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入校师生间隔1.5米, 接受体温检测” 。“值班教师检查学生返校承诺书以及14天健康状况日监测表,确认学生身体是否健康”。3月26日,长安区第二中学校区,一场开学疫情防控大演练在学校大门口、教学楼、餐厅、公寓楼等场所开始真演实练。
上午10时,60多名学校教职工步入预演位置,随着校演练领导小组组长、长安二中校长高小荣一声令下,防控演练正式开始。由教职工直接参与扮演的学生、老师、防控人员等不同角色进入演习状态。学生通过学校西大门设置的4个通道,经移动测温仪、红外线测温安检门等筛查测温后依次进入学校。值班教师检查学生《长安二中学生返校承诺书》《长安二中学生健康状况日监测表》。防控人员站在通道一侧实名记录每位学生的体温。各班班主任值守教室门口,手持电子测温枪再核准再检查进班每名学生体温,确认正常方可进入班级。
“红外线测温安检门处,发现一名学生体温异常,显示温度38.5度。”
“立即启动应急处置程序。将孩子带入隔离观察区,联系家长。校医、心理咨询教师进行心理疏导……”
演练中,突发不断咳嗽的学生甲通过检测通道时被检查出体温超过37.3度 。现场立即报告并按“一校一案”应急处置方案要求和程序规范处置。
值班人员首先登记体温异常学生姓名、班级相关信息,指导学生佩戴好口罩转移至隔离观察区,检测人员第一时间终止该通道测温工作,立即将排队学生疏导至其他测温通道。
校医在隔离观察区,详细询问学生及其家长14日内有无疫情重点地区旅居史、途经史、或有确诊、疑似病例接触史。再确认无上述情形后,指导家长接孩子回家并及时就医,校医详细登记情况,建立台账并报告学校。
长安二中开学返校疫情防控演练采取全流程现场演练和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方式,设置师生入校流程、晨午检及上课期间学生突发疾病处置、上课期间教师突发疾病处置、师生错时用餐、公寓楼学生突发疾病处置、疫情确诊后处置6个流程和场景。
演练从校门口检测体温开始,围绕师生入校、教育教学、食堂用餐、公寓住宿、突发疾病等在校一日流程,通过模拟各环节,实战锻炼应急处置能力,进一步在实践中检验学校“一校一案”疫情防控开学返校工作预案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提高学校、师生疫情防范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开学后疫情防控工作的指导,筑牢校园防疫防线,确保返校师生安全复课。
与此同时,演练还将师生一日在校学、教、吃、行、住等细节全面纳入其中,涵盖了课前、课中、课后、餐前、餐中、餐后等各个环节,包括间隔列队入校、体温检测、体温复测、校门口突发情况处置、教室突发情况处置、宿舍管理、食堂错时就餐、通风消毒管理等方面。例如在演练环节中,重点设置了学校里有学生发烧处置环节,如学生发热,班主任立即报告年级主任,年级主任护送学生到应急处置室由校医对生病学生进行初诊,详细询问旅居史、接触史等情况。在经校医确诊发热后,立即安排到隔离室留观。校医向学校防疫指挥部电话汇报情况,指挥部在确认以后立即启动学校防控新冠肺炎应急预案,联系医院到校接诊。并告知学生家长及班主任,班主任或该堂任课教师立即带领该班其他学生转移到备用教室上课,消毒人员对原教室、应急处置点及隔离室等相关区域进行彻底消毒。
长安二中对开学涉及师生的各个环节都充分预测,完善细节,查漏补缺,全面做好常规工作及应急准备,确保开学后疫情防控各项工作及时到位。
“我们演练从学校教学实际出发,校门口到教室、到食堂、再宿舍,包括学生校内所有常去的点位,就是要全面检验学校复课防控方案的科学性、全面性和可行性。通过演练,学校相应责任部门进一步明确了目标任务,提高了突发应变能力,熟知了应急处置具体过程。促进了学校疫情防控和救治工作的科学化、标准化、程序化。”副校长吴俊介绍到。
演练中,参演人员按照职责分工,迅速到位,准确高效;各部门分工明确,密切配合,行动快捷,全程紧张有序,环环相扣,学校应对疫情防控的组织协调和处置能力的经验得到检验积累,达到预期效果。
演练是热身,更是实战。连日来,长安二中为切实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安全有序复学复课,紧锣密鼓地做着各项准备。结合学校自身特点,严格落实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要求,开展全员培训,提高学校防控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强化学校防控物资储备,购置了44个电子测温枪,过氧乙酸1000余斤,酒精500斤,小喷壶75,喷雾器3个。制定《长安区第二中学疫情防控开学方案》规范开学入校园流程,明确疫情预防控制和应急处置责任和任务,织密开学后学校疫情防控网,做到体温检测点把严,全程跟踪面到位,上课就餐时有序,应急处理时科学,全力保障师生的健康安全。
据了解,按照省市区教育主管部门2020年春季开学工作安排,长安区首批开学涉及40所学校、339个班、10779名学生、2403名教师。各校均按照要求落实责任和举措,细化“一校一策”“一校一案”开学工作方案,并在疫情防控开学演练中不断完善,提升应急处置能力,全力保障开学工作安全、平稳、有序。(刘毅文 陶莉 记者 张利平 )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