进”的思路,夯实县委、街道党工委、社区党组织“三级责任”,探索出“四化五联”城市基层党建新模式,构建起多方联动、多元共治的城市基层党建新格局,增强了党在城市基层的渗透力、凝聚力和影响力。
“三级联动”实现“协同发力”
如何在体制机制上创新突破?如何科学构建体系、提升运行效能?如何激发城市基层党建活力?——商南县从优化组织设置、优化机构职能入手,建立县委、街道、社区三级组织联动机制,实现了上下协同发力、整体系统推进。
设立“三级”联动议事平台。成立了由商南县委书记任组长,商南县委副书记、商南县委组织部长、城关街道办党工委书记任副组长,城关街道办、组织、政法、国土等12个相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定期分析研判,定方向、定目标,系统安排部署城市基层党建以及抓党建促脱贫等工作。在城关街道党工委组建了城市基层党建联席会,由城关街道党工委书记任召集人,成员由街办党工委委员和兼职委员组成,负责整合辖区资源,定方案、定措施,推动共驻共建,研究解决社区建设、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等区域重大事项。在城市社区建立党建共建联合会,由社区党组织书记任会长,吸纳辖区内的机关、企(事)业单位、物业公司、业委会等党组织负责人任会员,组织开展“五联共建”,共同研究解决环境整治、设施建设等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事项。
这种三级党建议事平台,既凝聚了共识、对接了需求、汇集了资源,又实现了情感上融通、工作上互动、困难上互助,使党的建设贯穿于基层治理,保障了城市基层党建的整体效应。
建立“三办”衔接沟通体系。商南县设立城市基层党建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常委组织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分管副部长和县委基层办副主任具体办公,负责城市基层党建工作的协调推进、督导落实、考核奖惩。城关街道办设立城市基层党建指导办公室,由街道办党工委副书记兼任指导办主任,明确8名党务干部负责城市基层党建的上传下达、协调指导,开展典型培育、宣传推广等。社区成立社区党建办公室,明确4名专职党务干部办公,统筹抓好组织共建、党员共管、活动共联等工作。
具体工作中,建立责任清单、调度通报、动态管理、督查考核等制度体系,“三办”形成上下贯通、三级协同的联动机制。自下而上,每周逐级上报工作动态、供需清单和问题清单;自上而下,实行“六个一”机制,即每月下发一次任务清单、开展一次督促检查,每季开一次领导小组会、评比一次工作成效,每半年召开一次推进会,每年开展一次述职评议。
建立“四双”互通联动机制。商南县出台了建立健全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四双”互通联动机制的意见,街道社区将辖区各类党组织纳入党建工作范围,驻区单位主动融入属地中心任务和党建工作;街道社区与驻区单位定期双向沟通会商党建工作;街道社区考核属地党组织工作和评价使用干部时听取驻区单位党组织意见,上级考核行业系统单位工作和评价使用干部时听取街道社区党组织意见。通过双向压实责任、双向沟通协调、双向考核激励、双向评价干部,有效解决了条块相互隔离、各自为政的问题。
“四化建设”拓宽“共治路径”
探索中,针对城市化步伐加快带来的大量非公企业党员、离退休党员、大学生党员向城市集聚,城市社区居民群体新、思想新、需求新等新情况,商南县大胆创新,着力实施“四化建设”,以高质量党建引领城市基层治理水平提升。
“网格化”织密组织。建立“三缘型”党组织,构建起 “全覆盖、无缝隙”的组织体系。设立“业缘型”党组织,在职业相同或相近的党员群体中建立党组织,新建非公企业党支部20个、社会组织党支部31个。设立“趣缘型”党组织,在具有相同兴趣爱好的党员群体中建立党组织,以志愿活动、文化活动为载体,开展技能培训、培育艺术骨干。设立“地缘型”党组织,以主要街巷、楼宇为界,建立网格党小组,负责网格内的党员管理、矛盾调处等,有效延伸了党的组织和工作触角。
“智慧化”联通信息。按照“互联网+组织建设+党员管理+服务群众”的思路,积极探索推行智慧党建“1+4+5+X”模式,为城市基层党建插上了智慧的翅膀。建立党建数据平台,设立党组织和党员电子台账,健全社区各类人才、志愿者等档案,推行“周统计、月汇总、季更新”机制,实现党建信息实时更新、自动统计、一键显示。建立网上办公平台,利用“商南党员之家”微信公众号、QQ群等媒体,建立党费收缴、党员评议等功能模块,推行网上办公、网络会议。建立智慧服务平台,推行网络征集、接单、服务、评价、反馈为一体的志愿服务模式,开展点名接访、预约服务,帮助困难群众实现“微心愿”。建立动态管理平台,对流动党员参加组织生活、缴纳党费、建言献策等进行量化积分、汇总评星,实行动态管理。
