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消息:在疫情防控中,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不分昼夜地疾驰在医院与隔离病区之间,他们在移动的“危险”中,与病魔抗争,同时间赛跑,他们是救护车驾驶员,被人们称为战“疫”一线的“生命摆渡人”。李兴军便是其中之一。
52岁的李兴军,是安康市紫阳县人民医院一名救护车驾驶员。自疫情暴发后,他就和另一名同事一起承担着全县疑似、确诊患者的转运工作。他们24小时待命,随时等候派遣,最忙的时候每天要出车10趟左右,里程数达500多公里。
“我每天都会打电话给家人报平安,她们也很支持我的工作,还嘱咐我要做好防护。”李兴军说。
考虑到妻子身体不太好,李兴军在承担了几天转运工作后,选择搬进了医院安排的宿舍中,就这样夫妻俩再也没有见过面,即使同在医院工作的女儿,也很少见到父亲。
患者多的时候,李兴军他们往往都是刚转运完患者返回医院,脱下防护服,又要立即穿上新的防护服,继续转运患者,一天吃一顿饭是常事,累了,就靠在驾驶座上打个盹。
“尽最快速度把患者送到隔离病区进行医学隔离,与时间赛跑,就是我们急救车驾驶员的职责。”李兴军说。
李兴军他们一般连续穿着防护服几个小时,期间不能吃、不能喝、不能上厕所。由于经常长时间佩戴口罩、护目镜,李兴军的脸上也留下了一道道红印子。但他却总说:“比起一线医护人员,我们这点辛苦又算得了什么呢?”
2月7日凌晨3点,刚躺下不久的李兴军再次接到医院打来的电话,一名患者需要立即送往县隔离病区。挂断电话后,李兴军立即翻身起床匆匆踏出宿舍。到医院后,李兴军迅速准备,戴口罩、帽子、手套,穿防护服、鞋套,这些防护用品的穿戴流程已经演练多次,他早已烂熟于心。准备结束后,他就坐在车里耐心地等待患者。
时间一分分过去,他的呼吸逐渐变得困难,汗水再次浸透了全身。接上患者,李兴军一路疾驰奔向隔离病区。
穿着防护服开车,除了行动没那么方便,时间长了,护目镜还会起雾。一开始,李兴军还会下意识地扭下脖子,试图甩掉雾气,后面就不这样了,因为根本没用。
从医院到隔离病区来回需要两个小时,完成转运任务后,李兴军已经非常疲惫,但他仍坚持给救护车消毒、按程序脱掉防护服,不遗漏任何一个环节。忙完这一切,天边已渐渐泛白。
“毕竟要和患者直接接触,心里肯定有一定压力的,但患者的压力比我们更大,我们能做的就是把他们安全地送到目的地,保证他们能够得到及时救治。”李兴军说。(文 唐波 余飞 编辑 冯妍)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