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在线陕西报道:“十四五”开局之初,1月9日由渭南市委、市政府主办的渭南市工业高质量发展大会在渭南市召开。
陕西省工信厅副厅长任钧恩、省属企业代表受邀参会。渭南市委书记魏建锋,渭南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琳,渭南市委常委,渭南市人大、市政协主要领导、分管领导以及各县市区党政负责人参加会议。
渭南市委书记魏建锋介绍渭南市工业倍增规划
渭南市委副书记、市长王琳主持会议
渭南市政府副市长李军政介绍渭南市“十四五”期间工业发展目标
聚焦建设“西部现代工业强市”目标 加快工业高质量发展
魏建锋在致辞中代表渭南市委、市政府向与会嘉宾和企业家长期以来给予渭南的关心支持表示感谢。他说,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征程,工业化是必经阶段,作为关中平原农业大市的渭南市正处于向新型工业化转型的关键时期,对此,渭南市上下要深刻认识和把握推动渭南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大意义,攻坚克难、砥砺奋进,为推动渭南高质量发展做出贡献。
实施工业倍增计划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系统谋划和推动。魏建锋表示,近年来,渭南市不断在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产业链现代化水平发力,通过做优传统产业、做强先进制造业、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进一步完善“链长制”,计划力争用5年时间,形成一批千亿级、百亿级工业产业集群。
魏建锋提出,渭南市上下将持续注重提升项目质量和效益,将“晒比拼超”与常态化项目观摩结合起来,形成“看项目、找差距、比质量、促发展”的良好格局。同时,渭南市还将抓好“双招双引”,实现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同步推进,营造良好投资环境,加快行政审批全域通办和跨省通办,做深做实企业全生命周期管理平台,全面推进惠企政策落地,持续有效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王琳在致辞中表示,目前,渭南市政府已将工业作为加快渭南发展的第一抓手,将工业倍增作为“十项重点工作”的首要突破,不断推动工业倍增任务落地落实。在未来,渭南市政府将要围绕“三五三”产业链条配套,制定产业招商目录,深化“龙门计划”,培育一批“专精特新”和“隐形冠军”企业。同时,渭南市政府还将构建全方位服务机制,当好服务企业的勤务员,打造最优营商环境。
渭南市政府副市长李军政以《实施工业倍增计划 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为题,在会上对“十四五”期间渭南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目标和政策进行了解读。他介绍,“十四五”期间,渭南市将紧盯工业总量达到4000 亿元人民币以上的目标,不断优化工业结构,增强创新能力,提升质量效应,深化产业融合,全力建成西部现代工业强市。
“对此,渭南市也将紧抓促进西渭产业联盟、优化产业布局、强化驱动发展、加快转型升级、促进园区集约高效、建设‘双循环’新发展体系、做强延伸产业链条等十项任务,全力保障工业倍增计划顺利实施。” 李军政说。
实施工业倍增 为产业升级转型凝聚发展动力
回望“十三五”,在建设“新型工业聚集地”目标指引下渭南市工业经济取得长足进步,工业总量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但渭南市政府发布的《关于实施工业倍增计划加快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显示,渭南市产业布局仍存在着“农高工低”、新兴产业占比偏小、工业产品附加值低的问题。
此次大会公布的渭南市工业倍增发展规划,无疑为渭南市各市区县和域内企业补齐短板和转型升级注入了高质量发展的“强心针”。
“在‘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渭南市委、市政府将实施工业倍增计划,作为渭南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对韩城市而言既是重大的机遇也是沉甸甸的责任。”与会期间,韩城市市长亢振峰说到。
“从历史来看,韩城市既有坚实的工业基础,又有旺盛的工业‘基因’。”他介绍,从国家统配煤矿时代传承下来煤电工业存量和产业工人队伍,再到改革开放以来形成的钢铁焦炭化工建材产业和一批民营企业家队伍是韩城市工业发展重要支撑。但这些传统产业布局也使得当下韩城市工业发展面临着产业链条单一、链条不长、链条不绿的问题。韩城市实施工业高质量发展已成为了“工业突围”的必由路径。
亢振峰介绍,在未来,韩城市将通过钢铁产业“延链、增链、绿链”等措施,积极推动传统工业升级转型,着力提升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水平。
“这次大会开得很及时,也很有必要,让我们看到了渭南市政府支持民营企业发展的信心和决心,有了更强劲的发展动力和意愿。”企业代表载元派尔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虎林参会后信心满满。他说道:“会上释放出来的招商引资、工业发展等一系列好政策,很务实,很贴心。工业倍增计划的实施,必将为我们带来更多优惠的政策和支持,这更加坚定了我们企业的发展信心。”
李虎林介绍,当前,载元派尔森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正在加快产业升级,将通过发展报废汽车拆解、锂电池梯次利用、锂电池稀有金属萃取直至无害化处置等产业,填补地区行业空缺,为渭南市工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文/图 刘嘉宸)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