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质量发展助力最具幸福感城市实至名归
2020-12-22 09:09:2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国际在线陕西报道:2020年是极不平凡的一年。

  战“疫”情、保民生、抓发展,强力推进文旅市场复苏,中秋国庆期间西安位列全国十大热门旅游目的地第二;出台系列稳就业政策,截至10月底西安市全市城镇新增就业12.6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帮扶11.86万名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全力推进复工复产,经济运行稳中向好、稳中加快,前三季度,全市生产总值完成7075.31亿元,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9%,两项指标增幅均位列副省级城市第1位;1月至10月,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增速比全国高5.3个百分点……

  这一年,西安蝉联“中国营商环境标杆城市”,全球城市综合排名首次进入全球百强,跻身国际二线城市;这一年,西安第9次入选“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 ;这一年,西安第9次被授予“全国双拥模范城”荣誉称号……随着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步伐不断加快,西安用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市民满意的答卷,一张幸福感十足的答卷。

  宜居:便民服务圈“圈”出居民小幸福

  黄蓝相间的步道、喷涂一新的墙体、安全美观的门禁系统……改造后的陕师大家属院小区让人不禁眼前一亮。“把以前破旧的小区,改造成现在崭新的小区,极大提升了大家的生活品质。”在这院子生活大半辈子的刘老先生说,熟悉又陌生的感觉,比买了一套新房子还开心。

  以迎接“十四运”重要活动为契机,西安强力推进“三改一通一落地”工作。今年年初,西安市全市计划改造老旧小区1100个。截至9月底,西安市老旧小区改造开工1791个,开工率162.8%;到年底,实际已开工老旧小区改造项目1861个,远超预期目标;城中村(棚户区)提升改造完成房屋征收22个,完成率52.4%;背街小巷改造开工561条,开工率93%;断头路打通已放行通车49条,完成率84.5%;架空线缆落地完成通信架空线管沟建设548.9公里、占比92%。

西安:高质量发展助力最具幸福感城市实至名归

  经过改造的老旧小区,暖气来了,居民乐了 摄影 窦翊明

  房美了,心也暖了。为让大家过上安居宜居的幸福生活,近年来,西安全面推进幸福宜居社区建设,相继推出《西安市打造城市社区“15分钟便民服务圈”总体方案》和《西安市推进宜居幸福社区建设实施方案(2020-2021年)》,通过打造“15分钟便民服务圈”和宜居幸福社区建设,给社区居民带来了方便和实惠。

  在建东街附近上班的刘先生平时工作忙,很少有闲暇时间,好在附近的配套设施足够完善,楼下有饭馆,走两步就是超市,下班顺便在旁边蔬果店就能买把青菜回家。“平时的生活琐事在附近都能解决,买菜、吃饭、购物、理发、缴费……基本生活足够便捷。” 刘先生笑说,便民圈还真是名不虚传。随着“15分钟便民服务圈”不断加快实施,市民日常出行、购物、健身、休闲、阅读、教育、养老、餐饮、办事等基本生活需求更加便利,也进一步提升着市民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按照分类分区推进,预计2021年底,西安城市社区将100%建成“宜居社区”,主城区“幸福社区”占比达到50%以上,周边城区“幸福社区”占比达到30%以上,通过不断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打造具有归属感、舒适感、未来感的新型城市功能单元,让市民群众生活更加方便和舒心。

 生态:绿水青山是西安最耀眼的底色

  2020年10月1日,西安护城河景区正式对外开放,碧水绕城的景象再现眼前。游走在河畔亲水平台上,抬头便是矗立的城墙,低头可见锦鲤游弋……护城河水碧波荡漾,人们在公园里唱歌跳舞健身锻炼,目之所及处处洋溢着惬意的生活气息。

  (有修改)(西安市委宣传部稿件  )西安:高质量发展助力最具幸福感城市实至名归

  改造后的护城河,已成为距市民最近、亲水最方便的悠闲打卡地 摄影 雷伟东

  护城河景区只是西安生态发展的一个缩影。蓝天保卫战,全域治水、碧水兴城,“三河一山”绿道建设等一系列“组合拳”下来,今年新开园的长安公园、潏河樊川湖公园、长安中央公园、涝河天桥湖等一批水生态节点已经成为市民休闲游玩的“网红”打卡地。

