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航天“向阳而生” 西安航天基地率先出台国内首个专项政策
2020-04-29 17:20:21来源:陕西日报编辑:王菲责编:石丽敏

  随着5G、物联网、人工智能、卫星互联网等“新基建”建设进度不断提速,如何加快产业升级和创新提升,推动产业链、创新链“双向融合”,从而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热议话题。

  作为我国唯一以航天为特色产业的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以下简称航天基地)自2006年成立以来,始终坚持“创新驱动”的发展理念,积极发挥科研院所、人才、政策等资源优势,持续优化科技创新环境,构建开放的创新体系,在航天装备制造、卫星及应用、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产业方面积累了雄厚的科创力量,为商业航天的腾飞奠定了良好基础。

  近日,为抢抓“商业航天”这个前沿科技产业的发展机遇,航天基地在充分考虑商业航天火箭研制与发射,卫星制造、测控、数据应用等不同产业链节点、不同发展阶段的企业诉求的基础上,以促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引领航天领域融合发展为导向,率先出台国内首个系统性支持商业航天发展的专项政策《西安国家民用航天产业基地支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的扶持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办法》从加快产业聚集、鼓励企业市场化运作、鼓励加大创新投入、鼓励科技资源共享、支持本地产品采购配套、提升总装集成能力、建立风险补偿机制、提升应用示范能力、拓展国际交流合作9个方面加大支持力度,引导培育技术创新、产品成熟的商业航天企业,支持落地一批应用示范效果明显的场景应用,进一步推动商业航天向更高更深层次发展。

  加快产业聚集。目前,航天基地已累计聚集星际荣耀、银河航天等30余家商业航天企业,涵盖火箭研制和商业卫星系统、卫星测运控管理、卫星商业化应用等全产业链环节。为进一步加快产业聚集,航天基地将在商业航天重点领域引进培育一批掌握核心关键技术、具有引领带动作用的企业,加速形成商业航天企业聚集、融合发展。《办法》中明确,对成立时间不超过三年的企业,经评审后航天基地将给予最高100万元的启动资金支持。

  鼓励企业市场化运作。发展商业航天,非常需要形成按照市场化模式运作的产业链条。4月24日成立的西安航天基地丝路管理运营有限公司,是航天基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推动商业航天发展的全新探索。同时,为鼓励企业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化运作机制,激发企业创新活力、发展动力,航天基地对以入区企业为主体实施的商业航天项目,在国内外产生较大影响力且具有示范引领效应的,给予企业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鼓励加大创新投入,科技资源共享。商业航天是技术创新性极强的新兴产业,因与5G、物联网、人工智能、现代服务等产业深度融合,“加大研发、信息互通、资源共享、能力协同、开放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理念获得广泛肯定。航天基地鼓励企业加大创新投入,给予最高100万元的补贴;在科技资源共享方面,航天基地支持区内企事业单位向商业航天企业开放试验、检测等资源,每家资源提供方每年最高可获100万元补贴。

  支持本地产品采购配套。在辖区内形成成熟、完善的配套体系和能力,对发展商业航天来说至关重要,为此,《办法》中明确鼓励企业采购、配套使用航天基地内非关联商业航天企业产品或服务,每家采购方每年最高可获得500万元资金支持。

  提升总装集成能力。航天基地致力于提高商业航天产业的总体能力,鼓励总装集成型企业落地基地,对在航天基地内进行“整箭”“整星”等总体产品的销售交付,或提供卫星测控、卫星数据应用等整体服务的商业航天企业,将给予最高500万元的奖励。

  提升应用示范能力,建立风险补偿机制。航天基地鼓励企业不断拓展商业航天应用范围,每年评选一批应用示范项目,给予每个项目最高100万元的奖励。此外,航天基地对商业航天企业自主研制的火箭、卫星等产品需购买保险的,给予最高500万元的补贴。

  拓展国际交流合作。航天基地积极响应“一带一路”倡议,4月24日,航天基地管委会携手108家商业航天企业及机构共同发起成立“国际商业航天产业联盟”,旨在链接国内外优秀行业资源,深化和加强商业航天发展。同时,航天基地鼓励商业航天企业落实国家战略,积极开展商业航天国际合作,明确企业赴境外参展或参加在国内举办的国际性展览,每家企业每年最高可获30万元成本补贴。

  商业航天“向阳而生”、朝气蓬勃,成为科学技术和引领产业发展的战略要地。航天基地抢抓机遇、趁势而为,目前已聚集银河航天、星际荣耀、翎客、西安运控、寰宇卫星等30余家技术领先、极具创新能力的商业航天企业,围绕产业链上下游千帆竞发。在此基础上,该《办法》的出台表明了航天基地大力发展商业航天产业的坚定决心和强大信心,同时将助力西安航天基地在国内率先形成国家航天与商业航天相呼应的航天产业发展新格局,吸引全球科技创新成果在此落地、开花、结果,推动西安航天基地瞄准世界一流航天新城,开启2.0版建设进程。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