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聚焦新型智慧城市建设,通过人工智能、云计算等科技手段,加速大数据在交通、城管、医疗、应急等领域的智能化运用,着力推动政府数字化转型、政务服务改革和社会治理创新,城市服务品质不断提升。
着眼数字化转型
强化顶层设计
3月12日13时,在西安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大厅住建业务办理窗口,记者看到柜台上放着一摞建筑业资质证书。“现在,我们已经实现百分之百网上办证。网上办证覆盖了从立项、土地、规划、施工到竣工验收的全流程。证书办理好后,企业可以选择自取或者邮寄,让企业少跑路甚至不跑路。”西安市住建局行政审批处四级调研员刘斌说。
在西安市政府政务服务中心大厅,还摆放着自助服务终端。工作人员介绍,现在群众注册企业,可以在自助服务终端上实现全程办理和打印营业执照,也可以足不出户,在网上提交资料进行办理,办理好后,可以到就近的自助服务终端或者相关银行打印营业执照。
围绕服务民生,加快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西安市研究制定了全市“最多跑一次”改革项目建设方案,搭建完成“133N”体系政府数字化转型架构,即1个政务云平台、3大支撑体系、3大保障体系和N个应用系统,完成数据中台、业务中台建设,部署公众门户应用、事项管理应用、审批应用等模块。“i西安”政务服务APP上线使用,利用大数据技术,结合全市数据共享成果,实现了全市百余项政务服务一键办理。
聚焦智慧西安
加快智慧城市建设
3月12日上午,在西安市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工作人员盯着大屏幕,查看各项实时环保指标。“临潼区,工地施工造成扬尘。”有网格员报告,并附上工地现场图片。随后不久,网格员又报告:“施工单位已采取措施。”附上的现场图片显示,工地现场已做了防护,开启雾炮机进行湿法作业。
西安市智慧环保综合指挥中心主任陈骊轩介绍,西安市斥资3.31亿元打造了国内单体规模最大的智慧环保项目,解决了空气指标异常自动报警、水环境污染精准溯源、污染案件全方位闭环管理等问题。“我们看到哪里报警了,就会安排网格员去现场查看,找出原因,予以解决。”
西安市转变思路、主动作为,开拓性运用新思想、新技术,不断推进“数字化城管”、教育管理大数据、医保信息化等平台建设和升级改造,为城市智慧化发展夯实了信息化基础。
为给智慧城市建设提供制度保障,西安市制定了《加快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任务分解表》,草拟了《西安市新型智慧城市重大项目监督听证制度》《西安市智慧社区建设评价指标》,确保智慧城市建设稳步推进。
出台标准规范 加快智慧社区建设
在西安市红专南路社区长庆坊小区,居民可通过“刷脸”、刷卡和二维码三种方式进入小区院子和住宅楼。“不是本小区的居民,只要进入院子,门卫值班室内的警报装置立刻就会亮起。本小区居民出入时,大门会自动开关。尤其是遇到下雨天撑伞,或双手拎东西回家时,从小区大门到单元门,所有的门都自动开合,人们不用掏钥匙也不用操作手机。”西安智慧社区信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李军告诉记者。
3月12日,记者在长庆坊小区看到,不仅是门禁设施,消防、燃气、烟感设备、监控探头等也全部接入智慧社区综合管理服务平台系统,各种传感器通过物联网进行实时自检。
西安市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和5G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探索社区发展新模式。
近日,西安市大数据资源管理局、市民政局联合制定的《西安市智慧社区建设评定标准(2020)》发布,形成了覆盖基础设施、综合信息服务平台、社区治理、小区管理服务、便民服务和创新应用等6个领域、73个具体评价指标的智慧社区综合评定标准体系,标志着西安的智慧社区建设进入“标准化时代”。
强化平台建设 着力打造温情热线
“您好,请问有什么问题需要反映……机动车乱停放影响了出行?好的,请您把详细地址告诉我,我们会尽快反映给相关部门处理……”3月12日13时,西安移动12345市民服务热线运营中心,话务员张样样一边接听电话,一边在电脑上认真地记录。
“我们通过语音、网站、短信、微信、微博等多种途径接受市民反映问题,然后按责转办,要求有关部门限时办结,我们还要进行回访和分析研判。”西安市大数据资源管理局12345市民热线管理办公室主任郭锐告诉记者。
12345热线充分发挥了民生“晴雨表”的重要作用,有效帮助群众解决了大量用水用电、供暖保障、交通出行、求学就医、证照办理、噪声扰民等实际困难。
西安市以12345市民热线为依托,整合全市19条非紧急政府服务热线,实行7×24小时运行机制,全天候提供热线服务,及时回应群众诉求。同时,梳理整合群众集中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依托后台大数据平台进行分析、建模、可视化展示,根据大数据分析结果,准确掌握市民群众服务需求、研判重点民生领域问题、预测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及时形成高质量专题报告,为市委、市政府科学决策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撑。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