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原博物院全景效果图
统万城遗址
9月28日,陕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公布《周原遗址保护总体规划(2021—2035年)》,这是继《芦山峁遗址保护规划》《秦咸阳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之后,近期我省第三个有关大遗址保护规划的实施,为大遗址保护展示利用“保驾护航”。回眸我省这些年对大遗址保护工作的“陕西实践”可圈可点。通过不断实践,探索出了大遗址惠及当代生活的“陕西模式”。
以“规划”促进“互赢”
《周原遗址保护总体规划》明确了从2021年至2035年的15年间,周原遗址保护的原则、目标和策略,为宝鸡市依法保护周原遗址提供了根本遵循和具体指导;《芦山峁遗址保护规划》提出对周边环境进行生态整治,展示规划主要有宫殿展示区、聚落展示区和综合服务区,启动遗址公园建设;《秦咸阳城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将纳入西安市及西咸新区国土空间规划,结合渭北西汉帝陵群,打造秦汉文化综合展示带,推动彰显华夏文明的重要承载地建设,促进遗产保护与经济发展实现互促互赢。
不管是今年公布的3个大遗址保护规划,还是前些年西安城墙、阿房宫、龙岗寺、乾陵、汉长安城、石峁等遗址的保护规划,都是以“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工作方针为指导,突出遗址的真实性和完整性,挖掘遗址的文化内涵,做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
而在2005年颁布实施的《陕西省秦始皇陵保护条例》,是地方性文物保护法规,也是陕西省关于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专项法规,这为秦始皇陵的保护利用提供了法律依据,具有划时代的意义。2021年修订的《陕西省秦始皇陵保护条例》,包括对文物本体和自然风貌、生态和地理环境统一保护,囊括了封土及地宫,内城、外城及相关遗址,陪葬坑以及陵园附属设施等,面积扩大了十余倍,这对我国大遗址保护来说可谓是有益的尝试,也为我省其他帝王陵的保护提供了借鉴作用。
2012年以来,先后投入资金8.2亿元,实施了秦始皇陵、汉长安城、大明宫等大遗址的保护工程80余项,使大遗址得到了有效保护。陕西省委、省政府先后两次(2014、2017年)向中央报告这一做法的创新成效,得到肯定。
依托大遗址的保护规划,秦始皇陵、汉阳陵、大明宫等遗址公园的保护利用成果已经反哺市民。在我省2022年文物工作的重点安排中提到:在提升大遗址保护利用水平方面,陕西将全面提升秦始皇陵、汉阳陵等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保护管理水平,积极实施秦雍城遗址、汉长安城遗址等保护展示工程,打造国家一流大遗址保护利用示范样板。推进王石凹煤矿工业遗产、北首岭遗址、良周遗址等省级文化遗址公园建设。开展第二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和第四批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申报工作。
把“废墟”变成公园
“地下气象万千,地上绿意葱茏”,用这句话形容我省在大遗址保护方面做出的成果再合适不过。曾经的汉长安城遗址,村庄建在遗址之上,现在确定的保护范围为75.02平方千米,除裸露地面的城墙和建筑遗址外,80%以上为地下遗存,已建成开放的汉长安城未央宫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一期区域,遗址区和绿化景区相得益彰,是繁华都市中可寻的一处放松之地。
目前,陕西已建成基于考古成果的博物馆及遗址公园100余家,创新建设了首批25处“省级文化遗址公园”;建成汉阳陵、大明宫、汉长安城、秦兵马俑国家考古遗址公园4个、立项8个,总数居全国第一。
在保护文物遗迹之外,遗址公园也肩负着城市公园的功能,大明宫国家遗址公园宽阔的场地、专用的跑道、多样的体育设施,是理想的休憩之地。除了休闲,不少遗址公园设置了专业展览、举办考古研学和有趣的活动,既能“涨姿势”,又可拍照“打卡”。
在今年的陕西文物工作重点中,着重提出将实施秦始皇陵、汉长安城未央宫、汉阳陵和唐大明宫等遗址保护展示和环境整治提升工程,组织实施公园年度运行监测评估,实现监测常态化管理;加强龙岗寺、石峁、秦咸阳城、统万城、乾陵、阿房宫、周原、杜陵等遗址保护利用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陕西大遗址保护展示利用整体水平;完善省级文化遗址公园建设框架,持续开展文化遗址公园建设,力争形成2处至3处具有示范意义的文化遗址公园试点。
将“历史”变成“名片”
20世纪50年代的半坡遗址发掘,60年代的乾陵陪葬墓发掘,70年代的秦俑发掘,80年代的法门寺发掘,90年代的汉阳陵发掘,到21世纪以来韩城梁带村遗址、岐山周公庙遗址、高陵杨官寨遗址、神木石峁遗址的发掘,以及汉文帝霸陵的发现等,每次重大考古发掘对陕西来说不仅仅是知名度的提升,更是兴盛旅游产业的良机。
依托匈奴族后裔赫连勃勃所建立的大夏国都城遗址,横亘在毛乌素沙漠里的统万城考古遗址公园已建成开园迎客,苍凉壮美的历史遗迹,神秘感十足的匈奴文化吸引众多人的眼球;依托考古发现,陕西建立了全国首座考古学科专题博物馆——陕西考古博物馆。该馆将文物与出土背景结合,以考古的视角解读遗址,勾勒出中国考古和陕西考古的发展脉络,让公众走进考古、了解考古,共享文化遗产保护成果……从我国首座遗址博物馆——西安半坡博物馆1958年建立以来,陕西几乎每十年就有一个依托重大考古发现建设的博物馆出现,孕育出了半坡、秦始皇陵兵马俑、法门寺、汉阳陵等一批蜚声中外的大型遗址博物馆,成为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文化的“金色名片”。
一处处大遗址的利用,一个个新地标的出现,市民走进“颜值”与“内涵”兼备的遗址区域,眼里看到的是美景、是历史,心里感受到的是千百年来精神的传承和刻在骨子里的文化自信。(三秦都市报记者 赵争耀 通讯员 杨利娜)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