  为打造更多的生态节点,西安市计划通过三年时间,建设护堤林2.4万亩,形成生态节点63处,新增生态水面1.56万亩。届时,灞河全运湖、沣河仪祉湖、文教园、风雅杨林等一大批治水亮点将纷纷呈现在市民面前,给人民群众带来更加优质的水生态环境。

  出门是公园,入眼即美景。“我们小区周围有清凉寺公园、长安中央公园,而且离樊川公园和长安公园都很近。”家住长安区正在带孙子在长安公园游玩的刘阿姨说,随着生活环境越来越好,她感觉公园多的都逛不过来了。

  偌大的子午湖水面波光粼粼,徜徉在冬日的阳光下,看着公园里孩童嬉戏、市民漫步,一幅蓝天白云、清水绿岸美丽画卷徐徐展开,绿色已成为西安发展最耀眼的底色。

 出行:中心城区交通优化将持续提升

  今年是西安中心城区交通优化提升三年行动的开局之年。当前,西安市城市交通正处于大建设、大改造、大提升的关键时期,目的就是为了解决出行堵、秩序乱和停车难等交通顽疾,全面提升城市交通服务水平,让市民出行更便捷。

  (有修改)(西安市委宣传部稿件  )西安:高质量发展助力最具幸福感城市实至名归

  点亮后的未央立交愈发璀璨 摄影 雷伟东

  随着西安东南二环立交全线通车,家住咸宁路的魏鹏上班之路,从东二环至东三环已缩短至8分钟。随着更多重要交通节点工程陆续通车,西安将为市民送上一份畅行大礼包,让出入主城区更加便捷快速。

  随着一个个断头路被打通、一条条新道路亮相,西安市正在大力开展次支道路建设,三年计划新建次支道路65条,目前已完成21条。对外开放小区道路,已累计打开封闭大院24个。       

  针对停车难问题,西安市积极推进公共停车场建设,中心城区计划全年建成5025个停车泊位,目前已超额建成7467个。充分利用闲置用地,建成临时停车位5363个。

  随着轨道交通建设项目高效推进,地铁5号线、6号线、9号线将于今年年底开通初期运营。届时,西安轨道交通运营总里程将达到215公里,跃居中国城市轨道交通里程排行榜第9位。

  随着地铁14号线全线贯通,15号线开工建设,西安轨道交通三期建设规划的7个项目将全部落地实施,西安地铁建设将形成了“10线共建”的高强度格局。 

  经济:前三季度西安两项指标增幅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一

  2020年春节,西安奥体中心施工现场,忙碌的工人们“各司其职”,“两点一线、一日三汤、分餐制、零流动”……这些由一线建设者在工作中实践出来的一套有效方法,实现了防疫、施工两不误。

  全力推进复工复产,截至3月3日,西安市183个重点续建项目已复工177个。随着西安奥体中心“一场两馆”全部竣工交付,如一朵绚丽的“石榴花”在西安绽放,也创造了新的“西安速度”。

  就业是民生之本。今年以来,西安坚持把稳就业放在突出位置,出台了企业用工保障10条措施、稳就业23条举措等十余条政策措施。截至10月底,西安市城镇新增就业12.61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3.8%;发放稳岗返还资金39.84亿元,惠及企业34517家;累计减免企业三项社会保险费99.73亿元;发放失业保险金、失业补助金3.16亿元;帮扶11.86万名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一系列利好政策释放的红利,让西安制造业“渐入佳境”,迸发出旺盛的生命力。作为西安市先进制造业重点企业,陕西鼓风机(集团)有限公司一季度总订货同比增长169%。

  随着疫情防控和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科学统筹推进,西安工业生产持续改善,工业经济增长势头进一步巩固,整体趋势稳定向好。1月至10月,西安市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7.1%,增速比全国高5.3个百分点。

  加速策划包装和布局新基建项目,西安将97个新基建及其产业配套项目纳入今年市级重点项目管理,目前74个新基建在建项目完成投资900.4亿元,达到年计划的115.5%。

  重点项目稳步推进,隆基年产5GW单晶电池生产项目、三星12英寸闪存芯片项目、西安奕斯伟硅产业基地项目等进展较好,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建设示范区项目、国家北斗产业创新中心、泛太空国际超算(西安)中心项目顺利启动,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新动能。

  随着西安市经济逐渐呈现“稳步复苏、持续加快”的态势。前三季度,西安全市生产总值完成7075.31亿元,增长4.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9%,两项指标增幅均位列副省级城市第一位。

