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大咖说 | 产城融合“示范生”,未来城市探索者
春潮涌动时,经开谱新篇。阳春三月,渭水河畔,一个个重大项目正卯足干劲,施工现场如火如荼。在西安经开区,处处涌动着与时间赛跑的“城市春播”场景,而大美经开的画卷也正在徐徐展开。
作为西安市先进制造业发展的排头兵,经开区工业总量占到了西安市的1/3,构筑起了大西安追赶超越的工业脊梁。在“十四五”的关键之年,经开区提出以“开放新门户、科创新引擎、产业新高地、都市新中心”为核心的“四新战略”行动方案,擘画未来“发展路线图”,为高铁新城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蓝图已定、未来可期。在经开腹地,“四新战略”的提出有何意义?经开区建设“都市新中心”的底气从何而来?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中国建筑西北设计研究院总建筑师赵元超接受了采访。
筹码:“低开高走”发展新机遇
南接都市商圈,北靠一河两岸——地处西安北大门的经开区,注定不凡。
2011年,随着西安市级行政中心整体北迁,人们口中的“北郊”,正式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尤其是西安北站的投入使用,地铁2号线、4号线的通车,均指向了北拓的发展之路。层层红利加码,也提振着经开区的综合实力再上一层楼。
能级跃升,华丽蝶变。29年来,经开区从荒草寸生的“大北郊”已经蜕变成为寸土寸金的“新中心”。去年,西安经开区生产总值更是首破千亿大关。“经开区已经成为西安城市发展的‘发动机’,在城市发展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综合来讲,经开区能够支撑带动区域发展,适宜打造西安都市新中心。”赵元超评价道。
虹吸与辐射是并行不悖的,当聚光灯打向“都市新中心”,攥着交通枢纽、产业经济、行政中心、历史文化、自然资源等多个筹码,拥有更大的可塑性与想象力的经开区,从西安一众区县中脱颖而出。
“在西安提出的‘北跨、南控、东拓、西融、中优’的发展方式中,经开区发展的空间相对于其他区域更有优势。”指着西安规划图,赵元超分析道,一方面,经开区拥有亚洲规模最大的高铁枢纽站之一的“西安北站”,具备了集行政中心和高铁中心于一体的双中心区位优势;另一方面,依托战略性产业聚集优势,经开区能够引领带动西安“北跨”发展。
都市新中心,承载着西安战略接续成长的任务。分级分类制定差异化发展策略,不仅能与西安现有格局交相呼应,还能突出比较优势和功能互补。如何系统规划,杜绝小地块、碎片化、插花式的空间开发?又如何构建功能完备、层次有序、支撑有力的城市体系?“四新战略”早已握住了统筹发展的“方向盘”。
多核:“城站一体”城市新地标
顺着西安南北中轴线的未央路,一台无人机正飞过张家堡的夜空。“这里能拍出夜景大片!”在短视频创作者小姜看来,张家堡商圈十分“上镜”:企业总部大厦透着奋斗之光,熙地港、大融城霓虹璀璨,住宅区闪烁着万家灯火,在城北勾勒出一道都市天际线。
伴随城市面貌的日新月异,西安的商业、商圈也发生了深刻的“格局之变”。高楼大厦里的灯火辉煌,印证了写字楼的高入住率及发达的经济活动,也印射出西安经开区新中心的快速崛起。
“西安是国家中心城市,拥有万亿级的产业,所以它的城市中心不止一个,未来一定会朝着多核、多中心的模式发展。”赵元超分析指出,西安将从单核心城市逐渐发展为多中心城市,而以交通枢纽为发展引擎的经开区高铁新城,正是对西安多核发展的积极探索。
交通兴,则百业兴。作为目前亚洲最大的高铁站,西安北客站是承接国内“承东启西”的超大枢纽,每天客流量平均在30万人次。列车奔驰在三秦大地上,可喜的“高铁效应”正在转化为可观的“高铁经济”。
“高铁交通‘大动脉’将拓宽新的人流、物流、资金流渠道,是一个整合集聚高端资源的经济节点,能加速生产要素流动。”赵元超认为,西安经开区高铁新城是高铁经济带来的必然结果,也将成为“站城一体”“共生共享”的城市新地标。
城市新中心肩负的发展使命、承担的战略功能决定着一座城市发展的高度。城市新中心意味着要有新定位新担当新作为。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如今,规划面积42平方公里的经开区高铁新城,在“四新战略”的加码下,将以“一核”统领,“二带”示范,“四片”聚能,共同塑造大西安高质量发展的“都市新中心,未来理想城”。这无疑让高铁新城的发展从“1.0时代”加速迈向了“3.0时代”。
复合:探索城市生活新方式
“都市新中心”,之于经开区,并非心血来潮,而是胸怀,也是使命。作为陕西首个产值过千亿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兼具行政中心、高铁中心的双核优势,经开区凭实力成为西安发展的引领者和主力军。
产业布局百舸争流,经开表现可圈可点。然而,经开区也深谙一个道理:实力强劲的都市新中心,不应只是强大的经济发展“火车头”,同时也应该是宜居、宜业的大磁场,让源源不断的人来“用脚投票”。
“过去西安是水平的、蔓延式的发展,而如今我们已经步入复合时代,未来也一定是集约化、垂直化、立体化的发展。”赵元超解释道,此前,城市的发展严格按照生活、生产来划分,限制了西安城北的发展。而今,经开区借着“北跨”的东风,打破了城市以往的功能分区,形成以产兴城、以城带产、产城互融的良性循环。
产城融合不仅是自然与城市的融合,更是历史与未来的融合。在赵元超看来,近三十年来,经开区吃改革饭、走开放路、打创新牌,实现了从西安“北郊”到“城北”,再到“新中心”的历史跨越,走向了“生产、生活、生态”有机结合的复合型城市发展之路,为不同阶层、不同群体,提供着生产和生活的空间和舞台。
值得注意的是,一个城市的新中心,不是简单的做大规模,而是要“瘦身健体”。这也是西安经开区正在探索的发展模式。
“城市的本质是人,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生活方式。”赵元超肯定道,经开区正经历着从“产-城-人”到“人-城-产”的重要蜕变,“都市新中心”的实施将为人们引领全新的生活方式,“它一定是未来城市发展的典范,将成为西安的门户与城市发展的心脏,也将助推西安成为可与罗马相媲美的世界之都。”
入夜,经开区如魔术般掀开了两副面孔:一副浓郁热烈,一副清秀安静。高楼林立的大厦、川流不息的路人、车水马龙的街道、静谧安逸的公园......冷热、动静之间,谱写了一曲产城融合的“城市之歌”,也预示着西安经开区的发展已然驭风起势!(中国日报陕西记者站)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