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21工程”助力秦创原建设】陕西省科协: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
2022-03-29 12:04:5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陈锵责编:高岗

【“12621工程”助力秦创原建设】陕西省科协:激发科技创新活力 构建全过程创新生态链_fororder_图片3

  安全管理数据驾驶舱

  国际在线陕西报道: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以来,陕西省科协深入实施助力秦创原建设“12621工程”,组建科技服务团队,打造优质创新创业平台,助力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

  创新资源集聚  搭建供需对接桥梁枢纽

  “中船航天创新中心科学技术协会联合体”(以下简称:“创新中心”)是由陕西海戎泓远创新科技有限公司组织成立的陕西省第一家科协联合体,位于西安航天基地。创新中心利用中船重工及深圳海洋融创研究院的社会资源、行业资源及先进的双创经验,对企业开展军民融合服务,推进企业与大院大所的合作,摸排梳理海洋、航天科技产业链及企业技术需求,瞄准相关学科领先的西北工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船舶、航天、兵器等大院大所,实现产学研金的精准对接,及时将科技成果进行转化。

  创新中心成立以来,充分发挥科协联合体的组织协调优势,通过校企联合、院士专家工作站等多种载体激发企业的科技发展动力和活力,目前已建有2个院士工作站,2个超算研究中心,1个碳中和实验室,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分中心。

  “我们利用陕西省科协赋予的平台,汇集高校、科研院所的资源,为企业更好的提供各项服务,助力各类创新创业团体实现自己的目标。”近日,创新中心负责人李征在接受采访时谈道。

  李征表示:“从科协角度来说,我们现在开展的工作主要包括结合西安航天基地国家级超算中心资源,为孵化器内的企业及省内各院士工作站提供算力资源,把有算力需求的企业及院士站和超算中心对接起来,坚持公益性原则,一方面给企业提供算力服务,另一方面能满足企业自身发展中面临的算力需求,降低运营成本。”

  目前,创新中心所在的西安航天基地积极推动产业数字化发展,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为契机,多管齐下整合基层科协资源,探索各类孵化器联合建立企业科协,为科技工作者营造创业无忧、大展所长的创新生态,成为陕西省科协团结引领广大科技工作者主动融入陕西省高质量发展大局的一个缩影。

  院士专家精准服务 助推企业高质量发展

  2020年,陕西中天盛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入驻创新中心。该公司研发团队自2009年开始参加宋振骐院士牵头的“北皂矿海域首采面试采前重大安全技术课题”项目,会同相关院校一起进行水质自动化监测系统的研制工作,并获得多个奖项。宋振骐院士是中国“实用矿山压力与岩层控制”理论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中国煤炭行业的第一位科学院院士,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煤炭部科技进步奖等10余项国家级奖项。

  通过多年的持续攻关试验,陕西中天盛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研发出专门针对煤矿水害的监测预警综合系统,建立了煤矿透水/突水预警阈值分析的数学模型,成为全球唯一实现矿井水水质自动、连续、实时监测并能够进行有效的煤矿矿井透水/突水预警的产品。

  “我们目前的主要任务是对2009年开始做的水质系统进行产业化升级改造,同时配合宋振骐院士进一步做煤炭行业先进技术的研发工作,联合培养一些高科技技术人才,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创造价值。”陕西中天盛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赵一帆说道。

  目前,科技型企业普遍存在着产业链衔接不畅的难题,创新成果难以实现产业化,创新中心的作用正是打通实验室产品与产业化之间的“通道”,让产业链“串珠成链”。赵一帆表示,陕西省科协给予了公司很大的帮助,尤其是聚焦产业链薄弱环节和技术瓶颈,布局的共性技术研发平台,一方面可以帮助企业打通产业链合作链,另一方面依托院士工作站可以更好的发挥人才智力优势,提供更顶尖的技术,保证公司站在全球煤炭开采安全方面领域的技术制高点上,这也是工作站对企业而言最核心的价值所在。

  不断完善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紧密结合的科技创新体系,加强高端人才技术的引进,加大院士工作站创建,以院士工作站为依托,有效发挥顶尖人才智力优势,陕西省科协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了强大支撑。

  按照“12621工程”规划,到2023年,陕西将推动建立1个院士之家,10个院士专家工作站,成立10个园区科协;形成100项决策咨询建议、托举100名创新创业人才、组建100个专家服务团、培养100名企业技术经理人、推广转化100项科技成果、引进扶持100家科技型企业;培训1000名企业一线工程师,服务1000家企业和10000名科技工作者。

  下一步,陕西省科协将充分发挥院士的领军带动作用,把工作站建成引领创新发展的平台、培养高层次人才的基地和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的孵化器,为服务陕西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供稿 文/图 陕西省科协)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