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扇门里的“民生计”——泾河新城“放管服”改革纪实
2021-06-16 15:27:59来源:陕西日报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真是没想到,只用3天就办完所有手续,拿到全部证照了!”6月1日,在泾河新城政务大厅,拿到新开理发店所有证照的黄女士高兴地说。之前,开办理发店所需的营业执照、公共场所卫生许可证及门头牌匾备案等5个事项涉及3个部门,全部办下来至少需要两周时间。为最大程度方便辖区群众,泾河新城行政审批与政务服务局线上线下同步推出“一件事一次办”套餐,将全流程压缩到了5天。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泾河新城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实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构建起覆盖新城、镇街、村(社区)的政务服务网络,先后推出101个事项服务套餐,探索“上门办”“跨区办”“一次办”等模式,为服务群众出实招、办实事、见实效。

  上门办,让服务有温度

  “现在办事服务太贴心了,我都不用出门,就有人替我操心,真是辛苦你们了。”5月31日,高庄镇阜下村村民李阿姨从泾河新城基层便民服务专员姚联侠手中接过崭新的老年证激动地说。几年前,一场大病导致李阿姨半身不遂,行动不便,得知这一情况后,泾河新城行政审批与政务服务局基层便民服务专员主动上门收取资料,办好老年证后第一时间将其送到了李阿姨手上。

  “基层便民服务专员既是政策的宣传员,又是为民办事的监督员、联络员和服务员。群众有困难,我们的专员能把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基层便民服务专员负责人告诉记者,目前泾河新城有200余名服务专员不定期深入基层社区,常态化为行动不便的群众上门服务。

  党员干部沉下去,优质服务送上门。泾河新城行政审批与政务服务局发挥基层党组织堡垒作用,充分发挥“店小二”精神,为辖区群众、企业提供保姆式服务,开展送证上门、送政策下乡、车让人、进社区义务劳动、关爱孤寡老人及“绿靓”行动等各类活动,累计上门为群众制证、送证4674张,把“我为群众办实事”活动真正地落到行动中。

  跨区办,让办事有速度

  4月28日上午,西安创美家纺有限公司法人李先生来到泾河新城政务服务中心税务“跨区通办”窗口,申请经营范围及生产经营地址变更信息确认,从抽号到办理成功仅用了10分钟。这项业务的办结,标志着泾河新城“跨区通办”正式实现。

  “要是在以前我得回原注册地办理,费时费力。如今在咱泾河就能办好,真是太方便了!”李先生高兴地说。

  跨区通办业务负责人告诉记者,为方便新城周边企业群众办事,泾河新城与西安市经开区和铜川市、泾阳县联合,打通区域阻隔,实现政务服务事项异地互办。

  “跨区通办最大的优点在于缩短了群众办事的距离、减少了办事的时间。同时,也能有效提高审批服务的效率。”该负责人说,“以前在西安市经开区开办企业,办理税务登记相关的业务就只能去经开区办理,但有了‘跨区通办’机制,企业在泾河新城也能申请办理业务,避免了企业两头跑,大大降低了企业往返奔波的成本。”

  截至目前,泾河新城已经整理推出105项“跨区通办”事项,以“跨区域同标准通办”模式,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一次办,让改革有力度

  日前,泾河新城玉沣智能制造中心项目负责人杜超一行来到了泾河新城政务服务中心,为工作人员送上一面锦旗:“你们的服务太好了,办事效率太高了!帮我们解决了大难题!”

  据了解,泾河新城玉沣智能制造中心项目因公章刻制单位区域划分无法查伪,导致同德国签署设备采购受限,后期各项工作无法正常开展。杜超到服务大厅反映情况后,工作人员第一时间联系刻章单位,召集相关部门召开专项会议,经过协调,公章刻制单位开辟了绿色通道,容缺受理,为项目采购设备通关赢得了时间。

  目前,在泾河新城行政审批与政务服务大厅,29家部门共303人入驻政务中心开展一站式服务,能够办理各类政务服务事项955项。在已经打包推出的101项“一件事一次办”套餐中,群众在一个窗口、接触一名工作人员,就能办完套餐中所有的审批程序,相较之前申请事项材料精简20%、时限压缩40%、跑动次数减少60%。

  不仅如此,为了进一步方便群众办事,泾河新城首个特色政务服务便利店在茯茶镇景区投运,为周边商户和群众提供天然气自助缴费、公交卡充值、资料复印打印、收发传真邮件等服务,实现“大事不出镇,小事不出村”。

  “民生无小事。只要群众走进服务大厅的大门,我们就要竭尽全力帮大家解难题、办成事。”泾河新城行政审批与政务服务局局长杨力说,“下一步,我们还将继续深化‘放管服’改革,打通群众办事创业的堵点、痛点,巩固党史学习教育成果,为服务民生和区域经济发展作出更多贡献。”(刘印 通讯员 魏涛)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