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榆林考察调研时强调,煤化工产业潜力巨大、大有前途,要提高煤炭作为化工原料的综合利用效能,促进煤化工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一年来榆林市委、市政府牢记总书记殷殷嘱托,实干奋进,以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强市战略为抓手,以融入秦创原创新平台为契机,瞄准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方向,推动煤化工产业链与人才链深度对接,形成人才引领产业转型、产业集聚人才的良好发展局面。
榆林科创新城
解放思想优政策、调路径
针对人才服务煤化工“三化”发展机制不畅、政策不活等问题,紧扣能源大市实际,紧贴人才工作形势,在全市上下开展“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大讨论,邀请人才专家指导开展“干部、人才、企业家”三支队伍战略研究,做客榆林人才大讲堂,讲授“煤化工精细化2.0”和“碳达峰、碳中和”等系列专题,推动各级党政领导从“做好煤炭的搬运工”转变为“打造煤化工的金链条”的思想观念,明确了以“三转三补”引领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的总体思路。围绕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目标发展能化产业,先后出台《关于加快实施科技创新人才强市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意见》《榆林高端能源化工基地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规划》《榆林市2030年碳达峰行动方案》《落实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要求建设国家级能源化工基地(榆林)实施方案(2022-2030年)》等专项文件,高质量编制“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为人才引领科技创新推动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坚强的制度保障。
引育并举聚英才、促转型
针对煤化工领域创新人才匮乏、科技含金量不高的问题,坚持开放式引才,面向全国公开发布煤化工、新材料等19条重点产业链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和项目合作需求目录,招引1285名高层次急需紧缺人才和62个项目合作需求;聘请郑晓静等4名院士为“院士之家”科学家,聘请苏义脑等19名院士以及来兴平、王德禄等6名顶尖专家为“科技创新顾问”,引进刘中民院士科研团队等近百位煤化工科研人员,柔性引进“候鸟专家”1600多人。坚持定制化育才,与中国科学院大学共建能源学院榆林分院,招录联合培养研究生43名、本科生309名;与陕煤集团等大型企业合作建设煤炭高效绿色开采和清洁利用研究院联合培养本土人才;创建全国首个“中国职业经理人云分院”,建立中国职业经理人协会榆林培养基地,培训煤化工企业管理人员8000多人次,以人才和创新双轮驱动煤化工产业转型升级。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双明在神木小保当煤矿调研
千方百计建平台、拓空间
针对吸附煤化工高端人才的平台较少、承载力有限、作用发挥不明显的薄弱环节,紧紧抓住人才渴望成就事业的兴奋点,集中力量搭建用武平台,帮助人才尽展其能、出彩圆梦。积极主动融入陕西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高标准建成榆林科创新城,支持榆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创建秦创原人才发展改革试验区,建设榆林中科洁净能源创新研究院、国科大能源学院榆林科教融合基地、榆横多能融合大型集成示范基地。
秦创原(榆林)创新促进中心
引入中科院大连化物所等12个大院强所,建成国家级技术检验机构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2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省级以上众创空间8个、星创天地22个。围绕能源绿色开发、技术创新孵化、产业低碳转型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连续举办十六届煤博会,累计引进资金4038.04亿元,达成项目合作732个。
2021年10月13日,第十六届榆林国际煤博会开幕。图为观众在展会上参观国能锦界公司15万吨/年燃烧后二氧化碳捕集示范工程的模型。新华社记者 邵瑞 摄
成千万吨级粉煤低温热解分质利用示范项目,实施百万吨级二氧化碳捕集、利用、封存一体化重大科技工程,开展全流程CCUS技术示范,加快低阶煤分质梯级利用,推出一批煤基特种燃料、煤基生物可降解材料等下游精深加工和终端应用产品。中科院在榆林成功完成煤制烯烃、煤制乙醇、合成气制烯烃等一批重大项目转化及工程示范。
用心用情强保障、暖人心
针对人才引不进、留不住、用不好的问题,突出打好情怀牌、关爱牌、服务牌,让人才切实感受到重才爱才惜才的真情和诚意,真正把心留住、把根扎深。深化科研成果管理和高层次人才薪酬制度改革,完善煤化工科技成果转移转化利益分配机制,探索设立政府性创新创业投资引导基金,投入人才自主科技创新项目奖补等资金5亿多元,每年投入人才工作专项经费近1亿元,加大对人才创新创造创业支持力度。常态化开展专家人才联谊活动,建成2000套专家公寓,在建20000套人才公寓,构建驼城英才“一站式”服务平台,“一条龙”解决高端人才在安居住房、医疗保障、家属安置、子女上学等方面的现实需要。
榆林人才公寓
率先开展人才工作专项考核,将煤化工“三化”发展作为衡量高质量发展成色的重要指标,特别是作为考核榆阳、横山、神木、府谷等榆林北六县和市发改委、市能源局等部门的重要内容,形成以转型升级高质量发展论英雄的鲜明导向。
榆林的实践表明,人才已成为煤化工高质量发展的最重要、最关键力量,在加快转型升级中发挥着“第一资源”的作用。下一步,榆林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来陕考察重要讲话重要指示,在人才引领煤化工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之路上持续用力、久久为功,奋力谱写榆林新时代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