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县工业项目 供图 富县融媒体中心
国际在线陕西消息:“各级党员干部要充分认识此项活动的重要意义,将思想统一到县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谋划项目谋划发展,将开展活动的成效转化为推动工作的实效。”近日,在延安市富县召开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我该怎么办”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动员会上,延安市富县人民政府县长李彦侠的话掷地有声。随着近日“富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我该怎么办”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动员会的召开,在接下来两个月时间里,富县8000余名领导干部以上率下全面参与,通过学习讨论、查找问题、调查研究、成果转化大讨论大调研,凝聚思想共识、激发创业活力、推动富县高质量发展。
“结合工作实际我将重点围绕交道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线,将生态环境、基层治理、干部作风等方面作为本次调研的重点课题,力争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明确目标和措施,推动我辖区的高质量发展。”富县交道便民服务中心党委书记喻昌久兴奋地说。
“结合工作实际,我将抓好贯彻落实,一是开展学习讨论,使高质量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在茶坊街道迅速掀起‘推动高质量发展,茶坊怎么干’活动热潮;二是深入查摆问题,从严从实抓好整改,助力茶坊街道追赶超越;三是扎实调查研究,开展调研成果大讨论,破解茶坊发展难题;四是营造浓厚氛围,引导干部积极参与活动,激励干部开拓创新、担当作为、追赶超越。”茶坊街道办主任梁永辉说。
11月25日,“富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我该怎么办”大讨论大调研活动动员会召开后,富县农业农村局、茶坊镇、羊泉镇、直罗镇等连夜安排部署“富县高质量发展,乡镇怎么干”专项工作。各级党员干部都感到从上而下层层传递下来的压力,切身感受到县委、县政府为闯出一条高质量发展新路子的决心和魄力。
富县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决心和魄力,从近年来该县狠抓重大项目建设的发展中就可见一斑。
近日,富县气温低至零下15摄氏度,但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却是热火朝天的景象。延长石油延安能源化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琪说:“在我们项目设计的过程中,它的市场价格在25000元左右。经我们生产出来以后,拉低了世界的价格,目前1万块钱不到我们就能买到。”
陈琪表示,2019年建成投产的年产2.5万吨乙丙橡胶装置,填补了陕西省乙丙橡胶生产的空白,有效降低该产品在国内的价格。
作为陕西省实施“三个转化”重大能源化工项目,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项目投资216亿元,共采用12项国际国内先进技术,3种产品填补全省空白,创造了碳氢互补、综合利用、高效转化和绿色循环低碳发展的新模式。2019年该项目生产各类化工产品88.8万吨,实现销售收入40亿元,缴纳各种税费9309万元,工业转型和高质量发展取得阶段性成果。
而延能化项目仅是富县工业转型升级,发展高端能化产业的一个缩影。近年来,富县坚持把工业经济作为带动全县经济跨越发展的突破口,按照“稳油、增煤、扩气、兴电、促转化”的总体思路,实现煤炭向电力、煤电向载能工业品、煤油气向化工产品“三个转化”,用新发展理念推进县域工业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近年来,富县县委、县政府坚持绿色低碳、循环经济发展模式,把园区承载作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力引擎,聚焦“能源化工、精细化工、电力生产、物流储运”的目标定位,启动洛河川工业走廊规划编制工作,初步形成了特色鲜明、布局合理、区域协作配套的发展格局。
在此基础上,该县把招大引强作为推动县域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制胜法宝,主动对接延长石油集团等重点国企,先后引进建设延安煤油气资源综合利用、大唐延安电厂、延长石油富县电厂、党家河煤矿、芦村煤矿等一批能源化工项目,7家世界500强企业项目落户富县,富县工业园区成为省级示范县域工业集中区、陕西省重点培育壮大的精细化工园区。
针对县域内粗放式资源开发,富县狠抓堵点难点,铁腕治理,集约化发展县域原材料工业,先后将县域内产能3万吨以下10处矿井全部关闭并整合,煤炭总产能由26万吨提升270万吨;关闭效益低下和生态林区内油井770口,同时通过旧井挖潜改造和精细化管理提高原油采收率,在油井数量减少的情况下确保原油年产量稳定在20万吨以上;加大天然气勘探开发力度,到2020年底天然气年产能可达到4亿立方米。
数字背后,是富县淘汰落后产能、优化产业布局、调整产业结构、推进能源产业绿色发展的一系列改革。
在陕西全省综合考核中,富县排名由2016年的52位上升到2019年的34位,获2019年度陕西省县域经济发展争先进位奖。“十三五”以来,富县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规上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6%,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298.3亿元,是“十二五”的1.5倍;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8.1%和9.4%。
富县县委书记李志锋说:“我们的目标是到‘十四五’末,形成年产原油50万吨、天然气20亿方,建成300万吨能源化工、1000万吨煤炭产能、1000万千瓦电力和1000万吨的物流储运基地,努力把富县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强县、富县。”(文 辛文静)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