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风携暖意,万物始竞发。
乘着“北跨”的东风,新一年的西安经开区,捷报频频、喜讯不断……
新春伊始,秦创原·轨道交通创新中心及产业园项目、新材料产业研发中心及科技成果产业化基地项目、陕汽商用汽车创新中心及产业链项目三大重磅项目先后落户西安经开区,传递出“春江水暖”的信号,实现了西安经开区2023年高质量发展的开门红。
秦创原·轨道交通创新中心及产业园项目示意图
今年,西安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加快实施“南控、北跨、西融、东拓、中优”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全面吹响了城市“北跨”发展“集结号”,作为“北跨”桥头堡的经开区,也迎来了新一轮发展契机。
重点项目引领,“北跨”机遇加持,不仅清晰描绘出经开区未来发展的蓝图,也为广大企业注入发展强心剂。2月以来,西安经开区各企业抢抓机遇、力争上游,掀起了抓订单、稳生产、拓市场、开新局的发展热潮。
订单再增长
近期,陕汽海内外市场持续火热,大单频签。1月份,陕重汽国内民品订单环比增长超过70%,销量突破4000辆,同比增长3个百分点;2月份订单和交付更是全线飘红,仅前半月订单量便与1月全月总量持平,增速持续领跑行业。同时,其出口订单再创新高,海外市场竞争力进一步提升,为全年实现稳健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2月10日,陕重汽300台战略签约,中集·陕汽“三好”项目落地。
2月11日,陕重汽忻州300辆战略签约暨首批100辆正式交付。
2月15日,陕重汽完成签单3508辆,助力疆煤外运。
近年来,陕汽持续优化基于“四新”引领的双循环智能质量管理模式,以客户需求为导向,狠抓产品装调实现过程,建立“问题导向、主抓落实、塑造精品”的质量管理理念,全力以赴造精品、创佳绩。
作为企业重点装配单元,陕汽总装配厂组织开展了重点特殊车辆跟车活动,全过程跟进识别车辆静态及动态质量问题,建立起了高效的客户服务对接机制及处理预案。同时,陕汽积极践行创新驱动发展理念,以技术创新助力整车装配水平更上一层楼,根据实际需求制定创新工作计划,先后8项QC成果荣获国家级、省市级大奖。
产业再集聚
作为经开区汽车产业链另一家链主企业,西安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发展态势也持续向好。2月21日下午,在“共建秦创原 共筑汽车城—2023西安‘北跨’发展汽车产业招商推介会”上,西安吉利汽车有限公司分别与宁波拓普声学振动技术有限公司、地通工业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万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签订合作协议,强强联合,为强化经开区产业集聚效应,推动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更多“源头活水”。
当前,西安经开区围绕吉利乘用车零部件配套,已经建设了860亩的汽车零部件产业园,吸引包括华域车身、宁波拓普集团等知名零部件企业入驻,形成了具有一定比较优势的汽车产业集群。本次签约将进一步发挥“链主”企业带动作用,强化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产业链延链补链强链。
在“北跨”纵深推进的历史背景下,西安吉利的发展令人期待。据企业负责人介绍,未来吉利将通过推进电子电器、新能源、架构件三大领域,持续拓展重点布局产业升级和发挥规模协同优势的零部件本地化,打造吉利集团西部最大的零部件产业集群。
科创再突破
作为新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光伏行业的核心龙头,隆基携手经开区,依托区内资源优势和服务保障,不断在优化能源供给结构、提升绿色发展能级、推动光伏技术变革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发展态势稳中向好。
2月7日,福布斯中国发布“2022可持续发展工业企业TOP50”,隆基绿能凭借在绿色制造、可持续发展、ESG建设等方面的稳健表现入围榜单,成为中国工业企业中具有高可持续发展价值的行业标杆。
2月14日,隆基氢能面向全球发布全新一代碱性电解水制氢设备ALK Hi1系列产品,不断下探能耗提升能效,重新定义商业化电解水制氢能效新高度。
推进“北跨”发展,是推动全市高质量发展、建设国家中心城市、提升城市能级的关键。西安经开区一众企业的蓬勃发展,充分彰显了作为“北跨”桥头堡的经开区全面迈入“拥河发展”时代的决心和动力。
作为西安全市工业发展的“主战场”和“顶梁柱”,西安经开区工业总量占全市三分之一。目前,西安经开区全区聚集了中国石油长庆分公司、陕汽集团、陕钢集团、隆基乐叶光伏、昆仑银行等100余家知名企业的总部和区域总部,展现出龙头带动、产业驱动的发展态势。
进入“北跨”新时代,西安经开区凭借临空、临站、滨河的区位优势和“一河两岸”的产业布局,高质量发展步伐进一步加快,渭河两岸正在奏响奋发有为、争创一流的新凯歌。
未来,西安经开区将坚持以城带产、以产促城、产城融合的发展理念,充分释放先进制造业本底优势,深入践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打造“双中心”“北跨”科创走廊,建设创新引领的先进制造业新高地,聚集更强劲动能,推动形成全市高质量发展新的区域增长极,以实际行动支撑“北跨”迈出坚实步伐。(西安经开区)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