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地生宝,人懒地生草,这是老先人总结的,你现在让我们懒管理那不是哄瓜娃嘛”。3月17日,宝鸡市眉县首善街道办任三和村村民李凯,制止汤峪镇猕猴桃种植户王虎平除草时就碰了不软不硬的钉子。李凯通过身边几个活生生的事例,使王虎平打心底里接受了果园生草对果品质量提升,增加收入的益处。
2004年,21岁的李凯一踏出校门,发现周围群众养殖奶牛的势头高涨但防疫知识匮乏,立即自费报考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三年学满成为当地最年轻的牛“医生”。“那时候,整天背着药箱给养殖户牛圈里钻,几个要好的朋友看见远远就躲,说我身上散发着难闻的牛粪味。”李凯摇摇头憨憨地说:“朋友不喜欢不要紧,可养殖户喜欢我呀。”不论是白天还是深夜,只要一个电话,李凯二话不说骑着自行车去出诊。摔了多少跤,跑了多少路无人知晓。村里人只知道他家后院3辆报废自行车和墙上挂的11副磨损自行车轮胎是他5年内当牛“医生”的杰作。
随着奶牛存栏断崖式下滑,猕猴桃这一支柱产业在眉县迅猛发展。2012年,李凯把家里3亩果园作为实验田,像妈妈照顾婴儿一样大胆实践从书本和专家那里学到的猕猴桃管理技术。经过三年不懈努力,摸索和总结出猕猴桃管理技术指南,实现一个由懵懵懂懂的门外汉到土专家的华丽转身。与此同时,在家里办起“猕猴桃植保医院”和农资门店为果农释疑答惑,开具“红处方”。“要取得高回报不仅要用心管理,还要舍得投入。我每亩投入在5000元以上,这几年一直亩产值在2万元以上。”李凯说道,2019年他以特聘农技员身份,被眉县农业农村局指派到新西兰学习猕猴桃先进管理经验,之后通过层层选拔,成为一名特聘农技员,从此踏上猕猴桃标准化技术推广之路。
“我就是要把果园管理中的教训给果农讲出来,让他们走捷径不走弯路。”李凯非常清楚的记得首次受邀去汤峪镇钟侣坪村讲课的情景。黑压压一片人群,个个睁着渴求科技知识的眼神站在地头,他按捺不住紧张的心情。当讲到果园生草等于给猕猴桃安装了天然空调时,忽然被一位满头银发的老人打断话茬:“草和果子本来就一直掐架势不两立,你咋还让我们果园生草?再不要指手画脚了!”听到这里,李凯不急不慢的用农民听得懂的方语,现身说法传授千金难买的实践经验,听的群众心服口服。
“每年肥料没少上,功夫没少费,钱没少花,黄化病总治不了。客商说是‘杏黄猕猴桃’,把人能羞死。别说卖钱,只要不赔就谢天谢地了”。家住常兴镇魏家堡村的杨新琪有1.5亩猕猴桃园,他指着树说:“丢人很,看着就来气,早就想把这挖了”。一次,李凯在该村讲完课后,老杨拽着李凯的胳膊非让去果园瞧“病”。走进果园,一片金黄难得乏绿。李凯刨开树根进行观察,仔细询问施什么肥,距离树多远等。对树一番“望闻问切”得出结果是施肥环节上出现问题。立即在地头给老杨况开具了优化施肥方案,改变施肥方法的救急“处方”。依照治疗方案操作管理,果园黄化病问题得到明显改善,去年老杨家的果子被上门客商一次收购,而且卖了好价钱。
金渠镇范家寨村吴瑞是位勤快能干的妇女,果园里比娃娃脸还干净,水渠打的像木工线一般,但总是果个小、品相差,售价低。培训班上认识李凯后就竹筒倒豆子大吐作务猕猴桃的苦水。“李凯说我吃亏在‘勤’,字上,架面勤管,地面懒务,深翻会伤根,除草不降温,施肥不在多少,而在施得巧妙。”吴瑞甩甩额头上发际:“我就按他说的办,抓好授粉和疏果两大关键环节,当年果子卖了好价,人还轻松不觉得累。”
首善镇王家庄贫困户陈宝刚家2亩半猕猴桃园由于缺乏科学管理树势早衰,两年来,李凯每隔几天都要上门手把手指导,如今树势恢复,枝条均匀分布满架面。“今年能把好粉授关,亩产5000斤优质果没有问题”。李凯蹲在陈宝刚猕猴桃树下看着架面胸有成竹的说。
“你这瓜娃,卖面的还怕吃八碗。”2020年5月,首善镇王庄村果农杜密贤来李凯农资门店要给自家2亩猕猴桃地买800斤复合肥。“2亩最多上400斤复合肥40斤中微量元素肥就够了。”这句话把老杜说懵了,看到他一头雾水李凯耐心地说,化肥施得过多果树不但吸收不了而且会造成土壤板结、酸化,从而容易诱发溃疡病、花腐病和灰霉病发生。听了李凯的话,去年老杜一亩地节约成本300元,而且比两邻长势好挂果多。采访中了解到,从李凯手里经过这样的事枚不胜数。他的农资门店生意不断没有影响,相反比以前更红火。李凯说:“一定要守住农资人的初心、诚心和良心,让果农增产增收,客户自然会越来越多。”
李凯把课堂从家里搬到地头,又从地头搬到手机,今年开春开起猕猴桃微课堂,每天晚上利用两小时与近200名省内外果农交流互动,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难题,截止目前共培训果农15000余人。
“我要在猕猴桃种植的道路上努力学习,通过技术培训推广,帮助更多的果农增产增收”。李凯如是说。 (马爱萍 通讯员 赵宝琦)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