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乘风破浪2020】西安高新区:“科技+服务”助力营商环境再提升
2020-12-24 14:12:31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编者按:2020年是“大干123 建好首善区”的超越之年,也是西安高新区首善区建设的收官之年。经过近三年的实践,西安高新区的经济规模和综合实力实现连续翻番,发展根基扎实、底盘稳健、动力强劲。2020年12月起,国际在线陕西频道策划推出“西安高新区乘风破浪2020”系列报道,全面展示高新区三次创业特别是2020年以来的发展成果。

  国际在线陕西消息:2020年以来,西安高新区坚持把优化提升营商环境作为提升区域竞争力的有效抓手,聚焦“四最营商环境”,出台一系列硬核政策,全力打造营商环境最优城区。

  “进知解”平台收集解决问题

  西安高新区企业、人口众多,托管12个镇街后,管理面积达1079平方公里,日常工作中需要为区内广大群众、企业解决种种问题。为此,西安高新区在优化服务、简化办事流程,不断下放政务服务事项,加快推动“12+5+N”政务服务体系的同时,更加重视科技对营商环境优化提升的推动作用。

  西安高新区营商环境获企业点赞 供图 西安高新区管委会

  2019年1月起,为快速解决基层、企业和群众难题,一场名为“进万家门、知万家事、解万家忧”的主题活动在高新区迅速发起。随后,全区各级各部门的干部职工积极深入群众和企业,帮助大家解决实际困难,取得了扎实有效的成果。

  如何利用科技手段更好服务群众,并推动“进、知、解”活动常态化、品牌化?为此,西安高新区于2019年8月搭建了“高新进知解”大数据平台,通过干部职工发现、收集、上传问题,大数据汇总分析限时办结问题,“结果反馈于群众、群众评价回平台”这一“闭环”流程,推动部门及时、有效地解决群众急事、难事。

  “‘进知解’平台,改变了过去部门间点对点、下级‘求办’上级的状况,对外解决基层、企业、群众难题,对内提升部门间协作融合能力,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水平和治理能力。”西安市委常委、高新区党工委书记钟洪江说道。

  如今,“进知解”平台已成为高新区4000多名干部职工手机上最常用的应用软件之一,截至目前,已先后收集问题15214个,办结10274个。

  “助企一把”平台真正拉近政企距离

  2020年5月,西安高新区“助企一把”公共服务平台的诞生,实现了企业和政府之间的无缝对接。

  据了解,“助企一把”平台由西安高新区与丝路华数(西安)科技有限公司联合打造。该平台依托于高新区“一核四化”业务系统,设有微信小程序端、web端、后台管理端,不仅是一个集企业数据收集、企业问题上报、承办处理、督查督办为一体的综合性数据处理平台,也是一个促进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第三方机构、企业与政府之间的交流合作的企业服务平台。该平台设有“亲商助企”“供需发布”“中介超市”和“96767 热线”四个模块。

  不同于“进知解”平台的是,“助企一把”这个为企业量身打造的平台,除了西安高新区干部职工可以安装下载,企业也可以安装下载直接向后台反馈问题。

  2020年12月初,西安高新区召开了一场“企业帮扶日”暨“亲商助企”座谈会。会上,高新区对前期企业通过座谈会及“助企一把”平台反馈问题的办结情况进行通报。企业代表表示,他们通过“助企一把”反映的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带给了企业极大的便利。

  据悉,截至目前,西安高新区派驻亲商助企专员共计收集问题276项,已解决270项,办结率达97.8%,剩余问题也均在持续推进之中。

  高科技手段推动政务服务全面升级

  作为一个以科技而著称的开发区,西安高新区将科技手段运用在优化提升营商环境的方方面面,让群众真正享受到科技带来的便利。

  出门办事时忘带身份证,在以前就只能返回去拿身份证。而现在,西安高新区综合服务大厅上线了“人脸识别”系统,忘带身份证只需简单一扫,即可出具身份核验单,无需来回跑路。

  “秒批”“秒办”也是西安高新区充分运用科技成果,推出的便民服务举措。其中,由高新区与西安交叉信息核心技术研究院合作推出的“出版物零售业务许可”智能审批系统,依托人工智能信息处理等技术,通过线上受理、人机交互、智能审批,即时出具审批结果,实现掌上“秒批”。

  而高新区打造的工建审批管理系统2.0版本则进一步打通了投资在线监管平台、中介超市平台、施工图数字化审查系统等15个并联系统,并支持电子证照生成打印、短信提醒等功能。

  2020年7月27日,西安高新区首批3个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电子证照通过工建审批管理系统2.0版成功核发。这些电子证照和纸质证照不但具备同等法律效应,相较于传统纸质证照而言,还具备扫码查询证载信息、支持防伪查询功能、统一建档于电子证照档案库、实现数据全流程共享。

  “优化营商环境永无止境。”下一步,西安高新区将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以高新技术赋能政务服务,不断拓宽场景应用,推进跨部门协同共享,推出更多“科技+服务”,打造智慧政务新模式,为群众带来更多的方便。(文 杨皓)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