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黄河岸边 “好人”的群像 ——写在电影《黄河入海流》首映之际
2019-12-02 14:15:39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12月2日,以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为时代背景,以传承黄河文明、弘扬黄河文化、感恩黄河哺育为载体的电影《黄河入海流》,在西安曲江大悦城3楼的博纳影视城首映。我作为影片总制片人,分享该片从创作到面世的心路历程。

  (加急)这是黄河岸边 “好人”的群像 ——写在电影《黄河入海流》首映之际

  知名媒体人、影片总制片人史佳   图片由本人提供

  (加急)这是黄河岸边 “好人”的群像 ——写在电影《黄河入海流》首映之际

  电影首映海报 设计 陈书明

  电影《黄河入海流》是以“传承黄河文明、传播黄河文化、感恩黄河哺育”为责任,以新中国成立70年巨大变迁为背景,以黄河岸边尤其是渭南大荔县段枣乡群众致富后支持教育事业的故事为主线,将黄河岸边的风土人情、特色产业、美丽乡村和文化旅游完美展示,是一部讲述黄河岸边一群“好人”的故事。

  (加急)这是黄河岸边 “好人”的群像 ——写在电影《黄河入海流》首映之际

  电影剧照 摄影 杨云

(加急)这是黄河岸边 “好人”的群像 ——写在电影《黄河入海流》首映之际

  电影剧照 摄影 杨云

(加急)这是黄河岸边 “好人”的群像 ——写在电影《黄河入海流》首映之际

  电影剧照 摄影 杨云

(加急)这是黄河岸边 “好人”的群像 ——写在电影《黄河入海流》首映之际

  电影剧照 摄影 杨云

  电影《黄河入海流》的故事发生在黄河岸边一个有百年历史的古渡小学里。即将退休的卜校长焦虑不安,他将自己毕生心血都奉献给了这个乡村学校,但让他郁郁寡欢的是教师队伍不断缩减,而且后继乏人,很多农村的孩子也随父母打工进城上学去了,眼看这个培养过很多重量级名人的小学即将陷入被撤并的命运。卜校长的心思全在这所学校,为了省钱,在一次粉刷学校墙面的时候一不小心从梯子上摔了下来,摔断了腿而不去医院治疗,身患残疾的大儿子兴儿在救助落水的学生时意外身亡……

  在最困难的时候,村支书、村长、冬枣大户和很多“好人”的齐心协力,加之乡村通过种植冬枣等产业获得巨大成功,乡村不再是往日的沉寂,一些年轻人看到了农村发展的希望,又纷纷返乡,卜校长在师范学校学习的儿子和未来的儿媳也经过极其艰难的心理斗争,放弃了留在城里工作的机会回到古渡小学,接手了父亲的事业,在新学校建成典礼的那天,卜校长脸上终于露出了难得一见的笑容。

  整个故事很紧凑,也很感人,朴素中流露的是一种真情,有很强的代入感,老戏骨杨新鸣塑造的卜校长形象入木三分,尤其是围绕卜校长“救校”的举动涉及到的人物都“栩栩如生”,他们心地善良,敢作敢当,身上铭刻着“黄河人”的痕迹,这大概就是我们在具象世界里能看到、感受到的黄河精神。

  影片取名《黄河入海流》选自盛唐诗人王之涣的五言绝句——《登鹳雀楼》,巧合的是,鹳雀楼在如今山西省永济,与如今的大荔隔河相望,诗句被后世千古传唱,成为黄河文化的代表。作为《黄河入海流》的总制片人,在影片的首映之际我心里充满“感激”,一些电影拍摄的画面总在脑海里浮现,有的是关于演职人员敬业的场景,有的是对乡村发展变迁的观察,也有如何将电影艺术和媒介张力有机结合释放一个地方的巨大影响力的思考。

