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ChinaNews阅读

一切为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镇安县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纪实

陕西日报2017-10-23 10:00:12

一切为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镇安县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纪实_fororder_b758fb2970362d932cc4601f6ca83d98_img_247_95_421_281

组织召开全县各级各部门食品安全市场整治工作会。

一切为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镇安县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纪实_fororder_a6ac5f36c7414968b379d768bc3e7ba8

镇安县政府分管领导带领相关职能部门深入市场检查食品安全。

一切为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镇安县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纪实_fororder_466f153cc3c1473991bc142fa0c915a2

执法人员指导规范饮食经营单位。

一切为了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镇安县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工作纪实_fororder_b758fb2970362d932cc4601f6ca83d98_img_699_562_203_136

  镇安县承办商洛市Ⅲ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活动。

  从陕西省西安市向南驱车90多公里,就是享有中国“板栗之乡”美誉的商洛市镇安县,这里空气清新、景色宜人、民风淳朴,诸多特色美食让人流连忘返。全县面积3487平方公里,辖15个镇(街道办)、154个村(社区)、30.26万人,目前有食品生产经营企业3320个左右。近年来,该县县委、县政府对食品监管工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以保障群众饮食安全为核心,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最严”要求,以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为抓手,全面改革监管体制、整合技术资源、深化专项整治、前移监督关口、推进社会共治,为群众筑起了一道坚固的饮食安全屏障,走出了一条绿色、健康、可持续的食品产业发展之路。

  改革监管体制 构建食品安全“责任网”

  该县抢抓食品药品监管体制改革契机,迅速组建市场和质量监管局(加挂食品药品监管局牌子),在镇(街道办)设置15个市场和质量监管办公室(加挂食品药品监管所牌子),在村(社区)聘请了154名协管员,新核准食品监管行政编制123名,事业编制42名,县政府成立了食品安全委员会,负责组织协调全县食品监管力量,从而建立了“一套人马监管、一个部门执法、一个窗口对外、一条龙式服务”的高效监管体制。县政府先后6次召开常务会议,研究解决食品监管经费、人员、编制等问题,将食品安全纳入县“十三五”规划,制定了《创建省级食品安全示范县实施方案》《做好食品监管职责承接工作的通知》,与各镇办签订了监管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了县、镇、村三级监管机构的职责权限和目标责任。县食安办建立了“科级干部联镇、中层干部包片、一般干部抓点”的抓落实机制,对食品监管工作实行每周巡查、月末督查、季度研判、年终考核,根据考核结果对履职尽责者进行表彰奖励,对失责渎职者实施问责,构建了“属地负责、分级监管、责任到人、覆盖到底”的网格化监管模式。

  整合技术资源 构建安全风险“监控网”

  该县将食品监管经费纳入县财政预算,增拨200万元食品安全示范县创建专项经费,投入200多万元建成了获国家资质认定的县食品检测实验室,具备了8大类食品、141个参数的检验能力。设立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站,投入180多万元购置农产品安全检测车,每年拨付检验检测经费20万元,确保检验检测工作有效开展。为各镇办、大型农贸市场配备了食品快速检测箱,3次举办监管业务培训班,对全县150多名监管干部进行集中轮训,业务水平迅速提升。同时,县政府对分散在农业部门、市监部门、各镇办的技术资源进行统一调配,制定检测计划、提供经费保障、实现结果互认、推进信息共享,让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威力。2015年以来,开展农产品快速检测212批次、检测样品19537个,检验合格率99.95%,完成农产品定量检测180个,检验合格率99.5%;严格实行上市肉及肉制品强检制度,全县散养畜禽检疫率达80%以上、规模化养殖检疫率达100%,定点屠宰检疫率、上市肉品检疫率均达到100%;开展各类上市食品抽样检测636批次,检验合格率99.5%;配合省级监督抽检60批次、市级监督抽检333批次,对不合格食品追根溯源、下架召回、立案查处,有效防范和化解了食品安全风险。

  深化专项整治 构建打假治劣“协作网”

