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晓银(右二)和曹萌萌为严阿姨测血压
谭晓银和曹萌萌拿着随诊箱前往严阿姨家随诊
一辆共享单车,一个装有听诊器、血压计、常用药物等物品的医疗随诊箱……这是西安市莲湖区环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家庭病床医生谭晓银、护士曹萌萌日常的“装备”。9月15日清晨6点50分,谭晓银、曹萌萌来到单位后,开始清点出诊箱中的物品。7点40分,蹬上自行车背上医疗随诊箱,谭晓银、曹萌萌出发了。她们要前往西仪社区一小区,为家庭病床建床患者、83岁的严阿姨进行随诊。
扫码进入小区,谭晓银、曹萌萌一口气爬到4楼,此时大门早已打开,严阿姨的老伴韩叔叔闻声从屋内迎了出来。“我和老伴每周都等着小谭她们上门,与其说是家庭医生,更像是我们的亲人。”老人笑呵呵地说。提起家庭病床服务,韩叔叔竖起大拇指夸赞:“太方便了,不但有医生上门治病,而且还能享受医保报销。”
为深入推进老年健康体系建设和医养结合发展,进一步增加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供给,精准对接老年人群多样化、差异化的迫切医疗服务需求,2021年2月,西安市莲湖区作为陕西省首个家庭病床服务管理试点区县,先行探索家庭病床服务。一年多时间过去了,作为试点的莲湖区家庭病床服务效果咋样?市民评价如何?对此,记者进行了采访。
在家“住院”还能享受医保
“严阿姨,您今天气色不错,就是血压有点高,要注意了哦。”谭医生一边给老人测血压,一边叮嘱。
83岁的严阿姨,2010年脑梗后一直处于半失能状态,合并有高血压3级、冠心病、脑梗后遗症等,儿女们在外地,这些年都是82岁的老伴韩叔叔独自照顾她。“老伴刚生病那段日子太艰难了,没有经历过的人根本想象不到那个苦。”谈起照顾老伴的不容易,韩叔叔眼眶发红。因为脑梗康复治疗及复查,每周需要去3次医院,对于常人而言都很麻烦,更别说是半失能的老人,上下四楼只能硬搀着一步一步挪,到了医院跑前跑后还得折腾。
2021年12月,在社区调研中,谭晓银得知了严阿姨家的情况,并为老人申请了家庭病床建床。严阿姨平时基本不下楼,出门看病成了最大的难题。签约并建立家庭病床之后,谭晓银便成了老人的“健康顾问”。“我老伴哪里不舒服,都会打电话咨询谭医生,她从来不嫌麻烦。遇到特殊情况,就算是休息时间,也会马上赶来。”韩叔叔告诉记者,自从小谭走入他们这个小家庭,一切难题都迎刃而解。“测血压,指导用药,送药上门,康复按摩……小谭她们全都负责,有了这个好政策,医生定期上门提供咨询及相应治疗,我再也没有为老伴看病发过愁。”
韩叔叔表示,家庭病床不仅申请方便,还能享受医保报销,费用很便宜,给行动不便的患者解决了大问题。
“凝血、心肌蛋白都正常,只是脑钠肽有点高,阿姨,咱们最近饮食还是要清淡点,少油少盐,多吃绿色蔬菜。还有他汀药物要按时按量吃……”说话间,谭晓银医生拿着检查结果对比病历资料,为老人叮嘱注意事项,细心的谭医生还在新开的药盒上标注了“一日一片”,以便老人服用。
离开严阿姨家返回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路上,谭医生才向记者提起:“今天其实是我换休。”原来,韩叔叔15日前往医院做胃镜检查,想在去医院前,让谭医生为老伴做个常规检查并送些新药,为了不耽误韩叔叔上午去医院,谭医生早早赶到老人家中。
两个工作日答复建床申请
41岁的谭晓银医生在环西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工作已有16个年头,除了日常诊疗,还担负着辖区家庭病床管理工作。最多时谭医生负责6张家庭病床患者的管理,其中年龄最大的患者94岁,最小的68岁。“确实挺忙的,有时也很累,但大家都明白这是利民的好事,都很努力。”说话间,沿路不断有买菜回来的居民和谭医生热情地打着招呼。
“我们片区老年居民较多,高龄、中风瘫痪等失能老人需要定期检查、治疗、调整药物,平时,对于换尿管、定期输液等基本医疗服务项目,家属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精力体力伺候患者,请假、送诊、挂号……既让家属操碎了心,又让患者奔波劳累,得不到更好的休息。随着家庭病床服务的推出,让此类问题迎刃而解,极大满足了群众的就医诉求。”谭医生说道。
