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特别报道|万里同风 携手共赢
2022-08-09 17:43:35来源:群众新闻编辑:王菲责编:高岗

2022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特别报道|万里同风 携手共赢

  西安国际港站。陕西日报记者 赵晨 摄

  盛夏的三秦大地,万物丰茂,气象万千。

  8月3日,记者走进位于西咸新区的中国邮政西北电商中心,只见一辆辆货车鱼贯出入,一派繁忙景象。据悉,该中心当日处理快件30余万件,7月累计处理快件超700万件。

  窥一斑而知全豹。

  跃动的数据,繁忙的画面——在西咸新区的这一瞥,只是陕西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的一个剪影。

  自“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陕西持续深化“一带一路”交通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着力推进交通强省建设,加快打造“陆、空、网”立体交通枢纽,大力发展智慧交通和智慧物流,加强绿色基础设施建设,构建现代交通网络,促进对外互联互通;加强新亚欧大陆桥通道与西部陆海新通道的协同互动,构建东西互济、联南撑北的国际物流枢纽,打造现代商贸高地。

  “驼铃古道丝绸路,胡马犹闻唐汉风。”地处古丝绸之路起点,从内陆腹地变身开放前沿的陕西,迎来前所未有的新机遇。

  启程 “出海”逐梦 天涯若比邻

  听,中欧班列长安号又一次启程——

  7月31日,伴随着响亮的鸣笛声,X8151次中欧班列从西安国际港站缓缓驶出,追风赶月、一路前行,向满洲里口岸进发。不久之后,一批“陕西制造”“陕西智造”产品将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亮相。

  以前,这样高效便捷的互联互通场景,是陕西人不可想象的。

  2013年11月28日,首列中欧班列长安号从西安开行,让延续千年的丝路重焕生机。几年来,中欧班列长安号国际货运干线从最初的1条线路增加到现在的16条,从平均每周发出1列到如今每天发出数十列,常态化开行覆盖丝路沿线45个国家和地区,成为全国“效率最高、服务最优、速度最快、路线最全、开行最多、运量最大”的“钢铁驼队”。

  统计数据显示,1月至7月,中欧班列长安号累计开行2217列,运送货物总重达185.5万吨。其中欧洲方向开行1815列,中亚方向开行402列;7月单月开行426列,环比增长8.7%,较去年同期增长9%,创中欧班列长安号开行以来单月开行历史新高——西安由此成为全国中欧班列开行城市中首个单月开行量突破400列的城市。

  道路通,百业兴。

  “原来没有长安号时,我们把货从西安发到霍尔果斯口岸需要10多天,然后经汽车运输到哈萨克斯坦,共需20多天。现在搭乘长安号,同等距离,货物只需6天就到了,运输时间缩短三分之二以上。不仅如此,原先一箱货运费需要10万余元,现在运费只需5万余元,省钱省时,实实在在缓解了企业资金周转的压力。”谈起“一带一路”交通商贸物流中心建设的利好,中集凯通(陕西)物流发展有限公司客服经理张艳有一本明白账。

  汽笛声声、班列轰鸣,连点成线、织线成网,奔跑在中国与中亚、欧洲之间的中欧班列长安号,携手“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构筑起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为陕西打通了“出海”新通道,让越来越多企业的触角不断延伸向世界各地,为我省推进区域协调发展、优化陕西开放布局、共享门户枢纽红利添加新动力。

  如今,在古丝绸之路上演绎新丝路奇迹的不只有长安号。

  第五航权货运航线累计达3条,西北国际货航正式首航,2021年完成货邮吞吐量39.56万吨,空港型国家物流枢纽成功获批,临空经济产值突破120亿元,西安咸阳国际机场累计开通全货运航线42条,国际全货运航线达23条,开通航线涵盖亚洲、欧洲、美洲、大洋洲的45个热点城市,初步构建起面向“一带一路”、辐射全球的货运航线网络……

