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院541台发动机助推中国空间站建造收官 六名航天员将会师“天宫”
2022-11-30 18:26:20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柳洪华责编:高岗

  11月29日23时08分,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托举着载有费俊龙、邓清明、张陆3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再次出征,打响了中国空间站在轨建造的收官之战。

  本次发射将实现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三步走”战略中的第三步——建造长期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全世界将一同见证两个乘组6名中国航天员首次在天宫空间站齐聚一堂的历史时刻。伴随着两个乘组在“天宫”的胜利会师,中国空间站将形成“‘三大舱段’+‘三艘飞船’”,总重超过100吨的空间站组合体。

  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以下简称“六院”)在此次空间站建造收官任务中,承担着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与神舟十五号飞船上的各种主推力及姿轨控发动机、热控分系统及生命保障系统泵阀等的研制任务。

  其中,六院为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配套10台发动机,为神舟十五号飞船配套了推进舱、返回舱两套推进子系统,共48台发动机。

  我国空间站建设阶段,六院研制的全系列动力系统,先后以共计541台发动机提供了稳妥可靠的强劲推举。2022年“六战六捷”圆满完成各项发射任务,并通过精准的姿态控制与贴心的生命保障系统,全程护航“神十四”“神十五”两批“太空三人组”奔赴天宫。

  新任务新挑战 金牌动力护送航天员出征太空

  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在与神舟十四号航天员在轨轮换后,将在轨驻留半年时间,并将成为中国第二个在轨过春节的航天员乘组。这期间,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将实施数次出舱活动,进行舱内载荷设备组装、测试和调试工作,操控机械臂实施舱外载荷安装,并对三舱三船最大构型组合体进行运行管理和维护。

  同时,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还将开展科普教育等公益活动,按计划开展数十项在轨科学研究试验和工程技术试验、飞行任务数据资料收集和拍摄,开展在轨健康监测、防护锻炼、在轨训练和演练,以及大量空间站平台巡检测试、设备维护照料、站务和物资管理等工作。

  11月12日,由六院提供了6台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及4台18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的长征七号遥六运载火箭,成功将天舟五号货运飞船送达“天宫”,为神舟十五号飞行乘组提前准备好了丰富充足的太空物资。值得一提的是,六院提供的36台姿轨控发动机,助力飞船首次圆满实现了与空间站的2小时快速交会对接。

六院541台发动机助推中国空间站建造收官 六名航天员将会师“天宫”_fororder_图片25

六院助力空间站建造收官任务

  在此方案中,由六院801所提供的推进系统,提供了更为稳定的轨控推力以及更为精准的自控冲量,其中490N轨控发动机单次开机时间达到千秒,为以往天舟货运飞船单次最长开机时间的两倍。并且,天舟五号推进系统采用了双层8贮箱方案,推进剂最大装载量达3500kg,实际加注2500kg,可满足后续给空间站核心舱推进剂在轨补加等飞行任务。

  精益求精稳妥可靠 全力以赴不留一丝隐患

  载人航天工程任务是一项系统工程,一次完整的载人航天飞行,需要品种各样、高可靠性的主发动机、助推发动机、高空发动机、姿态控制发动机和轨道转移发动机,功能从运载火箭的主要动力装置扩展到飞行器轨道的变换和修正、姿态控制,应用范围十分广泛。而在发射任务及后续航天员即将开展的系列科研试验中,高质量、高稳定、高安全度的火箭发动机和空间推进系统的研制,就成为了关键中的关键。

  本次发射任务中,六院派出了以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型号副总师段增斌为队长、老中青三结合组成的火箭发动机发射试验队。所有队员参加过多次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的发射测试工作,有着丰富的载人航天发射场工作经验。

六院541台发动机助推中国空间站建造收官 六名航天员将会师“天宫”_fororder_图片26

六院组建的火箭发动机发射试验队在本次发射任务中合影

  尽管此前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已经拥有次次成功的骄人发射纪录,被予以“神箭”美誉。但在出发前的动员会上,六院院长王万军依然反复强调要树牢“载人航天、人命关天”理念,要求全体试验队员以最高的标准开展工作,提高政治站位,提高必胜信念,虽获连续成功,但仍以“首飞”的思想和标准去工作。

  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按照测试发射流程和技术条件要求,试验队员认认真真地完成每一项工作。在每次测试工作前开展“预想”,对关键操作进行演练,做到各项操作准确无误,一次做好;在测试操作后,开展“回想”,由技术负责人对操作记录和多媒体照片等进行确认,保证测试和操作质量。同时,试验队员还对测试参数和数据开展了全面的比对分析工作,包括纵向比对——对各阶段测试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横向比对——不同发次火箭的同一数据的比对分析;联合比对——对关联的参数的输入输出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此外,试验队员还联合身在西安的设计员们,开展了对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从首飞开始的历次飞行中海量遥测数据的再判读、再分析工作,严慎细实做好了发射场的各项工作,确保本次空间站建造阶段任务的圆满成功。

  长征二号F遥十五运载火箭发射任务是我国空间站在轨建造的收官之战,承载着非凡的历史意义。六院作为我国航天液体动力国家队,在我国空间站建造过程中,以541台发动机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液体动力支撑。六院人将牢记载人使命,强化载人意识,严格载人标准,深化质量工作,为航天器插上更加强劲有力的翅膀,为空间站建设提供不竭的金牌动力。(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第六研究院)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