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高新区10条“硬核”措施 全力支持稳生产稳就业稳增长
2022-12-28 18:00:23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柳洪华责编:高岗

  为确保疫情防控工作平稳有序,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鼓励错峰流动,缓解疫情冲击,鼓励企业建立稳岗稳产的激励机制,支持企业员工就地过年,倡导春节期间“工业企业不停产、建设项目不停工、生产服务不停业”,营造良好的发展氛围,12月28日,西安高新区特印发《西安高新区稳生产稳就业稳增长若干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提出“十条措施”,从工业企业生产、重点项目建设、企业稳岗稳产、扩大节假日消费等方面入手,全力支持稳生产稳就业稳增长。

  重点工业企业春节不停产

  最高可获得500万元补贴

  《政策措施》指出,西安高新区对于春节企业间不停产、不停工、不停业的重点规上工业企业、重点建设项目、重点科研服务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等将予以真金白银的支持。

  其中包括,西安高新区鼓励重点规上工业企业生产人员就地过年,实现“产线不停、产能不减、生产不断”,对春节假日期间在岗人数比例达到60%以上且2023年一季度产值增速不低于15%的,给予最高500万元补贴。

  对春节假日期间不停工的省市区重点建设项目,实际在岗人数不低于2022年11月末实际在岗人数60%以上的,西安高新区按照一线上岗人员每人每天50元的标准,一次性给予建设项目生产补贴。

  春节假日期间不停业的重点规上科研服务业和软件信息服务业规上企业,当月营业收入不低于去年同期的,西安高新区给予每家企业10万元生产补贴;当月营业收入高于去年同期10%的,给予每家企业20万元生产补贴;当月营业收入高于去年同期20%的,给予每家企业30万元生产补贴。

  鼓励实施关心关爱员工措施

  出台激励措施可享配套奖励

  此次出台的《政策措施》,还鼓励企业实施关心关爱员工的激励措施,并提出将根据企业出台措施及执行实施情况,给予企业相应的配套奖励。

  其中包括西安高新区支持企业根据实际情况,按照春节假日期间不停产不停工的目标,制定实施针对性的员工激励和服务保障措施,把关心关爱送达一线人员。

  西安高新区鼓励电商平台和邮政快递企业增加佣金比例、设置跑单奖励,为快递员和外卖骑手提供必要的餐饮保障,发放防寒保暖用品等。

  对春节期间上岗工作的员工,企业要落实好员工法定节假日工资报酬,统筹安排好调休轮休等保障政策。西安高新区对企业出台激励措施,执行实施并取得突出效果的,按照不同的用工规模,给予10-30万元配套奖励。

  发放价值1000万元消费券

  鼓励居民春节假期扩大消费

  《政策措施》鼓励企业节后扩大用工,并给予企业相应的补贴。如西安高新区实施春节返岗交通补贴,2023年1月28日至2月10日期间,区内企业租用大巴车跨省或跨市(西安市行政区划以外)“点对点”组织员工返岗的,按照实际包车费用的50%给予补贴,每家企业最高不超过30万元;节后立即开展“春风行动”等线上线下招聘活动,对参与招聘活动的企业按照新招录用工人数给予每家最高10万元补贴。

  除了鼓励企业项目不停产、不停工,《政策措施》还指出,西安高新区还将积极开展春节期间消费促销活动,于2023年1月10日至2023年2月10日期间,将向居民发放1000万元消费券,其中包括500万加油券、500万汽车消费券,鼓励春节期间扩大消费。

  强化疫情防控指导工作

  营造良好发展氛围环境

  《政策措施》指出,企业要担起做好稳岗稳产工作的责任主体,在确保企业员工身体健康的前提下,要把稳定用工规模、稳定生产建设作为现阶段工作重点,确保企业正常生产,城市功能正常运转;及时把握国家政策导向,制定相关工作预案,化解企业生产经营可能遇到的各类风险和问题。

  特别是在加强疫情防控指导、强化生产保供等方面,《政策措施》要求,相关部门要加强走访服务,主动上门了解企业反映的问题,为企业提供疫情防控、用药就医和健康管理方面的指导性意见,畅通个人防护和医疗物资供应渠道,帮助企业加强药品、口罩、消毒液等防疫物资储备,保障正常到岗一线人员合理需求。

  各行业主管部门要切实履行管理服务责任,发挥好行业协会等机构的作用,生产保供专班要发挥好统筹协调职能,做好企业春节期间生产用水、电、气等要素供给,保障供应链和交通运输安全,及时调度重点企业生产运营情况,帮助企业解决好生产生活、疫情防控、就医用药、人员紧缺等实际问题。

  此外,《政策措施》还对做好疫情防控、新冠病毒感染用药、医疗救治等科普宣传工作,及时回应群众疑虑和关切,引导群众合理就医用药等方面内容提出了具体要求。(文 杨皓)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