  该县在市监部门、农业部门、公安部门分设农业综合执法大队、食品药品监察大队、食品药品犯罪侦查大队,建立了食品安全整治联席会议、案件移送、联合执法、行刑衔接长效机制,实施常态化检查、网格化监管、痕迹化执法、精准化打击,深度规范食品生产经营秩序。同时,以春节及中秋等关键节点、学校及周边等关键区域、肉及肉制品等风险品种为重点,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监督检查,对发现问题监督整改、对可疑产品抽样送检、对违法线索快查重处,持续保持严抓严管、严查严打的高压态势。为破解“三小”食品监管难题,采用“疏堵结合、管服并重、宽严相济”的办法,对“三小”食品经营户先规范、后查处,先纠错、后处罚,通过规范一批、整改一批、淘汰一批,“三小”食品脏、乱、差问题得到有效遏制。2015年以来,先后组织开展“百日食品安全风险大排查”“飓风行动”“四打击四规范”等专项整治20余次,年均检查食品生产经营户3900多家次,累计查结食品违法案件91起,侦办食品刑事案件6起,取缔非法经营户21家,行政案件结案率、刑事案件移送率均达100%。

  前移监督关口 构建安全事故“防护网”

  该县对食品安全始终坚持防范思维、底线思维,进一步前移监督关口、下沉监管重心,做到了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连续多年未发生食品安全责任事故。为食品生产经营户建档立卡1974份,配发采购验收记录5000册,发放安全监督联系卡500个,逐户签订食品安全承诺书2000余份。在食品流通环节率先推行“一票通”监管制度,使用统一规格的销售凭证、产品合格证,让食品来源流向可追可查可控;在食品餐饮环节实施“量化分级管理”568家、“量化分级率”90%,实施“明厨亮灶工程”418家、“明厨亮灶率”55%,倒逼餐饮企业规范改造、提档升级;在市场准入环节,核准食品加工小作坊108家、食品流通企业2283家、餐饮服务企业818家(其中小餐饮582家),登记备案小摊贩82家,年检食品生产企业17家,持证生产经营率100%,在严把入口的同时,实施定期巡查、随机抽查、抽样检测、跟踪监管,推进由“管得住”向“管得好”良性转变;在中高考等群体聚餐活动中,对承接单位例行检查、驻店监督,确保了全县40余场大型活动群体饮食安全;着眼示范先行、整体推进,在全县创建6个食品药品监管示范所、5个食品安全示范镇、35个食品安全示范村、74家示范店,建成1个标准化农产品示范区、3个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不断修订完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预案,及时更新食品安全应急指挥机构,成功承办商洛市Ⅲ级重大食品安全事故应急救援演练,建立了预警灵敏、反应迅速、处置有力的食品安全事故应急体系。

  动员社会力量 构建群防共治“监督网”

  该县深入贯彻“政府负总责、部门各负其责、企业是第一责任人”的食品安全责任制,深化宣传引导、开展教育培训、畅通投诉渠道、落实有奖举报,引导全社会力量参与食品安全监督,形成了“政府抓总、部门协同、企业担责、群众参与”的群防共治体系。以宣传贯彻新《食品安全法》《陕西省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及摊贩管理条例》为主线,持续推进食品法律法规进企业、进农村、进校园、进机关、进社区的“五进”活动,2015年以来,开展食品安全知识讲座120多场次,培训食品从业人员3500多人次,发放各类宣传手册3万余份,在县电视台、政府网站发布食品安全预警信息60多期,食品安全知识逐步进入了寻常百姓家。聘请了20名县级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担任食品安全特邀监督员,县人大每年组织《食品安全法》执法检查,监督食品法律法规贯彻执行,对食品安全监管提出意见建议。制定了《食品安全有奖举报奖励办法》,与中国法学会建立“国家食品安全有奖举报调研基地”,设立10万元举报奖励基金,整建12331、12315举报热线平台,受理办结群众举报投诉72件,为群众挽回经济损失近60万元,有效激发了全社会投身食品安全监督的热情。(刘桂芳 童文鹏 谢忠彪 )

—  相关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