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杨凌:执着田畴 打造知名农业硅谷
2021-10-19 14:51:15来源:西部网编辑:王菲责编:赵滢溪

(转载)陕西杨凌:执着田畴 打造知名农业硅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田间指导农户生产。

  杨凌,因农而生。作为全国第一个“国字号”农业高新区。成立之初便被赋予了探索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的“国家使命”。

  有这样一组最新数字:截止目前,杨凌示范区累计通过审(认)定动植物新品种768个;累计建设示范推广基地350个;科技示范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累计推广效益1910亿元;仅小麦和玉米系列新品种在黄淮麦区,累计推广面积就超过8亿亩、增产430亿斤,年种子年交易额约8亿元,占全省年交易量的50%……

  数字的背后,是一种模式、符号、声音、高质和高效。这座科教实力雄厚、产业特色鲜明的农科新城已经在全国及世界都成为具有较大影响力的农业高新区,树立着现代农业的典范。

  示范推广——

  为国家农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提供“杨凌方案”

  在杨凌,创新气质、创新基因深深烙在每一寸土地上。

  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是集技术研究、试验和示范为一体,为政府决策提供咨询,为技术用户提供服务,为农民提供技术示范的助推器。

  以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榆林马铃薯综合试验站为例,该站根据不同企业对不同品种的需要,量体裁衣,为企业进行新品种筛选。“基地运行以来,先后示范推广马铃薯新品种20个,其中9个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马铃薯课题组自己选育的新品种或新品系,有4个品种获得国家品种权保护等。”试验站负责人张小燕说。

  另外,该基地还重点围绕陕西马铃薯产业发展需求,在马铃薯良种选育试验示范、马铃薯脱毒种薯工厂化快繁技术研究与示范等方面大力开展工作,取得了多项突破。

  推广基地不是实验室里的单纯科研,也不是简单的基层服务,而是两者的结合。在陕西洛川县,王新林和他的畔里苹果专业合作社是杨凌示范区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的直接受益者。通过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安贵阳教授对基地果农进行技术指导、引进新品种等,采取“基地+合作社+果农+市场”的发展模式,合作社年产值近5000万元。

  采访中记者发现,杨凌在全国建立的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均取得了良好的榜样示范效果。其中,杨凌在甘肃进行了作物制种、设施农业优质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在青海进行了生态林业、高效畜牧养殖技术培训;在新疆进行了优质瓜果、棉花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在陕北进行了小杂粮、仁用杏、设施蔬菜、舍饲养羊、红枣等技术培训;在陕南进行了经济林果、中药材、蚕桑、茶叶、三元杂交猪等,均促进了区域农业产业、特色产业快速发展。

  截止目前,杨凌先后在甘肃、宁夏等18个省(区)布局建成农业科技示范推广基地350个,其中绝大多数基地在全国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科技示范推广面积超过1亿亩,累计推广效益1910亿元,受益群众达9000多万人。

  特别是围绕旱区农业技术需求,建立了职业农民培训体系,面向全国培训职业农民和“三农”干部50万人次,其中1.6万名农民获得了杨凌示范区农民技术职称证书。

  目前,杨凌科技已成功辐射我国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的农业领域,成为我国现代农业发展的“杨凌榜样”。

(转载)陕西杨凌:执着田畴 打造知名农业硅谷

  杨凌示范区科技特派员在新疆和田市民丰县指导农民冬枣管理。

  区校融合——

  为抢占世界农业科技制高点贡献“杨凌力量”

  近年来,杨凌着眼农业科技创新,加快集聚以人才、技术等为重点的创新要素,深入实施“区校一体、融合发展”战略,建立了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杨凌职业技术学院多层次沟通联系机制,全面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积极构建农业科技协同创新体制。

  为充分发挥自身体制优势和科教优势,探索形成了“农科教相结合、产学研一体化”发展的新机制,区域协同创新能力显著增强。累计审定通过农作物新品种768个,仅小麦和玉米系列新品种在黄淮麦区,累计推广面积就超过8亿亩、增产430亿斤。特别是“瑞阳、瑞雪”等苹果新品种,有望成为北方苹果主产区更新换代的主栽品种。