“区域化”统筹管理。坚持分类施策、科学管理,推行“五管合一”模式,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管理新格局。对居民党员“直管”,根据党员居住区域和活动范围,划定责任区、发放责任卡,引导党员在社区管理、服务中亮出党员身份、树起党员形象。对在职党员“双管”,实行“双联双管”制度,组织在职党员到社区认领公益岗位,开展公益服务。对退休党员“接管”,按照属地管理原则,将行政企(事)业单位退休党员的党组织关系转移到居住地党组织,组织开展纠纷调解、科普宣传等活动,发挥他们的余热。对流动党员“参管”,建立外来党员登记簿,实行定时学习、定点活动、定期汇报机制,实现组织管理不漏、组织教育不松。对企业党员“重管”,建立专人联系制度,收集就业意向、创业方向,开展技能培训、提供就业信息,增强党员的归属感。
“精细化”规范提升。落实“三大举措”,推动党建工作更加细化、量化、优化。坚持“清单化”,建立社区自治事项、依法协助事项、费随事转事项、负面事项“四个清单”,明确社区党组织、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职能关系。坚持“标准化”,分别出台了“4+3”领域党建工作基本规范,从组织设置、职责任务、工作运行等方面提出硬性要求。坚持“痕迹化”,对基层党组织实行工作目标有台账、党员信息有登记、教育培训有记录等“五有”管理,提升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五联共建”延伸“融合链条”
“四化建设”实现了城市基层党建的创新。在此基础上,商南县按照“大党建、大组织、大开放”理念,积极探索实行“五联共建”,收到了区域统筹、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效果,增强了城市基层党组织在推动发展、综合管理等方面的功能。
区域发展实行“联谋”。以融合协同为重点,建立“三项制度”,整合辖区内各种力量为社区发展服务。建立工作例会制度,社区联合会定期召开会议,共议难点事项,共决社区事务。建立“两联两促”制度,实行街道联席会委员联系社区制度,整合社会力量,促进社区快速发展;社区联合会委员联系重点工作制度,帮助解决难点问题。建立重点事项征询制度,对事关辖区发展的重大问题,事先征求驻区党组织和居民意见,广泛听取民意。
为民实事实行“联办”。组织驻区单位党组织与街道社区党组织签订共建协议238份,在4个社区组建了“爱飞扬”“百事帮”等志愿服务队28个,常态化开展“三项活动”,形成“实事共办、要事共做、难事共解”局面。开展“四万走访”活动,每年组织“进万家门、访万家情、送万家暖、结万家亲”活动,对走访的居民家庭和驻区单位登记造册,实现“一户一档”,动态掌握服务需求。开展“五亮五评”活动,组织机关在职党员到社区报到,亮身份、亮承诺、亮行动、亮服务、亮成效,开展个人自评、党员互评、群众测评、领导点评、社区考评,变8小时“单位党员”为24小时“社区党员”。开展“五助五送”活动,针对空巢老人、留守儿童、贫困家庭、残疾人、失业家庭等重点对象,开展“助老送服务、助学送辅导、助困送爱心、助残送温暖、助就业送岗位”活动,为居民提供优质、全面、贴心的服务。
民主自治实行“联抓”。着眼提升自治水平,推行“五步议事”机制,做到“居民的事居民办、居民说了算”。多种渠道“提议题”,通过社区微信群、QQ群、楼栋留言箱等及时掌握居民诉求。多方恳谈“出主意”,对收集的议题进行分类,由社区联合会组织相关利害关系人、单位代表及居民代表召开民主恳谈会,提出解决的初步建议。议事组织“拟方案”,对于重要问题,由居民议事会根据恳谈会初步建议,拟定解决草案。张榜公示“开言路”,草案形成后,在社区内张榜公开,广泛征求居民意见。居民表决“说了算”,将制定的公约或方案提交居民代表会议,经三分之二以上同意后实施。
社会治安实行“联防”。针对城市人群日益复杂、社会治理难度加大等问题,深入推进“三大行动”,深化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推动政府治理、社会调解、居民自治良性互动。推进接访约访行动,定期安排驻区单位约访群众,当面听取群众诉求和意见,现场受理和办理群众反映的问题,为群众排忧解难。推进治安巡逻行动,聘请辖区“两代表一委员”、老党员、退休干部等组成“红袖章”服务队,宣传政策法规、治理乱设摊点、维护交通秩序等。推进平安创建行动,开展“平安楼院、平安单位、平安企业”等系列创建,营造人人创平安、人人享平安的氛围。