 医疗:家庭医生比儿女更贴心

  “以前身体不舒服,要跑到医院排队挂号看病,很不方便。”家住碑林区金花社区的70岁蒋大爷说,现在只要一个电话,家庭医生就来了,感觉心里很踏实。

  原来,自从签订协议有了“健康管家”后,蒋大爷出现任何身体不适,都会第一时间联系自己的家庭医生。去二级、三级医院看病,家庭医生会提前帮自己预约专家号,预留病床。在蒋大爷看来,家庭医生的服务,比儿女更贴心。

  近年来,西安逐步建立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优先覆盖老年人、孕产妇、儿童、残疾人、贫困人口、计划生育特殊家庭成员以及高血压、糖尿病、结核病和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重点人群。

  目前西安市全市所有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开展了家庭医生签约工作,实现了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制度的全覆盖。同时,西安建设“家门口医院”和打造“15分钟”就医圈目标正在逐步实现。

西安:高质量发展助力最具幸福感城市实至名归

  现代、时尚、大气的西安国际医学中心医院外景 摄影 雷伟东

  根据《西安市卫生健康事业重点项目建设三年行动方案(2020—2022年)》,西安市将新建市儿童医院经开院区、市红会医院高铁新城院区、市公共卫生中心、市中医医院南院区等13个重点建设项目。目前,这13家医院正在加紧建设,全部建成将新增床位16775张,给市民群众就医带来更多便利。

 教育:家门口的好学校越来越多

  让孩子在家门口上一所好学校,是每个家长的心愿。家住新城区的市民李先生曾为给孩子择校费尽心思,虽然家门口就有台化路小学,但他还有些许顾虑。自从参加学校开放日活动后,他果断为孩子报了名。

  “开放日,我和其他家长体验了VR、机器人编程、智慧钢琴,参观了学生的足球对抗赛、航模表演,没想到,我娃的学区学校建设发展得这么好。”李先生说,入学两个月后,他发现孩子特别享受学校生活,也很庆幸当初自己为孩子选择了家门口的这所好学校。

西安:高质量发展助力最具幸福感城市实至名归

  校园环境持续改善,教育质量不断提升,孩子们健康成长 摄影 雷伟东

  随着西安教育改革“三年行动计划”持续发力,近一年来,西安投资237亿元新建、改扩建学校170所,增加学位16.4万个,是西安历年来新建学校、幼儿园数量最多、规模最大的一年。   

  为缓解“择校热”,治理“大班额”,西安市运用“一长多校”、委托管理、兼并融合、结对提升等模式,实施“名校+”工程,着力办好“家门口的学校”,成效已经显现。随着教育改革措施的全面推进,家长们深切感受到,解决积弊已久的教育欠账,已不再是某一方面的“一腔热情”,而是政府和市民的同心所向。

  蝶变:西安未来可期

  脱贫攻坚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标志性工程。西安深入开展“三排查三清零”行动,现已全面完成1631个涉贫村、74193户建档立卡户和边缘户排查任务,排查问题已全部整改到位。未脱贫人口兜底保障实现“清零”;持续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目前1858户搬迁群众已全部入住安置房屋。

  一场盛会激活一座城。2021年9月15日,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将在西安举行。喜迎十四运会,西安市按照“只留经典、不留遗憾”标准制定的521项迎十四运会建设工作任务,预计年底前将完成510项任务。随着迎十四运会建设工作任务稳步推进,西安这座千年古都正经历着由内而外的蜕变,并将用全新的面孔迎接世界的目光。

西安:高质量发展助力最具幸福感城市实至名归

  三中心顺利落成后,十四运会的召开将让西安在全国瞩目之下迎来蝶变 摄影 窦翊明

  重点项目建设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2021年的西安初步安排市级重点项目740个,总投资2.5万亿元,年度计划投资3950亿元。西安和2020年的368个市级重点项目,总投资1.34万亿元相比,2021年的数据几乎增长了一倍。这意味着西安将迎来蝶变。

  在构建“6+5+6+1”现代产业体系之下,西安正以重点项目为抓手,稳增长稳投资、调结构转动能、补短板惠民生,加快建设国家中心城市。随着西安城市多中心化,浐灞、西咸板块的强势崛起,2021年的全运盛会和2.5万亿元的“大基建”,对西安城市升级、城市品味和形象提升,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遇。

  全运时代,西安已开始加速奔跑。在2.5万亿元“大基建”的加持下,西安将奋力谱写新时代追赶超越新篇章。随着城市发展活力进一步持续释放,西安蝶变,未来可期。(文 高乐)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