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奥体中心全景(资料图片) 首席记者 王健 摄
抢抓承办十四运和建设“全国体育消费试点城市”重大历史机遇,我市将加快体育基础设施建设,增加体育经济收入,提高体育服务管理水平,让西安的体育产业发展面貌焕然一新。
12月7日,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同意《西安市建设世界赛事名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实施意见》提出,到2025年,世界赛事名城体系基本形成,实现全市50%的区县、开发区拥有社区全民健身中心示范项目,体育产业总营业收入超过500亿元。
精心组织好全运会
和残运会项目比赛
——2021年,以筹办第十四届全运会为主要任务,精心组织好西安市承担的全运会和残运会项目比赛;全力唱响“全民全运、同心同行”“相约西安、筑梦全运”主题,精心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全民健身系列活动;配合组委会做好开闭幕式、火炬传递等重大活动,确保十四运会“精彩、圆满、顺利”;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2023年,持续放大全运会综合效应,逐步建立和完善以赛事聚集产业为要素的体育产业发展新格局。以举办亚洲杯足球赛为重大契机,不断提高足球、篮球、排球“三大球”发展水平,积极承办国际A类体育赛事,每年举办各类高水平体育赛事40场次以上。把“办赛”与“营城”充分融合。实施开放办赛、多元办赛,调动更多的社会资源和社会力量广泛参与。
——2025年,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赛事活动深入开展,市民身体健康水平和参与体育运动的意识大幅提升,体育消费持续旺盛。世界赛事名城体系基本形成,各项指标均达到或接近国际标准。全市体育产业法人单位数量超过4000家,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或示范单位、项目达到3个以上,体育产业总营业收入超过500亿元。
明年建成“西安智慧体育
大管家”平台并推广使用
为加快建设世界赛事名城,促进体育产业转型升级,《实施方案》从推动竞赛表演业健康发展、夯实体育产业发展基础、促进体育消费提档升级、强化政策措施支持、优化产业发展环境等五个方面制定了重点任务。
2021年举办各类体育赛事活动80场次以上,群众参与体育的热情持续高涨。到2023年,一区县一特色体育品牌基本形成,地区性体育活动赛事品牌效应初步显现,每年举办国际国内体育赛事活动40场次以上。到2025年,各区县、开发区赛事品牌效应全面呈现,培育自主体育品牌赛事2-3个;引进1-2个知名体育组织或企业落户西安,各类体育产业资金扶持政策配套完善。
从2021年起,每年规划建设或提升改造1-2个智慧化健身园区,实施1-2个社区全民健身中心项目建设,不断丰富区域体育服务配套功能,打造体育生活化示范片区。2021年底建成丝路国际体育文化交流培训基地(西安市体育训练中心);组建完成西安体育产业集团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体育产业协会。到2023年底,启动西安市水上项目运动训练中心项目规划工作;将白鹿原、翠华山等山地户外运动旅游景区培育成国家体育旅游精品目的地。到2025年,实现全市50%的区县、开发区拥有社区全民健身中心示范项目,配合“三河一山”生态绿廊建设,新建全民健身绿道达到200公里;各区县、开发区全面建成“四个一”,即一个公共体育场、一个全民健身活动中心、一片室外运动场地、一个国民体质监测和科学健身指导站;将港务、浐灞打造为“体育+旅游+会展”增长极,成为我市体育产业功能的承载区;将沣东新城打造成为以足球产业为特色的产业聚集区;培育国家体育产业基地或示范单位、项目3个以上,运动休闲类的特色小镇1-2个。
结合我市目前建设“国家体育消费试点城市”目标任务,重点突出支持体育互联网业态发展以及推进“体育+”产业融合发展两个方面要求,通过体育产业创新发展模式,带动我市体育消费水平。到2021年,建成“西安智慧体育大管家”平台,并全面推广使用;基本形成国内领先、符合西安特色的“体教融合”发展模式。到2023年,持续放大“体育+旅游”融合发展效应,推出夜跑路线、体育旅游线路20条以上。到2025年,“体育+科技”在体育产业领域运用更加广泛;全面形成“体育+”融合发展新格局;体育产业统计体系和数据检测更加科学完善。
将重点构建政府、企业、社会组织、高校等多方共同参与的体育产业人才培养体系,加强人才培养、交流与合作,多渠道培养体育产业专业人才。完善、落实产业投融资、税费优惠、信贷政策,吸引各类投资基金支持体育产业发展。
建立西安市“建设世界赛事名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工作运行机制,鼓励区县、西咸新区、开发区结合自身情况,研究制定适合本区域需求的体育产业发展政策措施。落实“放管服”措施,建立多部门联合“一站式”服务机制,优化办理流程,提高服务效率。建立健全体育产业法律法规体系,努力营造公开、公正、透明的体育产业营商环境。( 记者 文艳)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