  与此同时,高速公路网络持续完善,高速公路通车里程突破6000公里,形成连霍、京昆、包茂、福银、沪陕等高速快速辐射网;高铁路网格局不断优化,郑西、宝兰、西成、西银等高铁先后开通运营,西延、西康、西十、延榆鄂高铁建设前期工作取得积极进展,高铁营业里程达到1019公里,实现了西安至北京、郑州、成都、兰州、银川等城市快速直达。

  空中航线纵横交错,陆上运输往复驰骋,国际商贸互联互通——拥有了开放与合作,距离便不再遥远。

  丝路联通陆与海,交织古与今,如一座桥梁、一扇窗户,通过它,世界看见陕西、了解陕西,通过它,陕西对话世界、开启未来。

  携手 筑巢搭桥 经济添动能

  看,越来越多带着合作诚意的企业正涌向中国的西北处——

  “为何选择陕西?”

  “因为渠道畅通,平台完善,政策优惠,‘一带一路’交通商贸物流中心的‘磁力’效应,让企业家们有底气有信心,敢闯敢干。”杨凌现代农业国际合作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兵说。

  从一笔一画描绘发展蓝图,到一砖一瓦让美好设想“走”下图纸,变化发生在看似平常的每一天。

  这几日,杨凌现代农业国际合作有限公司发布的一份招标公告引起了不少人的关注,国家(杨凌)农作物种质资源中转隔离基地拟于近期开工建设。

  “该项目建成后可满足每年4万批次入境农作物的检疫检验,满足10万份各类种质资源储存,进一步完善种质资源研发保护体系,大幅提高种质资源收集保存、鉴定评价、分发共享能力。”8月3日,站在骄阳下,杨凌示范区自贸办主任苏亚文一边介绍项目,一边伸手指向不远处——陕西杨凌综合保税区海关大楼在蓝天下挺立,酷热丝毫未影响正在有序进行的外装建设。

  5月27日,陕西杨凌综合保税区正式通过国家联合验收组验收,计划于8月27日正式封关运行。

  “终于盼来了这一天!”苏亚文说,作为我国目前唯一服务于农业产业发展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这里将成为杨凌示范区更好履行“全面推进农业领域国际合作交流”国家使命的重要平台,有助于杨凌示范区产业聚集、扩大贸易、加强对外合作等效应的进一步释放。

  目前,杨凌综合保税区已在生物科技研发、大宗农产品贸易、农产品跨境电商等方面储备项目20余个,先正达、良科等一流种业企业先后入驻,金沙河食品保税加工、合成医药血竭提取加工等项目已达成入区意向。

  基于一篑之土,以成千丈之峭。

  一个基地,一个平台,是杨凌的新风景,也是陕西夯基垒台、立柱架梁,不断提升交通商贸物流中心枢纽功能,夯实合作发展之基的一隅。

  “陕西自贸试验区土地面积不足全省一千七百分之一,却吸引了全省十五分之一的新增企业和四分之一的外商投资企业,创造了全省七成的货物进出口额,实际利用外资占到全省近一半。”省自贸办副主任翟北秦的几句话,道出了陕西打造“一带一路”交通商贸物流中心的时代意义。

  共商共建共享,不断拉紧携手同行的纽带,是9年来陕西持续在做的事。

  8月4日,在乌兹别克斯坦首都塔什干,上合组织农业中国陕西商业交易中心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装修。

  “估计1个多月后就能开业,届时,这里不仅可以作为货物交易的中转站,还将作为孵化平台,为更多愿意走出来的企业铺路搭桥提供服务,让‘一带一路’发展红利惠及更多人。”陈兵笑着说,“咱的企业在国外也算有家啦!”