  一年前的十二月,《黄河入海流》在渭南大荔黄河岸边开机,那些天黄河岸边冷风刺骨,广阔的河面上密密匝匝的漂浮着一尺多厚的浮冰犹如千军万马向东流去,“老校长”站在黄河岸边双目凝重的看着远方,黄河最苍凉浑厚的一面和“老校长”孤独无助的身影构成了一副饱满的画面,黄河水奔腾不息,黄河岸边的生活也是厚重的,我始终有个错觉,电影里杨新鸣老师刻画的老校长的生活和“初心”也是真的,黄河岸边的生活绝不是轻飘飘的,世世代代传承的东西是大气、坚毅和苍凉的,俗话说“不到黄河心不死”,为什么是黄河呢?这句话的后面表露的深层次含义我们或许从影片中老校长的身上,从剧中的多数人身上能找到答案。我感激这些敬业的艺术家朋友和老师,无论是大荔籍导演王明军还是老戏骨杨新鸣、胡小莉、王双宝老师,他们专业而敬业,将生活和艺术有机融合,演绎出如此生动而耐看的艺术形象。

  还有一次我去探片的时候,黄河岸边也是异常的冷,风吹着芦苇荡摇摇晃晃,黄河岸边是一片一片像用细线连接在一起的残雪,一望无际的黄河水像往日一样的奔腾不息,这天早上拍的是老校长的儿子正学有了从同洲师范毕业回到农村学校接班的想法后给女朋友秀云做思想工作的戏,这个剧情有较大冲突,导演王明军、白楠,摄影师陈洪精益求精,一个上午都在反复拍这个场景,画面很美,取景器中是一望无际的水面,几只水鸟打破了画面的宁静,女朋友秀云不同意正学的选择,愤怒的蹦出一句“你让我抱着电脑去种地吗?”然后踏雪而去,无奈的正学难掩悲伤坐在黄河边,一遍一遍的往水里丢石头。“黄河人”的故事很厚重,抑或人生的选择和爱情也是如此的沉重,充满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但结局是好的,再美好的爱情也是要靠事业和价值观去支撑,秀云“回心转意”,与正学一起回到了古渡小学,乡村的小学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加急)这是黄河岸边 “好人”的群像 ——写在电影《黄河入海流》首映之际

  开机仪式 摄影 张静攀

(加急)这是黄河岸边 “好人”的群像 ——写在电影《黄河入海流》首映之际

  影片总制片人史佳(左)与导演王明军(右)进行交流 摄影 张静攀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她孕育了华夏民族以及灿烂的文化,我们的先祖们世世代代沿河而居,一代代人依赖黄河生存和发展,凝结成一本厚重的民族史,从二十万年左右的“大荔人”到新时代的大荔人,在时空的变迁中亘古不变的是对黄河的敬畏,黄河对我们恩重如山,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前不久考察黄河流域时强调,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保护黄河是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千秋大计,深刻阐述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共生关系。电影《黄河入海流》自始至终都秉承对黄河的感恩之心,通过用普通的黄河岸边小人物的故事来讲述“黄河的故事”,他们的喜怒哀乐和爱恨情仇都是生活的一部分,但在困难面前他们难得的“心齐”和坚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种集体的自觉是“黄河特产”。黄河岸边人特有的豪迈、自觉和责任担当的特质,在今天的大荔人身上表现的最为明显。

  支撑一部优秀的影片是多方的力量,这部影片得到了各级领导、朋友的关心、关注和支持,尤其是大荔县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的鼎力支持,大荔县委宣传部等部门一年多来对摄制组的支持是无微不至的,影片拍摄期间,大荔县委书记刘莉还带领四大班子成员看望剧组,给予很多关照。渭南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王玉娥对影片的拍摄宣传多次听取汇报,给予指导和关心。还有电影出品人杨李鸿、胡蝶、雷芳萍,在幕后做了很多工作,有力的促进了影片的首映。在影片的首映之际,我代表电影《黄河入海流》的制片方对大家的付出表示真诚的感谢,希望我们共同努力,为传承黄河文明、弘扬黄河文化尽一点微薄之力,不断扩大黄河文化对外的影响力。(文  史佳 )

 相关链接:史佳简介

  史佳,电影《黄河入海流》总制片人,陕西省优秀新闻工作者,民革陕西省委委员,曾任西安晚报编委,现为国广国际在线陕西分公司总经理,陕西师范大学研究生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校外导师。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