  构建的土壤侵蚀调控技术体系,攻克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这一世界难题,助推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公里,为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种业作为国家战略性、基础性的核心产业,事关国计民生,是整个农业产业的“芯片”。2021年初,杨凌种业创新中心正式揭牌,投资20亿元建立了种子产业园。依托这一平台,杨凌将进一步整合企业、高校、政府科技力量,创新体制机制,在推进粮食优质高产的同时,打造种业大品牌。

  从杨凌种业创新中心这批农业科技企业的发展路径里,可一窥这个国家级农业创新示范园以科技与人才为驱动和支撑,深入开展农业综合创新的生动实践。

  目前,该中心先正达育种技术的实验室已投用,种植区主体建成,相关配套设施正在紧锣密鼓地施工。“项目建成后,预计基因型鉴定实验室将鉴定超3万个玉米种质材料,并建立相应分子指纹图谱。”项目负责人介绍。

  步履不停,只因使命在肩。全球创新资源正源源不断地向杨凌种业创新中心聚集。随着知名种业企业先正达、科迪华和陕西省杂交油菜中心、金棚种业等种业科研院所、企业纷纷落地,杨凌在围绕种质这个“芯片”,多家企业在生物育种基础研究、技术应用研究和产业示范推广等方面,逐渐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

  如今,以技术创新引领行业高质量发展,一批高科技农业企业正在该中心持续发力。先后引进培育种子企业87家,其中省级“育繁推一体化”企业14家,种子年交易额约8亿元,占陕西省年交易量的50%。

  今年以来,杨凌示范区相继成立了种业、果业、农业智能装备、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等4个农业产业创新中心。

  尤其是,迈入“十四五”,杨凌将围绕现代种业、耕地保护与质量提升、智能农机装备、农产品精深加工、果业、畜牧业、节水工程、病虫害绿色防控等领域,建设 10 个以上国家级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推出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产业、新业态,形成“原始创新—成果中试—企业孵化—产业成长”的成果转化链条。

(转载)陕西杨凌:执着田畴 打造知名农业硅谷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田间“授课”。

  创新驱动——

  加快秦创原创农业板块新驱动平台建设

  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是陕西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总源头和总平台。杨凌示范区依托区内高校科研优势,制定了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农业板块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

  计划到2023年,在农业科技创新领域建设创新联合体、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及产业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10个以上,攻克一批支撑现代农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旱区农业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明显提升;建成双创服务平台10个,引进培育创新创业团队、科技型企业200家,推广转化农业科技成果240项。

  重点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构筑农业科技创新高地,实施现代农业产业创新中心工程、推动创新资源要素集聚、推进农业科技协同创新;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构筑农业科技产业高地,建设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平台、推动农业技术示范推广、培育发展农业高科技产业;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构筑创新创业人才高地,打造科技经纪人队伍、壮大“新双创”队伍、建设“科学家+工程师+农技员”队伍等。

  最终把杨凌打造成为核心示范、带动旱区、服务全国的市场化、共享式、开放型、综合性的现代农业创新驱动发展总平台、总源头,为我国农业科技现代化改革创新探索路径。

  同时,加强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农业板块工作宣传,总结推广可复制经验做法,大力宣传创新政策、创新成果、创业文化和各类人才创新创业典型事迹,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营造重才爱才用才的社会环境和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风尚。

  杨凌示范区拥有雄厚农科教资源优势、肩负着引领我国干旱半干旱地区现代农业发展国家使命的杨凌示范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全面加快建设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现代农业创新高地、人才高地、产业高地,全力打造世界知名农业科技创新城!

  时间的车轮滚滚向前,“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扬帆启航正当时,重整行装再出发。站在新的历史起点,杨凌示范区将对标建设国际一流农业科技创新城,进一步加大科技成果的创新、转化和示范、推广,打造创新要素集聚的世界知名“农业硅谷”,让科技成果惠及更多百姓。(通讯员 贺辉 耿苏强)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