  同一时刻,在乌兹别克斯坦锡尔河州,成吨的牛皮皮革正在加紧生产。不久后,这批货物将搭乘中亚班列抵达西安,再运至中国各地工厂制成皮具。

  走出去,引进来。一来一往之间,增进的是发展的信心,增添的是发展的动能。

  “今年,我们达成了5312万元的进出口贸易,目前超3000万元的货物已完成清关和销售。”陈兵展示的这份“成绩单”见证着“一带一路”在陕西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一通促百通。

  如今,陕西与40多个国家和地区、400多家机构建立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合作关系,建立了19个国家级、64个省级国际科技交流合作基地,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杨凌农高会、欧亚经济论坛等品牌展会对投资贸易的促进功能持续提升。

2022一带一路媒体合作论坛特别报道|万里同风 携手共赢

  企业代表在陕西自贸试验区西咸新区综合服务大厅办理业务(资料照片)。 陕西日报记者 赵晨摄

  向未来 贸易互通 连心促共赢

  志合者,不以山海为远。

  对于这句话,“丝路城”跨境电商服务平台创始人元朝辉有着切身体会。

  “我很幸运,搭上了‘一带一路’的顺风车。”8月3日,正在“第二故乡”哈萨克斯坦出差的元朝辉感慨道。

  千里姻缘一线牵,万里商机一路通。在元朝辉心里,“一带一路”是一双翅膀,让一位美丽的哈萨克斯坦姑娘“飞”进他的生活,让他“飞”向更广阔的天地,还让陕西“飞”向了全世界。

  说起自己与“一带一路”的故事,元朝辉脸上写满了幸福。

  从2007年情定长安到2013年升级为“中亚女婿”,从最初简单的代购到如今经营年销售额突破1亿美元的跨境电商交易平台“丝路城”,“一带一路”不仅让元朝辉收获了甜蜜爱情,也开启了他风生水起的跨境电商事业。

  “今年我们开始尝试做进口贸易,把这边优质的农副产品引进国内,目前有150个集装箱的小麦麸皮运送至西安。”如今,在西安的“门户”支撑和中欧班列长安号的助力下,元朝辉的商业版图越做越大,他也有了更多同行者。

  “长安号开到哪里,我就把生意做到哪里。”元朝辉的雄心背后,是一个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加快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蓬勃陕西。

  从基础设施“硬联通”到规则标准“软联通”,再到与共建国家人民“心联通”,多年来,“一带一路”坚持共商共建共享,取得了实打实、沉甸甸的成就。

  2021年,陕西外贸进出口总值达4757.75亿元,相较2012年增长了4.1倍。今年上半年,全省进出口同比增长6%,其中出口同比增长28.7%,增速高于全国15.5个百分点,居全国第11位。

  越来越热闹、越来越通达宽广的“路”,让陕西与世界同频共振,演绎出一个个“走出去”“引进来”的精彩丝路故事,也吸引着越来越多怀揣梦想的“丝路行者”为陕西发展增动力、添活力,更让幸福之花绽放在三秦百姓越来越美好的生活里——

  走进西安国际港务区进口商品直营店,搭乘中欧班列而来的各类特色商品琳琅满目,备受青睐。法国的葡萄酒、日本的药妆、智利的车厘子……这些以前得找各种渠道代购的“洋货”,正通过“钢铁丝路”快速、安全、高效地进入陕西,让三秦百姓轻而易举就能享受与全球同步的“优鲜”生活。

  从理念到行动、从规划到实施,精神在传承,梦想在延续,千年丝路焕发出蓬勃生机:以西安为中心的“米”字形和空中放射状交通网络基本形成,中欧班列长安号实现跨越式发展,西安临空经济示范区加快建设,陕西自贸试验区29项制度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对外贸易总额年均增长14.8%……

  在世界版图上,陕西的坐标重新闪耀光芒。

  “一带一路”倡议,无疑是时代赋予陕西开放发展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也是陕西构建现代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最佳“风口”。

  浩渺行无极,扬帆但信风。

  新时代的舞台上,乘着“一带一路”的东风,陕西风帆正劲!(陕西日报记者 陶玉琼 实习生 辛思雨 张琳娜)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