环城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朱小龙告诉记者,家庭病床服务收治对象目前为西安市常住人口且长年不能间断治疗的慢性重症患者,以及因疾病需要长期卧床或身体衰弱、生活不能自理,且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符合住院条件的患者。经签约机构评估后,在适合的家庭条件下,医护人员定期上门对患者进行系统治疗、护理和康复训练。
“针对有需求的家庭,申请家庭病床服务的流程目前是患者或家属向签约机构提出建床申请,并携带患者相关病史资料以及身份证等,到所选择的签约机构申请收治。签约机构组织建床评估后,在两个工作日内给出是否建床的答复。确定建床的,按住院程序在签约机构办理建床手续。再由签约机构指定责任医师和护士,签订协议,提供服务。”朱小龙表示,目前家庭病床服务主要包括临床专科、全科医疗、基本护理、康复照护、药事服务、指导评估服务、安宁疗护等,且可享受医保服务。
据了解,家庭病床服务开展以来,环城西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病床累计建床81张,目前在床11人。家庭病床主要收治的是高血压、糖尿病、脑梗后遗症、冠心病等疾病患者,主要针对行动不便失能半失能老人。
打通医院与患者家庭间的最后“一堵墙”
严阿姨一家就是家庭病床服务在西安市莲湖区试行以来的一个缩影。作为家庭医生服务体系的延伸和拓展,“家庭病床”更加关注失能失智、生活不便等特殊群体的需求,通过“病床设在家、医生走上门”的形式,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用医养结合优势,精准服务特殊群体,打通服务患者最后一公里的滞堵点,给患者带来更好的医疗服务。
记者从莲湖区卫健局了解到,自2017年以来,莲湖区积极探索,科学统筹医疗和养老两方面资源,围绕“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补充、医养相结合”,初步构建了“医中有养,养中有医,医养协作、居家医养”的多元健康养老服务体系。
为进一步增加老年人居家医疗服务供给,促进居家社区医养结合,一年多来,莲湖区卫健局打出发挥基层医疗资源优势,探索建立居家医疗服务管理新模式的组合拳,在全区设置91个社区卫生服务站及家医工作室,在提供家医签约服务的同时,对有需求的患者开展家庭病床建床服务,不仅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和公卫服务的需求,也解决了重点人群在家就医的问题,实现治疗与预防的有机融合。全区8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与三甲医院打造紧密型医联体,依托三甲医院成立中医、妇科、康复、眼科、口腔5个专科联盟,以专科协作为纽带,均衡和下沉优质专科医疗资源。同时,医联体牵头医院将专家纳入“5+N”家医签约服务团队,参与日常坐诊和家庭病床出诊、巡诊。此外,各中心与医联体、专科医院合作,健全双向转诊制度,畅通建床患者出院后的上下转诊“绿色通道”,今年共上转建床患者24人次、下转10人次。
为把家庭病床服务做实、做好,做到群众心坎上,莲湖区正在建设智慧医养结合平台,预计11月上线运行,将家庭病床服务管理纳入“互联网+”卫生健康网格信息平台,设置用户端、医护端、管理端,实现“线上申请、线下服务”,将会极大方便实时统计汇总、监测分析建床、治疗等工作情况,从而进一步提升工作效率,推进智慧助老服务。
据悉,从2021年2月试点至今,莲湖区累计建床452张,服务351位群众,病人中年龄最大的96岁、最小的41岁,遍布莲湖区9个街道办事处的大街小巷。随着“家庭病床”服务的不断完善,相信,将有更多有需求的家庭和医疗卫生机构参与到家庭病床服务中,打通医院与患者家庭中间的最后“一堵墙”,让患者及家属真正享受到家庭医生服务带来的便捷与实惠,在家有“医”靠。(文/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张黎娜 实习生 杨若楠 图/西安报业全媒体记者 翟小雪)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