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榆林:高质量绿色转型中的国企担当
2023-04-13 16:30:15来源: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编辑:赵浚喆责编:高岗

  由“一煤独大”到“多业并进”,从“黑灰煤城”到“生态美城”。近年来,榆林加快建设世界一流高端能源化工基地,打造“千亿级镁铝产业集群”,探索出了一条资源型城市高质量绿色转型发展的新路子,绘制出中国式现代化的榆林图景。

  改革赋能强动力 国企焕发新活力

  作为榆林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2009年,为响应“大集团引领、大项目支撑、集群化推进、园区化承载”的号召,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围绕陕北能源化工基地建设“三个转化”的战略部署,投资200亿元,用三年时间打造了一个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区——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

陕西榆林:高质量绿色转型中的国企担当_fororder_图片5

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全景

  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占地5000余亩,下设三个子公司和五个分公司,充分利用当地煤炭资源优势,打造了年产能1000万吨煤矿、60万吨铝镁合金及5×330兆瓦的配套电力设施、年产35万吨预焙阳极。

  据了解,该公司通过上下游产业配套、能源与资源综合利用的煤-电-铝-铝镁合金深加工的循环经济产业链,不断提高产业发展质量,降低生产成本,提升竞争力,实现能源与载能产业有机结合,为资源型产业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作出示范。

陕西榆林:高质量绿色转型中的国企担当_fororder_图片6

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

  科技创新激活力 催生发展新动能

  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以“双碳”目标为引领,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发展,凝聚科技力量,激发创新动能,跑出发展“加速度”,创造效益“新纪录”,让传统资源变得更有价值。

  在第十七届榆林国际煤博会上,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展区吸引了不少人驻足参观、洽谈,大家对该企业“一块煤到一块铝”变形记的科技密码点赞、认可。

  在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内,科技赋能实现“无人”采煤,电厂内,技术改造让资源“转”起来,碳排“降”下来……2022年,该集团实现营业收入239亿元,年利税34.52亿元,利润总额63亿元。吸纳劳动力5000余人,煤炭产量、发电量、铝产量不断攀升。

  “我们依托科研优势,把握市场需求,生产出高性能的铝基合金,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该公司研发中心主任姚婷说,自2009年以来,公司获得国家专利4项,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科技奖8项。

陕西榆林:高质量绿色转型中的国企担当_fororder_图片7

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生产的铝基材料

  2023年,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预计科研投入2.35亿元,构建“产学研用”完整创新链条,聚焦铝基材料科研应用,以科技催生稳增长的新动能。

  “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我们激发‘双链融合’新动能,以高质量项目为支撑,促进延链补链强链,推进铝镁精深加工产业链高质量发展,为构建全国煤、电、铝行业循环经济树立新标杆,为推进‘煤电铝’产业高端化、多元化、低碳化发展贡献智慧力量。”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高晓兵说。

陕西榆林:高质量绿色转型中的国企担当_fororder_图片8

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

  生态文明勇担当 绿色发展排头兵

  昔日黄沙漫天,如今绿意盎然。走在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循环经济产业园内,放眼望去,随处可见的旱柳、四季常青的樟子松。而在以前,这里可不是这样。“以前榆林的煤炭大多是露天堆放,现在治理得挺好的,遍地是景。”该公司员工如是说。

  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不断探索出生态保护与经济和谐共生发展的新路径,奋力书写绿色“文章”,描绘榆林碧水蓝天生态画卷。

  近年来,该公司投资2.05亿元完成发电机组烟气超低排放改造,投资1.14亿元完成阳极煅烧烟气脱硫脱硝升级改造,投资1.9亿元完成电解烟气系统脱硫改造,建设了碳渣回收冰晶石项目、电解槽大修渣无害化处理项目,全厂实现了废水零排放。

  多年来,从“煤城”到“美城”,陕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团为能源型城市绿色转型,实现“双碳”目标探索出了可复制、可推广的宝贵经验,展现了国有企业的时代担当。(文/图 张英杰 高岗)

国际在线版权与信息产品内容销售的声明

1、“国际在线”由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主办。经中国国际广播电台授权,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独家负责“国际在线”网站的市场经营。

2、凡本网注明“来源:国际在线”的所有信息内容,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及个人不得转载、摘编、复制或利用其他方式使用。

3、“国际在线”自有版权信息(包括但不限于“国际在线专稿”、“国际在线消息”、“国际在线XX消息”“国际在线报道”“国际在线XX报道”等信息内容,但明确标注为第三方版权的内容除外)均由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统一管理和销售。

已取得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使用授权的被授权人,应严格在授权范围内使用,不得超范围使用,使用时应注明“来源:国际在线”。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任何未与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签订相关协议或未取得授权书的公司、媒体、网站和个人均无权销售、使用“国际在线”网站的自有版权信息产品。否则,国广国际在线网络(北京)有限公司将采取法律手段维护合法权益,因此产生的损失及为此所花费的全部费用(包括但不限于律师费、诉讼费、差旅费、公证费等)全部由侵权方承担。

4、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国际在线)”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丰富网络文化,此类稿件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

5、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他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请在该事由发生之日起30日内进行。