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报道(柳洪华):8月23日,西安市委网信办召开西安市亮点工作通气会。西安市统计局通报2019年上半年西安市经济发展情况。
据了解,2019年上半年,西安市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重有劲,实现生产总值(GDP)4142.34亿元,同比增长7.0%,高于全国0.7个百分点,高于陕西省1.6个百分点。从统计角度来看,西安市经济运行呈现出“三稳“、“三进”的特点。
“三稳”即生产增长稳、市场物价稳、收入就业稳。2019年上半年,西安市蔬菜产量145.47万吨,增长1.8%;水果产量14.38万吨,增长5.6%;猪粮比持续攀高,达到7.95:1,养殖效益好转。西安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8.7%,分别高于全国和陕西省2.7%和5.4%,位居15个副省级城市第二位;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0.1%;服务业增加值增长6.1%,对GDP的贡献率达56.1%,拉动GDP增长3.9%。
2019年上半年,西安市CPI同比上涨2.4%,比1月至5月提高0.1%,低于近两年2.7%的最高涨幅;商品零售价格上涨1.7%,比1月至5月提高0.1%;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上涨1.5%,涨幅与1月至5月持平;购进价格下降0.1%,比1月至5月回落0.1%。
2019年上半年,西安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8.2%和9.6%,均比一季度提高0.2个百分点;城乡等级失业率保持在3.2%的较低区间。
“三进”即经济结构在优化、创新活力在增强、环保成效在显现。2019年上半年,西安市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占比53.6%,同比提高0.3%;高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7.5%,高技术制造业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41.8%,增长10.1%;以新技术为引领的相关服务业继续较快增长,西安市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生活性服务业、文化产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分别增长11.8%、13.3%和22.0%;工业新产品更新换代加快,产品保持快速增长,锂离子电池、单晶硅、光电子器件分别增长28.1%、15.6%、32.0%;投资结构持续改善,基础设施投资增长17.1%,水利、环节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教育等短板领域投资均高于全市固定资产投资10%以上。西安市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城乡收入比为2.85:1(以农民收入为1),同比降低0.04%。
转型升级步伐加快,科技研发投入增加。西安市规上工业企业研发费用支出增长34.6%,规上服务业研发费用支出增长30.5%;建成市级以上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255个,其中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1个,国家级备案众创空间52个。西安市新增境内外上市企业和新三板挂牌企业各5家,储备科创板上升后背企业225家,助推西部超导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和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登陆科创板。西安市不断拓宽对外开放路径,新开通4条国际航线和3条国际货运航线,获评“2019国际物流大通道建设突出贡献城市”,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846列,是2018年同期的1.6倍。
西安市扎实推进蓝天、碧水、净土、青山保卫战,2019年上半年收获102天蓝天,同比增加14天;规上工业综合能源消费量由2018年同期的增长5.2%扭转为下降13.7%,其中六大高耗能行业综合能源消费量同比下降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