精神文明实行“联创”。以提高文明程度为重点,打造“三个家园”,共建“管理有序、环境优美、治安良好、人际和谐”的新型社区。打造“学习家园”,将每月5日、20日分别确定为党员学习日、居民普法学习日,做到党性教育与民风教育同频共振,全面提升居民的综合素质。打造“康乐家园”,常态化开展群众性文体活动,丰富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打造“和睦家园”,订立居民公约,开设道德讲堂,引导社区居民净化灵魂、滋养品性,构建邻里友好、团结互助、理性包容的新型居民关系,营造积极进取、健康向上的人文环境。
“六大保障”激活“动力源泉”
为抓好城市基层党建,使基层党组织有资源有能力为群众服务,多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商南县着力实施“六大保障”, 推动人财物和责权利对称下沉,激活了城市社区发展的“动力源泉”。
实施队伍保障。坚持专业优先、年龄梯次、优势互补,配强“三类人员”,壮大社区骨干力量。即选优配强书记,采取竞争上岗、“两推一选”等方式,调整党支部书记6名。配足工作人员,为每个社区配备由商南县财政支付工资的社保、低保干部2名,由人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局支付工资的公益性岗位人员2名。建强党员队伍,注重从社区工作者、返乡创业人员、退伍军人等人群中发展党员,引导街区、商圈等新兴领域党员参与社区建设。
实施阵地保障。坚持资源整合、功能配套,建设“开放式”活动阵地,让资源效益最大化。由社区联合会负责将社区内各个单位的党建、教育、医疗等场所、活动设施,统一标号、统筹管理,相互开放、共用共享。东岗社区投资500余万元,建成高标准的社区党建服务中心,面向驻区单位和党员群众开放。
实施待遇保障。针对社区干部工作量大、线长、面宽的实际,按照权责统一、保障有力的思路,建立实行社区干部工资“倍增计划”,稳定干部队伍,激发工作热情。从今年6月起,把过去正职每月2500元、副职每月2000元、委员每月1500元,分别提高到每月3000元、2500元、2000元。
实施资金保障。建立以政府投入为主、驻区单位协助、社会力量辅助的多元化投入机制,拓宽社区工作经费来源。将社区组织工作运转经费、党建经费、服务群众专项经费“三项经费”纳入财政预算,优先研究、优先保障、优先拨付,并建立稳定增长机制。今年,将城市社区党建工作经费由5000元提高到3万元,办公经费由3万元提高到5万元,服务群众专项经费由5万元提高到10万元。
实施出路保障。坚持干好有前途、退岗有保障,打破社区干部成长瓶颈,拓展他们的发展空间。抓好“三个培养”,即把志愿者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志愿者培养成党小组长,把骨干党小组长培养成党支部书记。畅通“两条路径”,即加大从社区书记中定向招录公务员和事业编制人员力度,公开选拔优秀社区书记担任街道领导干部;畅通优秀社区工作者进入党政机关、事业单位的通道,同等条件下优先录用。目前,有6名社区干部招录为公务员或进入事业单位。
实施考核保障。坚持注重实效、传导压力,实行“三定三评一挂钩”,推动城市基层党建各项任务落地落小。即为城市基层党建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及街办社区干部定岗、定责、定量;把城市基层党建纳入年度目标责任考核评分内容,纳入基层党建“月考季评”内容,纳入各级党组织书记抓基层党建述职评议内容,并与“三项机制”运用挂钩,强化考核保障。
历经大胆探索和创新实践,商南县走出了一条颇具特色的“四化五联”城市基层党建新路子。目前,商南县城市社区建设迈上新台阶,服务资源更加丰富、服务效能明显增强,社区居民的福祉不断“刷新”,社区与驻区单位呈现出新的气象。这些,正推动着商南县以更快的速度迈向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园林县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等国字号目标。
谈起城市基层党建,商南县委常委、组织部长彭书旺道出了这样的感受:“我们的做法打破了过去城市党建局限于社区党建的惯性思维,打破了过去条块分割、各自为政的旧格局,党在城市的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有效扩大,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明显增强,党领导城市发展、社会治理的能力显著提升。”(供稿 商南县委宣传部 李治军 江学树 柯鑫 编辑 段晓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